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续展期间商标还能用吗?
商标续展是企业维护品牌权益的关键环节。许多企业主担心:续展期间商标是否仍能正常使用?续展失败是否会导致权利失效?本文将解析商标续展的法律规定、续展期的权利状态,以及如何规避潜在
2025-06-20查看详情>>
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
精心设计的商标提交注册,三个月后却收到驳回通知,原因是“有在先申请的近似商标”。
而这个“在先商标”,在你申请时根本查不到——这就是商标注册的盲查期陷阱。
用生活案例理解盲查期
就像去餐厅吃饭:
1. 你在前台点餐(提交商标申请)
2. 服务员把菜单送到后厨(商标局形式审查)
3. 后厨太忙,菜单堆在一边没处理(数据未录入系统)
这期间,新到的菜单(其他申请)无法被查询到,直到后厨开始处理(数据录入)。
三个关键原因:
1. 商标局的“数据延迟”
中国每年超900万件商标申请,商标局需要1-2个月完成形式审查,再花2-4个月将商标信息录入公开数据库。
2. 国际商标的“跨国时差”
申请国际商标(如通过马德里体系),需经过中国局初审、WIPO国际局复核、目标国审查,盲查期长达6-12个月。
3. 系统更新的“天然滞后”
即使商标局官网显示“已受理”,也可能因数据未同步,导致查询结果不完整。
1.国内商标盲查期
普通商标(文字、字母等)
目前国内盲查期通常为 3-6 个月。商标局收到申请后,需经过形式审查(约 1 个月)、数据录入(约 2-4 个月),才能在公开数据库中查询到。
由于图形需人工分类和比对,盲查期更长,可能达到 5-8 个月。
2.国际商标盲查期(以马德里体系为例)
普通商标
需经过中国局初审(约 3 个月)、WIPO 国际局复核(约 2 个月)、目标国审查(各国不同),整体盲查期6-12 个月。
图形商标
因涉及多语种图形分类,盲查期可能额外增加 1-2 个月。
1. 分阶段查询,层层过滤
第1步:提交前全面检索
- 用商标局官网“商标近似查询”,输入商标名称、类别,勾选“已注册”和“初审公告”状态。
- 案例:某奶茶店申请“茶里王”前,查到30类已有“茶里”商标,及时改为“茶里皇”。
第2步:提交后定期复查
- 每月15日登录商标局官网,查看最新的《商标公告》(如第1892期),手动筛查新增商标。
2. 用工具监测“影子商标”
- 官方免费工具:
在商标局官网开通“商标监测”,设置关键词(如商标名+申请人),接收近似商标动态提醒。
3. 准备“备胎商标”
核心策略:同时申请主商标和2-3个近似商标,形成“商标组合拳”。
- 例: 主商标“豆包”提交时,同步申请“豆小包”“豆包DOUBAO”,若主商标因盲查期冲突被驳回,可立即启用备胎。
4. 提前“占坑”防御类别
中小企业必做:在核心类别注册时,顺手保护关联类别。
- 例: 做餐饮的老板,除了注册43类餐饮服务,还要在30类(食品)、35类(广告)、21类(餐具)提前布局,防止他人在这些类别抢注近似商标。
5. 保留使用证据,化被动为主动
必备证据:
- 销售合同(需盖章)
- 广告投放截图(如朋友圈广告、抖音视频)
- 电商平台商品链接(需公证)
作用: 若因盲查期商标被异议,可凭“在先使用”主张权利,甚至反告对方恶意抢注。
误解1:“找关系能提前查到盲查期商标”
- 真相:商标局数据录入按申请时间排序,没有任何加急通道,请勿轻信“内部关系”骗局。
误解2:“国际商标没有盲查期”
- 真相:WIPO国际局同样存在数据延迟,需通过目标国本地商标局(如美国USPTO)补充检索。
商标盲查期是注册流程中的“不可抗力”,但并非无解:
- 短期:用分阶段查询和工具监测,降低撞车概率;
- 长期:通过商标组合和防御注册,构建品牌护城河。
记住:商标注册没有100%的成功率,但提前规划能让你避开80%的盲查期陷阱。下次提交商标前,不妨按照这篇指南,给自己的品牌上一道“双保险”。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标续展是企业维护品牌权益的关键环节。许多企业主担心:续展期间商标是否仍能正常使用?续展失败是否会导致权利失效?本文将解析商标续展的法律规定、续展期的权利状态,以及如何规避潜在
2025-06-20查看详情>>
商标续展是企业维护品牌权益的重要环节。提前准备齐全的材料能有效避免流程延误,确保商标权持续生效。本文将详细解析商标续展所需的核心材料、办理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助您高效完成续展流
2025-06-19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