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1]
本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在旋转式吹瓶机中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成型模具,每个成型模具均安装在对应的一个模具安装支架上,成型模具由左、右模壳和底模组成,模具安装支架支撑了左、右模壳的开合及底模的升降。
[0003]
现有的模具安装支架是单体、独立的,并且每个模具安装支架对应一个成型模具,每个模具安装支架环形均布并安装在一个回转体上,因旋转式吹瓶机的运转、吹瓶的工艺要求任意两个相邻的成型模具之间的间距误差在0.08mm内,因此,多个模具安装支架在安装时需要
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调整相邻两个成型模具之间的间距,费时费力,工作
效率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调整就可使任意两个相邻的成型模具之间的间距误差均在标准范围内,省时省力并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模具安装支架。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
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具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盘、底盘、支撑架和模具组件,所述底盘同心设于顶盘的下方,所述顶盘的边缘向外形成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延伸板,每个所述延伸板与底盘之间均固定有一个支撑架,每个所述延伸板与底盘之间还均设有一个模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包括夹块、左模壳、右模壳、底模支座、中轴、螺纹座、螺纹套和摆动组件;所述中轴竖直设置,所述中轴的下端可拆卸的插入固定在底盘中,所述延伸板的外端开设有缺口,所述夹块可拆卸的嵌设在缺口中,所述缺口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弧形孔,对应地,所述夹块的内侧开设有第二弧形孔,所述中轴的上端插入固定在第一弧形孔和第二弧形孔之间,所述左模壳和右模壳相互配合的设于中轴的外侧,所述左模壳和右模壳的内侧均可转动的套设在中轴上,所述螺纹套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螺纹套均套设在中轴上并分别对称设于左模壳和右模壳的上下两端,所述螺纹座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螺纹座均可拆卸的套设固定在中轴上并分别设于两个螺纹套的上下两侧,两个所述螺纹套的上端均插入螺接在两个螺纹座中,所述底模支座固定在底盘的下侧,所述摆动组件设于底盘上并与左模壳和右模壳均相连。
[0006]
优选地,所述摆动组件包括摆臂支座、第一连杆、摆臂轴、摆臂和第二连杆;所述摆臂支座嵌设在底盘的下侧,所述摆臂轴竖直且可转动的穿插设置在摆臂支座中,所述摆臂的一端固定在摆臂轴的上端并设于底盘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在摆臂轴的下端;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上侧和下侧均设有两个竖向叠置的第二连杆。
[0007]
优选地,上侧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均可转动的连接在摆臂的另一端上侧,上侧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左模壳和右模壳上。
[0008]
优选地,下侧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均可转动的连接在摆臂的另一端下侧,下侧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左模壳和右模壳上。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式结构以将多个模具安装支架整合在一起,并且无需调整就可使任意两个相邻的成型模具之间的间距误差均在标准范围内,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向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
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
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
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13]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14]
如图1~2所示,一种模具安装支架,包括顶盘1、底盘14、支撑架15和模具组件,底盘14同心设于顶盘1的下方,顶盘1的边缘向外形成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延伸板101,每个延伸板101与底盘14之间均固定有一个支撑架15,每个延伸板101与底盘14之间还均设有一个模具组件,模具组件包括夹块2、左模壳3、右模壳4、底模支座6、中轴11、螺纹座8、螺纹套9和摆动组件;中轴11竖直设置,中轴11的下端可拆卸的插入固定在底盘14中,延伸板101的外端开设有缺口102,夹块2可拆卸的嵌设在缺口102中,缺口102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弧形孔103,对应地,夹块2的内侧开设有第二弧形孔201,中轴11的上端插入固定在第一弧形孔103和第二弧形孔201之间,左模壳3和右模壳4相互配合的设于中轴11的外侧,左模壳3和右模壳4的内侧均可转动的套设在中轴11上,螺纹套9包括两个,两个螺纹套9均套设在中轴11上并分别对称设于左模壳3和右模壳4的上下两端,螺纹座8包括两个,两个螺纹座8均可拆卸的套设固定在中轴11上并分别设于两个螺纹套9的上下两侧,两个螺纹套9的上端均插入螺接在两个螺纹座8中,底模支座6固定在底盘14的下侧,摆动组件设于底盘14上并与左模壳3和右模壳4均相连。
[0015]
摆动组件包括摆臂支座5、第一连杆7、摆臂轴12、摆臂13和第二连杆10;摆臂支座5嵌设在底盘14的下侧,摆臂轴12竖直且可转动的穿插设置在摆臂支座5中,摆臂13的一端固定在摆臂轴12的上端并设于底盘14的上方,第一连杆7的一端固定在摆臂轴12的下端;摆臂13的另一端上侧和下侧均设有两个竖向叠置的第二连杆10;上侧的两个第二连杆10的一端均可转动的连接在摆臂13的另一端上侧,上侧的两个第二连杆10的另一端分别可转动的连
接在左模壳3和右模壳4上,下侧的两个第二连杆10的一端均可转动的连接在摆臂13的另一端下侧,下侧的两个第二连杆10的另一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左模壳3和右模壳4上。
[0016]
工作原理:拨动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进而带动摆臂轴12在摆臂支座5中转动,从而带动摆臂13转动,进而借助四个第二连杆10带动左模壳3和右模壳4相互打开,然后将一个瓶体放入左模壳3和右模壳4之间,然后反向拨动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左模壳3和右模壳4就会相互靠拢以夹紧瓶体;接着,顶盘1转动,进而借助多个支撑架15带动底盘14一起转动,以将瓶体带动到下一工位;然后,再次拨动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以打开左模壳3和右模壳4,进而取出瓶体,以此形成一个循环。
[0017]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式结构以将多个模具安装支架整合在一起,并且无需调整就可使任意两个相邻的成型模具之间的间距误差均在0.08mm内,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
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