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转让的限制规定
商标权转让是指商标注册人将其注册商标专用权依法转让给他人的行为。商标权转让后,原商标注册人不再享有该商标的专用权,而受让人则成为新的商标注册人,享有该商标的专用权。那么,商标权
2024-04-12查看详情>>
惩罚性赔偿制度作为一种法律救济的基本制度,被英美法系国家广泛适用。我国新商标法借鉴了英美法系侵权法的经验,规定了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惩罚性赔偿责任。这是我国首次在知识产权法领域规定侵权损害惩罚性赔偿责任,不仅是知识产权立法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是民商法领域的重大突破。所以,商标权人在遭受商标侵权时,完全可以要求惩罚性赔偿。
商标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商标法》的规定,为要求惩罚性赔偿提供了法律依据。
要求惩罚性赔偿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商标侵权人的过错形态为“恶意”。侵权人明知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仍然故意实施侵权行为,主观过错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二是商标侵权情节须达到“严重”的程度。比如侵权期间比较长;侵权产品的制造地、销售地范围较广;侵权行为系重复侵权,包括:侵权人曾因同样的商标侵权行为被行政处罚,或被司法认定构成侵权,或向商标权人承认从事商标侵权行为等情形;侵权行为的社会影响较大,包括:侵权行为涉及众多消费者利益,或侵权产品在社会公众中产生比较严重的负面评价等情形;损害后果比较严重,包括:侵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的实际损失巨大,或者侵权人侵权获利巨大,或者对权利人的社会声誉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等;
三是商标权人遭受经济损失。只有商标权人因商标侵权行为遭受经济损失,才可能对侵权人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如果商标侵权行为尚未造成权利人经济损失,如侵权人许诺销售侵权产品,但侵权产品尚未实际销售的,由于商标权人的市场份额并未被侵占,商标权人没有遭受实际经济损失,侵权人也未因侵权行为而获利,此时商标权人至多只能获得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的赔偿,不能获得其他损失赔偿金,更不能获得惩罚性赔偿金。
鱼爪知识产权旨在为用户提供自助式快捷商标服务,包括商标免费查询、商标0元手续费普通注册服务,更有专利申请、版权注册等其他知识产权服务,专注于为知识产权保驾护航。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标权转让是指商标注册人将其注册商标专用权依法转让给他人的行为。商标权转让后,原商标注册人不再享有该商标的专用权,而受让人则成为新的商标注册人,享有该商标的专用权。那么,商标权
2024-04-12查看详情>>
在商业活动中,商标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商标不仅是企业形象的象征,也是品牌价值和商业信誉的体现。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商标侵权行为也日益普遍。那么,如何保护商标权,抵御侵犯商
2023-10-21查看详情>>
商标权是指商标所有人对其商标所享有的独占性、排他性的权利。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是指侵犯他人的商标权,造成商标权人经济利益损失的行为。侵犯商标权的后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赔偿
2023-10-21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