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鲜膜挤出机模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 208
  • 2021-02-24 13:16:33
  • 鱼爪商标网


[0001]
实用新型涉及保鲜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保鲜膜挤出机模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保鲜膜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通过将pvc材质的原料溶液倒入挤出机中,通过进行加热挤出而后进行冷却缠绕,从而实现对薄膜状的保鲜膜进行生产,以满足人们日常保鲜需求。
[0003]
但在对保鲜膜进行加工过程中也存在有一些问题,例如,在对原料存放的过程中,原料会发生沉淀的情况,从而造成后续生产的保鲜膜存在厚度不均匀的情况,并且常见的挤出装置采用一体化结构,无法实现对不同厚度的保鲜膜进行生产,不易拆下与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鲜膜挤出机模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原料发生沉淀的情况,无法对不同厚度保鲜膜生产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鲜膜挤出机模头结构,包括装置支撑架、主动轮、加热箱、连接板和紧固套筒,所述装置支撑架上安装有存料箱,且存料箱上端安装有进料管,并且存料箱上放置有第一电动机,同时第一电动机与转动轴相互连接,所述主动轮安装在转动轴上,且主动轮与从动轮相互连接,并且从动轮安装在转动轴上,同时转动轴上焊接有搅拌叶,所述加热箱安装在存料箱的下端,且存料箱上安装有转动轴,并且加热箱上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加热箱的下端与挤出装置相互连接,且挤出装置安装在装置支撑架的内表面上,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挤出装置的外表面,且连接板上安装有定位杆,并且定位杆与挤出模头外壳相互贴合,同时挤出模头外壳与连接板相互贴合,所述紧固套筒与连接板相互贴合,且紧固套筒与挤出模头外壳相互连接,并且挤出模头外壳上安装有冷风板,所述挤出模头外壳上安装有调节螺钉,且调节螺钉上安装有挤出板,并且挤出板与挤出模头外壳相互贴合。
[0006]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通过转动轴与存料箱构成转动机构,且主动轮设置为半轮齿结构。
[0007]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关于转动轴的中心呈对称交错分布,且搅拌叶外表面设置为光滑。
[0008]
优选的,所述挤出装置包括第二电动机、挤出螺杆和出料管,且挤出装置上放置有第二电动机,并且第二电动机与挤出螺杆相互连接,所述挤出螺杆安装在挤出装置上,且挤出装置下端安装有出料管。
[0009]
优选的,所述紧固套筒上开设有贯穿孔洞,且紧固套筒通过挤出模头外壳外表面设置的螺纹结构与挤出模头外壳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挤出板设置为长条形板状结构,且挤出板为外表面光滑的不锈钢材质。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保鲜膜挤出机模头结构,采用转动轴带动搅拌叶进行搅拌,从而能有效的防止存放过程中原料出现沉淀的情况,且通过将主动轮设置为半轮齿结构,便于从动轮进行间歇式转动,从而使原料被混合的更加均匀,通过对调节螺钉进行转动,实现对挤出板的位置进行改变,从而实现对不同厚度的保鲜膜进行挤出;
[0012]
1.通过转动轴带动搅拌叶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存料箱店内的原料进行搅拌,从而能有效的防止在存放过程中发生沉淀的情况,通过加热板对原料进行加热,从而便于后续进行挤出;
[0013]
2.通过紧固套筒将挤出模头外壳进行安装,从而便于对挤出模头外壳进行更换,通过对调节螺钉进行转动,实现对挤出板的位置进行改变。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支撑架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存料箱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叶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挤出模头外壳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动轮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挤出模头外壳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装置支撑架;2、存料箱;3、进料管;4、第一电动机;5、转动轴;6、主动轮;7、从动轮;8、搅拌叶;9、加热箱;10、加热板;11、挤出装置;1101、第二电动机;1102、挤出螺杆;1103、出料管;12、连接板;13、定位杆;14、紧固套筒;15、挤出模头外壳;16、冷风板;17、调节螺钉;18、挤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保鲜膜挤出机模头结构,包括装置支撑架1、存料箱2、进料管3、第一电动机4、转动轴5、主动轮6、从动轮7、搅拌叶8、加热箱9、加热板10、挤出装置11、第二电动机1101、挤出螺杆1102、出料管1103、连接板12、定位杆13、紧固套筒14、挤出模头外壳15、冷风板16、调节螺钉17和挤出板18,装置支撑架1上安装有存料箱2,且存料箱2上端安装有进料管3,并且存料箱2上放置有第一电动机4,同时第一电动机4与转动轴5相互连接,主动轮6安装在转动轴5上,且主动轮6与从动轮7相互连接,并且从动轮7安装在转动轴5上,同时转动轴5上焊接有搅拌叶8,加热箱9安装在存料箱2的下端,且存料箱2上安装有转动轴5,并且加热箱9上安装有加热板10,加热箱9的下端与挤出装置11相互连接,且挤出装置11安装在装置支撑架1的内表面上,连接板12安装在挤出装置11的外表面,且连接板12上安装有定位杆13,并且定位杆13与挤出模头外壳15相互贴合,同时挤出模头外壳15与连接板12相互贴合,紧固套筒14与连接板12相互贴合,且紧固套筒14
与挤出模头外壳15相互连接,并且挤出模头外壳15上安装有冷风板16,挤出模头外壳15上安装有调节螺钉17,且调节螺钉17上安装有挤出板18,并且挤出板18与挤出模头外壳15相互贴合。
[0023]
本例中主动轮6通过转动轴5与存料箱2构成转动机构,且主动轮6设置为半轮齿结构,在对主动轮6进行支撑的同时不影响主动轮6的转动,将主动轮6设置为半轮齿结构,便于实现从动轮7的间歇式转动;
[0024]
搅拌叶8关于转动轴5的中心呈对称交错分布,且搅拌叶8外表面设置为光滑,便于通过搅拌叶8对原料进行充分搅拌,搅拌叶8外表面设置为光滑,防止原料过多的附着在搅拌叶8上;
[0025]
挤出装置11包括第二电动机1101、挤出螺杆1102和出料管1103,且挤出装置11上放置有第二电动机1101,并且第二电动机1101与挤出螺杆1102相互连接,挤出螺杆1102安装在挤出装置11上,且挤出装置11下端安装有出料管1103通过上述结构,便于对原料进行持续挤出送料;
[0026]
紧固套筒14上开设有贯穿孔洞,且紧固套筒14通过挤出模头外壳15外表面设置的螺纹结构与挤出模头外壳15连接,紧固套筒14上开设有贯穿孔洞,便于绕连接板12进行转动,紧固套筒14通过挤出模头外壳15外表面设置的螺纹结构与挤出模头外壳15连接,便于通过紧固套筒14将挤出模头外壳15固定;
[0027]
挤出板18设置为长条形板状结构,且挤出板18为外表面光滑的不锈钢材质,挤出板18设置为长条形板状结构,便于将保鲜膜均匀挤出,挤出板18为外表面光滑的不锈钢材质,防止挤出的保鲜膜粘在挤出板18上。
[0028]
工作原理:将原料从图1中的进料管3处导入倒入,此时原料便进入存料箱2中,使第一电动机4与外部电源相互连接,第一电动机4开始工作,因为第一电动机4的输出端与转动轴5相互连接,所以转动轴5开始顺时针转动,因为转动轴5上安装有主动轮6,且主动轮6与从动轮7啮合连接,所以从动轮7也开始转动,此时与从动轮7相互连接的转动轴5也开始转动,转动轴5上安装的搅拌叶8便开始对原料进行搅拌,从而能有效的防止原料发生沉淀的现象,使第二电动机1101与外部电源相互连接,第二电动机1101开始工作,因为第二电动机1101的输出端与挤出螺杆1102相互连接,所以挤出螺杆1102开始转动,随着挤出螺杆1102的转动,便实现对原料进行输送,随着原料被向左输送,存料箱2中的原料便开始向下运动,此时在加热板10的作用下开始被加热,即便于后续对其进行挤出;
[0029]
当图1中的挤出螺杆1102进行挤出送料时,原料通过图4中的出料管1103向下运动,在挤出板18的作用下对原料进行再次挤压成型,而后经过冷风板16进行冷却降温,当需要对不同厚度的保鲜膜进行生产时,转动调节螺钉17,因为调节螺钉17通过挤出模头外壳15上开设的螺纹孔洞与挤出模头外壳15连接,所以随着调节螺钉17的转动,挤出板18开始进行左右运动,随着挤出板18的运动,左右两端挤出板18之间的距离便发生变化,此时便可实现对不同厚度的保鲜膜进行成型,使用范围更广。
[003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