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丽雅大案商标侵权高达561万!

  • 252
  • 2021-02-25 13:09:31
  • 鱼爪商标网

据社文商标管家网获悉,著名的毛巾生产商洁丽雅公司,近日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其商标被他人冒用,竟产生了高达561万元的违法所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家纺毛巾产品行业最大的假冒注册商标案件。

事件要追溯到2015年初。根据刑事判决书,2015年7月,被告人黄某经与上海统计发行服务站负责人柯某商定,由黄某提供相关投标文件,供服务站投标上海市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纪念品采购项目,并在中标后销售上述采购项目所需“洁丽雅”品牌毛巾给服务站。同年8月13日,服务站中标与黄某实际控制的肯泰公司签订“洁丽雅”牌毛巾购销合同。

此后,黄某假冒“洁丽雅”注册商标,并将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给了服务站。据悉,涉及的毛巾共计36万盒,经营数额达561.3万元。

如果不是一个采购电话,洁丽雅方面或许并不知晓这一事件。根据判决书,就在2015年10月21日,洁丽雅方面接到一个电话,称其收到作为上海市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活动使用赠品的其公司生产毛巾,希望能予以采购。洁丽雅一位高层负责人,因其从未接受过相关订单,第二天,即奔赴这一致电单位,鉴别结果显示前述毛巾为假冒其公司注册商标的商品。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针对相应案件作出了一审判决:被告人黄某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

不过,洁丽雅方面并不十分满意,对最终的判决结果有些“难以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洁丽雅是中国毛巾行业第一个获得“驰名商标”的企业,目前其品牌价值已经超过60亿元。

在其看来,对比其以往接触的类似案件,尽管案值远小于此案,但均被法院判处了实刑。由于金额以及产品数量较大,在其看来对洁丽雅品牌也带来了相应影响。6月6 日,洁丽雅方面已向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提出申诉,目前法院已经受理并在进行调查。

中国是一个商标大国,但并非商标强国,商标的“抢注”和“傍名牌”甚至假冒问题不断。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应当严格执法,而企业在维权的同时也可以采取其他配套措施,例如商标监测,这种方式可以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品牌受影响,也能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从企业来讲,除了进行持续的维权,企业可以从多个方面发力,比如增加防伪措施。从投入产出角度来看,企业更合适同第三方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合作,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打假

(责任编辑:灰灰)

相关资讯:

社文商标管家催生知识产权行业新亮点

“搜房”商标大战:切忌为他人做“嫁衣”

外观设计专利在移动终端产品方面的应用分析

浅析建筑外观设计专利

标记TM 给商标上个保险!

专家支招:商标被抢注如何要回?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