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商标的意义

  • 390
  • 2021-03-06 17:06:12
  • 鱼爪商标网

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逐步完成,使商业的发展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鼎盛,标志,作为现代经济的产物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的商标作为标志的一种有着其独有的地位。商标作为商品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世界各国的文化发展进程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一个拥有数千年悠久文明史的国度,大连商标标识更是古已有之。从秦汉的初开到唐宋的繁荣,再到明清以及近代的成熟,商标在中国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

在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人们在商品经济大潮中身不由己地被推动前行,信息化、非物质化带来的信息爆炸使人们在选择中茫然失措。无论任何产品都被赋予华丽的外表,站在琳琅满目的货架前选购物品时,一件商品是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映入眼帘、激发购买欲望,其商标标识设计的可识别性以及视觉冲击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中国古代商标标识沿革,有助于全面了解标识的基本特征,对于预测未来商标标识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有关标识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标识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在出土的一些青铜器上,就铸有各种标志、符号、图案、纹和文字等。这些青铜器当时可能并不是完全用于商业交换,上面的各种标志、符号、图案、花纹和文字是物品的代号,标明所有权,是所属权、权力、财富、地位的象征,而最后演变成现在意义上的商标含义。当时这些标志、符号或文字为以后人们自己生产的产品区别于他人的产品,并为用于交换,打下了一定基础。同时为现代商标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商标在我国俗称“牌子”、“牌”、“货牌”、“商牌”等。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商标意识的萌芽。当时,一些精品的生产者往往会在产品上刻上铭文,以显示其产品品质精湛、技术高超。春秋时吴王得到越国所献的三枚宝剑都刻有生产者的名字:“一曰鱼肠,二曰磐郢,三曰湛卢。”还有一些产品则因其产地不同和特殊用途而刻铭文。战国时期齐国的铜量、陶量,就铭刻有“阳城”、“廪”、“公豆”、“公区”等文字。这些铭文,基本上可以视作商标的雏形。这些产品虽然都是官方作坊生产,为官方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管理服务的,不是市场交易的商品,但是它们标明了技术等级、产品质量、产地、生产单位等内容,也就是走向商标的萌芽状态了。

我们今天知道的西方的著名品牌基本上都是人名,比如服装有范思哲、阿玛尼,汽车有丰田、福特、奔驰,还有波音飞机、路易·威登的包,这些都是人名,跟我们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品牌意识一模一样。但不幸的是,这个品牌进入清朝后,叫做“大清康熙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叫做“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不注重品牌。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由于要向西方各国出口,没有商标是不能出口的,所以我们被迫出了一些品牌,叫什么“天坛”、“东风”、“解放”、“红旗”、“蓝天”、“白云”,都找不着调的事儿写在上头,当成一个品牌。问题是蓝天、白云都不为此事负责,梅赛德斯·奔驰却能为此事负责。这就是对品牌意识淡漠,对无形资产淡漠的一个史实。

“同光中兴”时期,资本主义第二次萌芽,中国人的品牌意识又出现了。接受第一次被扼杀的教训,这次的品牌叫什么呢?叫外号。比如我们都知道的不理包子、王麻子剪刀、葡萄常、泥人张,姓名都说一半。所以,中国的品牌在资本主义的第二次萌芽时期,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品牌都是半拉人名,羞羞答答。

到了当代,用人名作为品牌的第一个人是李宁。他拿完世界冠军退役以后,创造了李宁品牌。我有一次去王府井利生体育用品商店,不幸看到这一幕:那时候李宁的牌子刚上市,很多人不适应。售货员给一个人介绍,说这是新牌子,叫李宁牌。那个人愣着,看了半天,说:“我身上怎么能绣一个他的名字啊?”他是这个概念:我的身上不能有别人的名字。但是他不知道,他穿的皮尔·卡丹的西服,也是别人的名字。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 一种适用于石质文物表面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适用于石质文物表面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本发明属于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石质文物表面的保护装置。背景技术:[0002]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

    2021-03-12查看详情>>

  • 文物商标抢注引热议

    文物商标抢注引热议

    随着去年10月左右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发掘展示,“海昏侯热”持续升温,这带火了文物后续开发利用。有些精明的商人纷纷开始抢注这一炙手可热的商标。具体怎么回事,社文商标管家网来给您介绍

    2021-02-25查看详情>>

  • 平面文物照片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

    平面文物照片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

    今年4月,一则“翻拍孔子画像的照片版权归谁”纠纷引发网络热议。原告方北京全景视觉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全景视觉)诉称,其通过受让方式取得了电子工业出

    2021-02-25查看详情>>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