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中国”向“创新中国”迈进

  • 265
  • 2021-02-25 13:09:58
  • 鱼爪商标网

当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摆在中国面前的是如何转型,并在此轮变革中实现全面超越。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此时代背景下召开,对于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系统性变革的窗口期

时间节点上看,中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转型期,“十三五”规划全面展开,距离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只有5年。

从空间节点上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全球治理体系正在深刻变革。当加快速度变为加快转型,当扩张规模变为提高质量,中国呼唤一次系统性的变革。


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日公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中国必须肩负的时代命题。

必须打破创新单元独立发展状态,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国家创新体系是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提升创新效能是创新体系追求的主要目标。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协调发展的机制,完善区域创新发展机制,正是新时期直面问题的“中国变革”。

必须尊重创新创造的价值,把人才当成第一资源。聚焦世界公认的创新中心硅谷不难发现,在这里人才成为最具能动性的战略要素。立足实际,借鉴经验,我国努力砸碎“国有资产流失”的锁链,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商事管理制度改革等举措,则全面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从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互动转变,新的创新群体正在铸造新时期的“中国引擎”。

必须实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良性运转。纵观两百余年来世界工业化进程,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始终是主宰国家兴衰的根本力量。政府不再直接管理科技项目,意在再造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完善突出创新导向的评价机制,则在探索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多方参与的新模式。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最大限度地释放创新活力,成为了新时期的“中国态度”。

在全球大变革的当下,创造并集中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制度优势,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速我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属社文商标管家网。任何媒体转载应当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佚名)

相关资讯:

商标注册成“吸金”热门 社文商标与58企业邦达成战略合作

“免费注册商标”——吃不了兜着走的免费午餐

如何开展有效的商标监测

商标在企业品牌塑造中的重要性

创业公司注册商标的5条军规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