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商标法对商标的保护有哪些规定?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商标法对于保护商标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德国商标法,商标是指用于区分商品或服务的标志,可以是文字、图形、字母、数字、颜色、三维形状或其组合。德
2023-12-18查看详情>>

注册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在核定使用的商品上专有使用核准注册的商标的权利,它是一种法定的权利。 《 商标法 》 第三条明确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 注册商标 ,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在现实生活中,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现象时有发生,那么,如何认定是否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根据《商标法 》 第57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根据《商标法 》 第4条的规定,该法关于商品商标的规定,适用于服务商标。
判断被控侵权标识与主张权利的注册商标是否构成近似,应在考虑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市场知名度的基础上,对比两者文字的音、形、义,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文字及图形等备要素的组合等因素,对两者的整体、主体部分等起到主要识别作用的要素进行综合判断,从而得出两者是否易使相关公众产生混淆的结论。类似服务,则是指在服务的目的、内容、方式、对象等方面相刚,或者相关公众一般认为存在特定联系、容易造成混淆的服务。据此,行为人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将近似标识用于与商标注册人提供的服务类似的服务中,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混淆或认为两者具有特定联系的,其行为构成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
那么,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具体 行为表现 又有哪些?
1.未经 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行为。这种行为是比较典型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假冒”行为。其后果是混淆商品出处,误导消费者,损害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和消费者的利益。
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行为。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其后果是混淆商品出处,误导消费者,损害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和消费者的利益。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通常发生在流通环节,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有的是生产者自行销售,有的要通过他人进行销售。其后果也是混淆商品出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损害消费者利益。
4.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伪造”,是指没有经过他人同意或者许可,模仿他人注册商标的图样或者实物,制作出与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相同的商标标识。“擅自制造”,是指没有经过他人同意或者许可,制作他人注册商标标识。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是指采用零售、批发、内部销售等方式,出售伪造或者擅自制造的他人注册商标标识。这类行为直接侵犯了商标注册人的商标专用权。
5.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这类行为,在被称为“反向假冒”,即在商品销售活动中,消除商品上的他人商标,然后换上自己的商标,冒充自己的商品进行销售。这种行为既侵犯了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导致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
6.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这类行为,是2013年商标法修改时新增的。主要是指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提供诸如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方面的条件,从而帮助他人完成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7.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这是一项兜底性规定,是指上述6类行为以外的其他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
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商标法对于保护商标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德国商标法,商标是指用于区分商品或服务的标志,可以是文字、图形、字母、数字、颜色、三维形状或其组合。德
2023-12-18查看详情>>

摘要:商标不仅仅是在注册时具有风险,就算注册成功后,使用时也可能会遭到他人的侵权,也有面临法律风险,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企业会面临的商标法律风险有哪些?1、商标即使在注册后也极易构
2023-06-27查看详情>>

众所周知,2017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已超500万件,已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纵使有如此庞大的商标注册申请量,市场上却仍然存在经营者使用“未注册商标”的现象。那么,到底“未注
2022-11-19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