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商标之争背后的“深意”

  • 318
  • 2021-02-25 13:08:20
  • 鱼爪商标网

曾以判赔近亿元的天价赔偿数额而备受各界关注的洋品牌和本土品牌“新百伦”商标纠纷案在经历了二审判决后终于落下了帷幕。6月23日下午,二审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该案做出终审判决,与一审法院一样,二审法院认定新百伦贸易(中国)有限公司对周某所有的“新百伦”商标构成侵权,但赔偿数额则由一审法院判定的9800万元改判为了500万元,而这一赔偿数额的重大改判也再次引发了公众对该案的广泛讨论。

除了洋品牌和本土品牌“新百伦”商标纠纷案,近年来,诸多商标之争的案件频频见诸于各大媒体杂志的头条,如诉讼标的额高达1080亿元、被称为“中国商标第一案”的王老吉加多宝案、南北稻香村商标之争案、微信商标之争案、搜房商标之争案、“嘀嘀”商标之争案等等。暂且不论这些商标的争议双方孰是孰非,他们不惜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诉讼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针对商标的争夺归根到底又争的是什么呢?要搞清楚这两个问题,首先就要先弄清楚什么是商标。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是指商品或服务的生产经营者在其商品或服务上使用的,由文字、图形、颜色、三维标志或其组合构成的,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识。


商标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并非天生就具有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的属性。商标产生之初本身并没有多少价值,只是作为一种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识。商标在产生之后,通过经营者的广泛使用和大力宣传,商标才会逐渐累积出商誉并产生价值,商标的核心价值便是“商誉”。而随着附着在商标上的“商誉”的不断累积,商标价值也会不断提升,从而给经营者带来相应的利益回报。


古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若不是背后利益的驱动,想必也不会有人单纯会去为名誉而战的。商标之争就是商标价值的之争,本质上则是对资源、市场份额以及背后巨大利益的争夺。道杰士与“搜房控股”之间关于“搜房”商标的争夺本质上也恰恰是由于“搜房网”这一品牌的价值升高了,“搜房”商标带来的利益增大了。而对“嘀嘀”商标的争夺本质上亦是如此。


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有时一个商标品牌就足以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在此提醒广大企业一定要予以重视,企业创立之初在商标创立和使用方面就要具有前瞻性,就要树立起自主品牌的意识,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



版权声明:本文属社文商标管家网原创文章。任何平台转载或引用需注明来源,侵权必究。)

(责任编辑:Annie)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