商标法客体是什么?

  • 321
  • 2021-03-03 10:12:22
  • 鱼爪商标网

商标法的客体是我们了解和运用商标法的前提条件。那么,商标法的客体是什么?商标法的客体具有哪些特征?下面,鱼爪商标小编就围绕商标法客体为你做具体介绍,希望对您了解相关知识有所裨益。

商标权的客体,就是商标权人所拥有的商标。在我国只有注册商标的所有人才能成为商标权的主体,也只有注册商标才能是商标权的客体。未注册的商标,其使用人不享有商标权,因此,也不能成为商标权的客体。

根据我国《商标法》的有关规定,作为商标权客体的商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商标的构成要素必须具备显著特征,便于区别

(二)不得违反商标法的禁用条款

1、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1)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2)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

(3)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4)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

(5)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6)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7)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

(8)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其他不良影响的。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2、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1)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

(2)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3)缺乏显著特征的。

前款所列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标志,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

(三)不得与他人的商标混同

混同是指商标与他人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申请注册的商标与他人的注册商标混同,不能获准注册。而径行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则构成侵权。

延伸补充:

商标权的主体

(一)商标权主体的概念

商标权的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商标权的人。在我国,只有依照法定程序注册商标才能取得商标权。所以,商标权人也称为注册商标所有人。商标权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商标权主体的范围

商标权主体的范围是指可以成为商标权主体的主体形式。各国商标法一般都规定了在本国可以成为商标权主体的范围。通常情况下,凡是从事工商业经营活动的或具有真诚的商业意图,需要获得注册商标权的人都可以成为商标权的主体。

我国《商标法》第4条规定,从事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经销的,或者提供服务项目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可以申请商标注册,从而成为商标权的主体。

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的,应当按照其所属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办理,或者按对等原则办理,并应委托国家认可的具有商标代理资格的组织代理。

以上就是我们关于商标法客体是什么的详细回答。从上文可知,商标法的客体就是商标权人所拥有的商标。另外,我们了解和运用商标法,还需要了解和认识商标权的主体。如果你对商标法还有其他疑问,欢迎你联系我们鱼爪商标,我们将尽快为你详细解答。



最新商标法确立了哪些主要原则?

最新商标法司法解释的内容

商标法几大亮点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 哪些情况下,商标申请可能会被驳回?

    哪些情况下,商标申请可能会被驳回?

    商标申请是一项复杂的法律程序,涉及到许多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商标申请可能会被驳回,这可能会给申请人带来失望和困扰。本文将介绍一些可能导致商标申请被驳回的常见情况,以帮助申请人更

    2024-05-29查看详情>>

  • 如何确定商标申请的商品或服务类别?

    如何确定商标申请的商品或服务类别?

    在进行商标申请时,确定正确的商品或服务类别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商品或服务类别决定了商标的保护范围,直接影响到商标的注册和使用。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确定商标申请的商品或服务类别,帮助

    2024-05-29查看详情>>

  • 商标申请的流程是怎样的?

    商标申请的流程是怎样的?

    商标是企业或个人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标识,它能够帮助消费者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商品或服务来源。因此,商标的注册和保护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那么,商标申请的流程是怎样的呢?本文

    2024-05-29查看详情>>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