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中国很多品牌在国外火了起来,比如老干妈、枸杞、拔火罐...倍受外国人青睐。近日,一场大范围的流感肆虐全球,多国都在应对这场严重的流感疫情,这不我们的枇杷膏闪亮登场。它到底火到什么程度呢?有些用户不顾一切想得到它,已经向第三方平台支付了大约70美元(约450元人民币)。
近日,一场大范围的流感肆虐全球,多国都在应对这场严重的流感疫情,医院里人满为患。据美国最新数据显示,单是2018年第三周,全美共有4064人死于流感和肺炎,由于流感疫情仍在持续上升,预计死亡人数还会升高。
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枇杷膏出场了。
最开始,一位纽约建筑师和设计师Alex Schweder因为感冒引发咳嗽,连续吃了10多天药都不见好。这时,他曾经在30年前旅居香港的女友让他喝了“川贝枇杷膏”,大概15分钟后,Alex的不仅咳嗽大大缓解,就连呼吸也没那么难受了。
被“川贝枇杷膏”震惊到的Alex,立刻把相关感受发到社交网络上,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这个小糖浆的神奇功效。
兴奋的他还专门打电话向正在咳嗽的朋友们推荐枇杷膏。于是,在大家的口耳相传下,很快,枇杷膏占据了纽约的广告圈、文艺圈、娱乐圈和热门话题。
这是一款怎样的“止咳神药”
据了解,京都念慈菴是一个拥有近300年历史的中成药品牌;它一度凭借蜜炼川贝枇杷膏一款单品拿下了最早行销世界华人市场第一种中成药品的美誉;80年代随改革开放进入内地后,多年来,它已经在内地止咳化痰类药品的中成药市场独占鳌头。
京都念慈菴的产生,源于一个让人动容的故事。清代康熙年间,一代医圣叶天士,被县令杨谨的孝心所感,赠予其秘方——蜜炼川贝枇杷膏。杨太夫人以蜜炼川贝枇杷膏,治愈了久咳不愈的顽疾。其后,杨谨遵循杨太夫人遗训,开厂制膏广济天下咳疾不愈的患者。
不过因为战乱,杨氏后人辗转南迁到香港,后来又欲迁至巴西。但其不忍配方失传,于是委托给当时中正药房的药商谢兆邦先生。
1946年,接手经营“京都念慈菴”的谢兆邦先生在香港创立“京都念慈菴总厂有限公司”,1993年,“京都念慈菴”在新加坡成立天然物研发中心,1996年在台湾林口启用国际级全新厂房,经过数十年经营,研发出枇杷润喉糖及中药系列等多种产品。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截至目前,在中国内地市场,京都念慈菴的蜜炼川贝枇杷膏早已覆盖全国的各大小药店渠道,据2013年8月CMH在内地32个一、二级城市OTC市场调研报告显示:止咳化痰类产品中成药占了超过80%市场份额、其中京都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膏平均占中成药35%的市场份额。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京都念慈菴”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据媒体报道,早在2008年,潮州京都公司产品的包装装潢与念慈菴公司使用在先的包装装潢构成近似,念慈菴公司遂向广东省潮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省高院二审认定念慈菴公司的“京都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膏”是知名产品,判决潮州京都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20万元。
2017年8月,在中国药品零售产业信息发布会(简称:西普会)发布的“健康中国•品牌”和“品牌价值榜”排行榜上,京都念慈菴分别位列“健康中国•品牌榜”止咳化痰类产品排名第一和“品牌价值榜”第十九的高位,品牌价值高达26.96亿元。
“老字号”更需要知识产权保护
事实上,近年来,中华老字号商标争夺、商誉受损、域名侵权等知识产权侵权事件频发,比如稻香村商标的南北之争,还有庆丰包子、全聚德、六必居等许多老字号都曾在品牌保护过程中遭遇尴尬。
老字号,通常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然而,近年来,不少老字号以及大名鼎鼎的品牌纷纷倒下,在一阵喧嚣过后给人留下了不少的遗憾。
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初期尚存1600多家老字号企业,如今却骤减为160家左右,当前中华老字号企业的生存现状令人堪忧,尤其是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
保护中华老字号,一方面需要国家立法部门能够出台相应的法律,对于老字号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法律保护,在国家政策层面给予更多方面的照顾和支持;同时也更需要老字号的拥有者或传承人加强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意识。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
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