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转让的形式有哪些?
专利权转让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整体的专利转让,实施独占许可在这种形式下,专利权人将其拥有的专利整体转让给一个企业或个人,并授予其独占使用权。这意味着,在双方签订转让合同
2024-08-19查看详情>>
 随着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作为与创新驱动直接相关的专利保护逐渐被更多的人所重视。近年来,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案件(以下简称“无效案件”)的受理数量呈逐年上升态势。究其成因,一方面,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大幅上涨,无效案件相应增多;另一方面,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作为一种诉讼策略,被控侵权人在答辩期间越来越多地就涉案专利提出无效宣告请求以作为抗辩,这无形中也助推了无效案件的增长。实践中,这类案件的争议绝大部分集中在新颖性、创造性、说明书是否充分公开等实体条款上。但是,以被诉决定违反请求原则、听证原则等程序性事项为由提起的诉讼也时有发生,而且在一些案件中还会成为人民法院撤销被诉决定的直接原因。本文试以三个司法案例,探讨无效宣告审查程序(以下简称“无效程序”)中,请求原则的独立程序价值。能否自行引入新的对比文件进行对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专利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专利权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从上述规定可知,无效程序是一个由行政相对人启动的,并由该启动人(即请求人)与专利权人双方当事人参加,行政机关居中裁决的程序。而且,无效程序的提起不受主体和时间的限制,这就决定了请求原则是该程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参照专利审查指南的规定,请求原则是指,无效宣告审查程序必须由请求人启动。在无效宣告审查程序中,通常仅针对当事人提出的无效宣告请求的范围、理由和提交的证据进行审查,专利复审委员会不承担全面审查专利有效性的义务。同时,专利审查指南也规定了依职权审查原则,明确指出专利复审委员会可以依职权进行审查,而不受当事人请求的范围和提出的理由、证据的限制,并列举了专利复审委员会可以依职权进行审查的七种情形。那么,实践中,对于请求原则与依职权审查原则应如何把握呢?在涉及第200920241449.1号名称为“一次性前点触发式安全自毁采血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权无效案件(见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16]京73行初755号行政判决,该判决一审生效)中,请求人在无效程序中主张,该专利不具备创造性,请求宣告无效。经审查,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第27861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以下简称“无效决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专利权人不服,诉称被诉决定评述专利创造性时,引用的“证据1”实际是第三人未提交的授权公告号为CN2619583Y的实用新型专利的内容。因此,被告违反请求原则,请求人民法院依法撤销被诉决定。对此,被告专利复审委员会辩称,CN2619583Y号专利和“证据1”均有公开,且所公开的实质内容完全一致,仅表达方式略有不同,故其并不存在程序违法的情形。经审理,一审法院认为,被诉决定虽然沿用了“证据1”的称谓,但从文字表述、专利名称等来看,被诉决定关于“证据1”的表述均与其对应的文本不同,而与CN2619583Y号专利的文本基本或完全相同,由此可以认定被诉决定引入了新的对比文件。被告在审查无效宣告请求时,自行引入新的对比文件,并未依据第三人所提交的“证据1”进行审查,且不属于专利审查指南所列举的七种情形之一,违反了请求原则。虽然被告主张“证据1”中所涉专利与CN2619583Y号专利的内容并无实质性差别,但请求原则系专利无效宣告审查中的基本原则。即使专利审查指南中规定的可以依职权进行审查的情形,也不包括被告自行引入对比文件进行对比。因此,被告应仅针对第三人提交的“证据1”进行审查。即使“证据1”与CN2619583Y号专利内容实质性相同,后者也属于新的对比文件,被告不得引入进行审查。最终,一审法院以程序违法为由,撤销了被诉决定,各方当事人均未上诉。能否主动引入同一篇对比文件的不同部分如果依职权审查不能包括被告自行引入新的对比文件进行对比的情形,那么,主动引入同一篇对比文件的不同部分是否符合请求原则呢?在涉及第200680017776.8号名称为“多价肺炎球菌多糖-蛋白质缀合物组合物”的发明专利权无效案件(见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16]京73行初100号行政判决)中,专利权人诉称,在对该专利“权利要求1”的创造性进行评判时,被告专利复审委员会引用了“证据1”说明书第5页第2-32行、第8页第12-27行、第10页第17-30行的内容。但是,第5页第2-4行、第8-32行和第8页第12-18行、第10页第24-30行的内容,第三人从来没有请求过。因此,不属于无效程序的审查范围,被告直接依此作出被诉决定,违反请求原则。对此,被告辩称,“证据1”本身就是第三人依据的证据,被诉决定所引用的“证据1”的内容都与第三人提出的用于比对创造性的技术方案密切相关,属于双方当事人争议焦点,也是被告在口头审理调查中应当查明的内容。因此,不存在违反请求原则的情况。第三人诉称,被告在对“权利要求1”的创造性进行评判时,并没有引用新的证据,而是在其所请求的范围内,针对已经形成的观点、结论进一步辅助解释。而个别在形式上没有明确记载的内容,实质上已经被隐含公开。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被诉决定可知,“‘证据1’公开了以PD作为单一蛋白载体的13价疫苗组合物”这一事实认定是被告作出被诉决定的决定性依据,需要判断被告就这一事实、理由进行的审查是否符合请求原则。本案中,“证据1”说明书公开了三类发明,每类发明内部均包含多种技术方案,三类发明之间也存在很多交叉指引关系。但在本案的无效请求理由中,第三人基于“证据1”提出相关无效请求理由,针对的是“证据1”中公开的某一特定技术方案或其结合,并非“证据1”公开的全部内容。就此而言,“‘证据1’的全部公开内容与无效请求理由之间并不是等价关系,不能仅以‘证据1’的内容都与第三人提出的用于比对创造性的技术方案密切相关,属于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而混淆两者之间的界限。根据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
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利权转让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整体的专利转让,实施独占许可在这种形式下,专利权人将其拥有的专利整体转让给一个企业或个人,并授予其独占使用权。这意味着,在双方签订转让合同
2024-08-19查看详情>>

专利权的转让是指专利权人将其拥有的专利权转让给他人的行为。专利权的转让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手续,以下是专利权的转让的三步流程:1.签订专利转让合同:专利转让合同是专利权转让的重
2024-04-15查看详情>>

在张家口,专利权转让的价格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了解这些因素对于确定专利权转让的具体价格至关重要。首先,专利权的价值是决定转让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专利权的价值取决于其技术创新性、
2024-03-27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