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员竟是;家贼; 双罚入狱

  • 263
  • 2021-02-02 13:22:11
  • 鱼爪商标网

一个公司想要发展,不仅仅是靠核心竞争力,还要注重对于员工的职业素养提高,避免出现家贼。所谓商场如战场,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受到创伤。近日,记者从深圳方面获悉,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周某某因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罪获刑。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销售无线网卡,周某某于2007年10月入职该公司,成为一名维修技术员工。

自2009年1月开始,在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群(另案处理,已被判刑)的组织下,周某某与王某君(另案处理,已被判刑)、周某菊(另案处理,已被判刑)、郭某琪(另案处理,已被判刑)等多人,以公司名义,通过购买零配件和外包装进行加工生产并对外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各种型号的无线上网卡。其中王某君系公司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负责上述无线上网卡的销售;周某菊为公司采购人员,负责上述无线上网卡元器件等的采购;周某某与郭某琪均系公司技术人员,负责假冒无线上网卡的加工、维修。

至2009年4月20日,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共向翟某(另案处理,已被判刑)出售假冒无线上网卡及用于包装的泡棉、包装盒共计价值人民币1095835元。翟某将上述假冒无线上网卡通过其在深圳赛格市场的柜台及尚未注册的公司的网站进行销售。2010年2月9日,公安人员在深圳火车站某站台抓获周某某,还从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缴获、扣押了公司会计报表、销售收据以及涉案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背贴、说明书、网卡外壳、网卡等物品。案发后,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未继续经营。

判刑17个月罚金1万

此案经一、二审法院审理认为,周某某作为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的直接责任人员,无视国家法律,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非法经营额达人民币1095835元,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在共同犯罪中,周某某受雇于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在王某群的指挥下实施犯罪活动,起次要作用,是从犯,依法应当减轻处罚。一审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七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周某某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宣判后,被告人周某某不服,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二审审理后,依法维持了一审判决。

单位犯罪实行“双罚制”

对于单位犯罪,我国刑法规定了“双罚制”,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案案发后,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包括法定代表人王某群、副总经理王某君以及周某菊、郭某琪等均被追究了刑事责任,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也未再经营。

周某某作为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负责对公司采购回来的相关假冒他人商标的无线网卡进行加工、维修,其虽未直接购买涉案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标识及在产品上实施直接粘贴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但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是由购买材料、加工、粘贴商标、包装等一系列行为构成的,其中任何一项行为均是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假冒注册商标犯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显然,周某某对于公司假冒他人的无线网卡进行出售是明知的,周某某有实施假冒注册商标罪的主观故意。一、二审认定周某某属于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并对其依法定罪量刑是正确的。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