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商标检索?

  • 405
  • 2021-04-21 11:34:44
  • 鱼爪商标网

企业申请商标注册前,为了了解商标注册的具体情况以及提高注册成功率,通常会先进行商标查询,商标检索看似简单,其实需要了解的事项很多,那么如何快速精准的进行商标检索,以及商标检时索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本身缺乏显著性或属于商标法律禁注禁用的词语不能通过查询来判断其申请注册是否能被核准

2、商标申请是存在盲期的,即商标申请已受理,但在一段时间内是查询不到的。

所以有的时候商标申请的时候结果显示可以申请但是结果却是驳回,因此商标申请最好是原创商标,这样商标申请的通过率会更高。

3、商标检索需要进行大量的查询对比,如查询报告提供了几个可能构成近似的商标,代理人只是通过一般审查标准和经验来做出分析,其意见仅供参考,并不能代表商标局的审查意见。

商标近似查询是按照商品或者服务类别进行单类别查询。一般商标文字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以及商标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或者是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等方面判断。其次还有商标跨类别近似,如你想在25类注册“张三”这个商标,但是在36类里面这个商标功能、使用方法和用途、销售渠道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似度,那么这也是近似商品或服务。这种情况,你在注册商标的时候就需要多类别分别去查询。如你是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你想注册“张三”商标,你需要到35,36,38,39,41,45,42等相关类别去进行查询,防止近似商标的出现。

4、对于组合商标,如仅查询了商标的一部分(如中文或英文),而实际申请商标中的其它部分(如图形)与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也会导致商标整体被驳回。

如果商标使用者出于成本考虑,且短期内不打算更改商标(包括图形、文字或者图形文字的相对位置等),商标申请人可以选择组合注册;但如果出于长远的品牌战略考虑,或打算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展示商标,我们建议商标申请人分开注册。当组合注册时,一旦注册成功,那么其中的文字部分和图形部分都能受到保护。由于只提交了一份商标注册申请,商标申请人只需支付一份注册费用。正因为如此,不少创业者采用了组合注册的方式,一次申请就能既保护图形又保护文字。

然而,组合注册存在以下两点弊端:第一,商标注册成功的概率降低。当组合申请时,商标局还是会对其分别审查,图形审查一次,文字再审查一次,主要审查申请的商标是否具有显著性且是否存在与之近似的商标。只要图形或文字有一个没有通过审查,则商标整体将会被驳回。第二,商标在使用上也存在不便。根据规定,商标应严格按照商标证书上的图样使用,不得随意更改。组合注册的商标,图形和文字就是一个整体,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图形从文字左边移到右边,或从上面移到下面等,这些都是被禁止的。

5、委托人在查询时仅提供了商标的名称,但实际申请时所提供的商标设计稿中由于字体、色彩、结构或排列的差异,也会导致查询结果不能完全反映相同或近似的程度。

商标检索看似简单,其实也是一门技术活,没有一定的经验累积就没有办法保证检索的准确性。 如果只是简单的进行商标检索,不嫌麻烦,在国家商标局的官网上有商标自助检索,可以进行简单的汉字、英文、数字、图案等进行搜索,但是其结果的准确的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所以,商标检索工作交由正规机构的商标查询的由专业人员来进行,商标代理人或者代理结构对于商标查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尽量确保检索的准确度。所以在商标申请之前,可以备选一到三个方案,交给专业的代理机构进行商标检索,从而降低商标注册的失败率。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 哪些情况下,商标申请可能会被驳回?

    哪些情况下,商标申请可能会被驳回?

    商标申请是一项复杂的法律程序,涉及到许多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商标申请可能会被驳回,这可能会给申请人带来失望和困扰。本文将介绍一些可能导致商标申请被驳回的常见情况,以帮助申请人更

    2024-05-29查看详情>>

  • 如何确定商标申请的商品或服务类别?

    如何确定商标申请的商品或服务类别?

    在进行商标申请时,确定正确的商品或服务类别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商品或服务类别决定了商标的保护范围,直接影响到商标的注册和使用。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确定商标申请的商品或服务类别,帮助

    2024-05-29查看详情>>

  • 商标申请的流程是怎样的?

    商标申请的流程是怎样的?

    商标是企业或个人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标识,它能够帮助消费者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商品或服务来源。因此,商标的注册和保护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那么,商标申请的流程是怎样的呢?本文

    2024-05-29查看详情>>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