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标侵权家族式特点显著

  • 562
  • 2021-02-02 13:18:09
  • 鱼爪商标网

记者9日获悉,在海淀举行的“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保障十二五规划实施”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透露。

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在受理的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侵犯商标类犯罪占97%以上,而侵犯大陆知名品牌的案件数量已超过国际品牌,占总数的五成以上,涉及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知名品牌茅台、五粮液、中华、溪等。家族式共同犯罪成为新特点,这些家族犯罪团伙侵犯的目标多为大陆知名品牌

据海淀区检察院对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分子户籍地统计显示,近8年来,在486名涉案嫌犯中,有41名来自浙江省慈溪市,占浙江省犯罪嫌疑人的60.3%。在涉案嫌犯总数中,浙江省名列全国第一,其次是河南省、安徽省、河北省、广东省。

据介绍,检察院在受理侵犯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发现,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入行门槛较低,且利润巨大,来自同一地区的老乡之间相互传授经验,制假售假的“致富模式”成为没有其他生存技能的进城务工人员最便捷的选择。

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华透露,由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都是市场经营行为,制假分工、进货渠道、销假对象,以及售假分赃等,都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家族式共同犯罪现象成为新特点。

在制假售假中,涉案人员往往是由家族中的一名主要成员提议或主要负责,而其他家族成员进行分工,违法收益一般转化成家庭生活消费共同来源。此类犯罪一旦被查获,所有家族成员都面临严苛的刑罚。

如果犯罪收入是一个家族的主要来源,那么,其他家庭成员面临生计困难时,极其容易引发恶性循环,使其家族中的其他成员走上“售假二代”之路。

北京发生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中,犯罪分子进货渠道大部分来自于广东、浙江、福建等生产活跃地区。由于产销分离,本地司法机关只能对销售领域的犯罪实施打击,却不能有效打击上游犯罪,导致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持续高发。

当前,知识产权犯罪显现出“南产北销”的格局,知识产权犯罪产、运、销各个环节多在异地分别进行。这就要求司法部门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必须突破地域限制,联合行动,以彻底摧毁整个犯罪体系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