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走出一条新路子 商标促进缩小三大差距

  • 250
  • 2021-02-02 13:05:59
  • 鱼爪商标网

如何缩小贫富、城乡、区域“三大差距”?重庆通过深入推进商标富农工作,助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实施版权兴业基地建设工程,挖掘传统文化知识产权资源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实施“动植物良种创新工程”和“植物新品种基地建设工程”,助推农民增产增收。

记者今日从重庆市知识产权局了解到,重庆市针对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实际,积极利用地理标志、版权、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优势,推进知识产权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依靠知识产权促进缩小三大差距的新路子。

农产品注册地理标志 带动320万农村人口就业

“农产品在注册地理标志后产品价格一般增加1-2倍。”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地理标志的注册和使用对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为此,我市制定了支持“两翼”地区商标发展七项措施,引导“两翼”区县将资源优势转化品牌优势,“两翼”17个区县地理标志申报率达到100%,注册率达83%。据统计,2010年全市38件地理标志共实现销售总额103亿元,产值超过125亿元,带动近320万农村人口就业。

据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重点围绕优质粮油、中药材、生猪、草食牲畜、柑橘、笋竹、榨菜、香料、蚕桑等优势产业,加快注册一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打造柑橘饮品、酱腌菜、调味品、特色小食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知识产权服务民生 建30涉农专利技术推广基地

记者从市知识产权局获悉,为发挥知识产权促进缩小“三大差距”的推动作用,我市已经推出知识产权服务民生计划。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实施惠农专利推广工程,筛选农业信息化、沼气应用、生态环保、新能源等涉农专利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到2015年,力争建立30个涉农专利技术推广基地。

实施商标品牌基地建设工程,实现从培育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到培育品牌产业的转变,到2015年,力争建立20个特色明显、规模较大、影响力强的商标品牌基地。

实施版权兴业基地建设工程,通过版权保护和服务,扶持綦江版画、荣昌纸扇、梁平竹帘画等版权兴业示范基地发展,发挥基地的惠农引导和示范作用。

实施植物新品种基地建设工程,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特色农产品规划实施和产业带建设,建成10个以上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授权品种展示基地,自有知识产权主要粮食作物授权品种推广面积累计达到2000万亩。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