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擦拭材料的注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 183
  • 2021-02-24 13:20:00
  • 鱼爪商标网


[0001]
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型擦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型擦拭材料的注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复合材料相关技术的发展,具有高比强度、比模量和良好抗腐蚀性的复材构件正在逐步被市场接受,为了能够有效集成到各类整机中,这就需要能够加工出具有异形结构的复材构件,所以在加工时需要使用注入装置将复合材料注入其中;
[0003]
但是现有的注入装置,为了防止材料在注入之前产生提前固化的现象,因此需要在注入装置的内部安装加热组件,以防止材料在注入前产生干化的现象,同时在注入时因为压力过大,容易使材料飞溅流出,造成浪费,所以我们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复合型擦拭材料的注入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型擦拭材料的注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为了防止材料在注入之前产生提前固化的现象,因此需要在注入装置的内部安装加热组件,以防止材料在注入前产生干化的现象,同时在注入时因为压力过大,容易使材料飞溅流出,造成浪费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擦拭材料的注入装置,包括加热筒,所述加热筒内部开设有加热腔室,所述加热筒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加热腔室底端对应转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轴座,所述转轴外端等距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加热筒内壁对应加热腔室外侧位置处开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壁等距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腔室内壁对应加热板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隔热板;
[0006]
所述加热筒底端边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内壁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出料管内部对应挡板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部固定连接有浮球,所述出料管底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加热筒顶端边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进气管。
[0007]
优选的,所述转轴内部开设有圆槽,且圆槽贯穿转轴底端,所述轴座顶端对应圆槽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加热板和加热管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转轴和轴座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座,所述加热管的长度等于圆槽的深度。
[0009]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为圆形,所述浮球的直径小于连接板的内径,所述挡板和挡块底端均开设有圆孔,所述浮球的直径大于挡块和挡板底端圆孔的直径。
[0010]
优选的,所述加热筒顶端另一侧位置处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壁开设有旋
转槽,所述旋转槽内部转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远离旋转槽一端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加热筒顶端对应盖板位置处开设有收纳槽。
[0011]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弧度等于加热筒的弧度,所述盖板的弧长,小于收纳槽的弧长。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3]
1、设置有加热腔室、旋转电机、转轴、轴座、搅拌叶、腔室、加热板、隔热板和加热管,通过加热管和加热板配合,对复合材料进行加热,使材料可以受热均匀,同时,通过旋转电机带动转轴旋转,从而带动搅拌叶对复合材料进行搅拌,提高加热的效果,方便后续的注入。
[0014]
2、设置有出料管、挡板、弹簧、连接板、浮球和挡块,通过出料管将加热后的复合材料排出,方便了材料的注入,同时通过弹簧和浮球的配合,在不没有压力时,浮球密封挡板底端的圆孔,避免复合材料漏出,同时在压力过大时,材料推动浮球密封挡块底端的圆孔,进而避免材料飞溅,减少浪费。
[0015]
3、设置有进料口、旋转槽、卡块、盖板和收纳槽,通过旋转槽和卡块配合,方便转动盖板,并通过收纳槽可以对盖板进行放置,方便对加热筒添加材料,同时保证进料口的密封性,避免加热筒内部的温度外散,保证加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7]
在附图中: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热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盖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标号:1、加热筒;2、加热腔室;3、旋转电机;4、转轴;5、轴座;6、搅拌叶;7、腔室;8、加热板;9、隔热板;10、出料管;11、挡板;12、弹簧;13、连接板;14、浮球;15、挡块;16、进气管;17、圆槽;18、加热管;19、进料口;20、旋转槽;21、卡块;22、盖板;23、收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4]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擦拭材料的注入装置,包括加热筒1,加热筒1内部开设有加热腔室2,加热筒1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3,该旋转电机3型号为dmke,且旋转电机3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旋转电机3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4,加热腔室2底端对应转轴4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轴座5,为了避免材料的中心位置的受热不均匀,转轴4内部开设有圆槽17,且圆槽17贯穿转轴4底端,轴座5顶端对应圆槽17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加热管18,该加热管18的型号为fcd-hm80gi,为了提高密
封效果,转轴4和轴座5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座,加热管18的长度等于圆槽17的深度,加热板8和加热管18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转轴4外端等距固定连接有搅拌叶6,加热筒1内壁对应加热腔室2外侧位置处开设有腔室7,腔室7内壁等距固定连接有加热板8,该加热板8的型号为c-mag hp,腔室7内壁对应加热板8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隔热板9;
[0025]
加热筒1底端边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0,出料管10内壁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挡板11,出料管10内部对应挡板11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弹簧12,弹簧12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内部固定连接有浮球14,出料管10底端固定连接有挡块15,为了方便调整材料飞溅,连接板13为圆形,浮球14的直径小于连接板13的内径,挡板11和挡块15底端均开设有圆孔,浮球14的直径大于挡板11和挡块15底端圆孔的直径,加热筒1顶端边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6;
[0026]
为了防止加热筒1内部的温度外散,加热筒1顶端另一侧位置处开设有进料口19,进料口19内壁开设有旋转槽20,旋转槽20内部转动连接有卡块21,卡块21远离旋转槽20一端固定连接有盖板22,加热筒1顶端对应盖板22位置处开设有收纳槽23,为了方便盖板22转动,盖板22的弧度等于加热筒1的弧度,盖板22的弧长,小于收纳槽23的弧长。
[002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一种复合型擦拭材料的注入装置过程中,首先,转动盖板22,将盖板22收纳到收纳槽23内部,通过进料口19将复合材料放入加热筒1内部,随后转回盖板22,保证加热筒1的密封效果,防止加热筒1内部的温度外散;
[0028]
接着,通过加热板8和加热管18分别对材料的边侧和中部进行加热,使材料受热均匀,同时通过旋转电机3带动转轴4旋转,使转轴4带动搅拌叶6对复合材料进行搅拌,提高加热的效果,此外通过隔热板9避免温度外泄,保证加热筒1的温度;
[0029]
最后,通过进气管16将增压泵施加的压力送入加热筒1,从而使材料推动浮球14离开挡板11底端的圆孔,使材料流出加热筒1,同时通过弹簧12的伸缩特性,在进气管16施加的压力过大时,使材料拉动浮球14向下移动,密封挡块15底端的圆孔,进而避免材料流出飞溅,减少浪费,保证材料注入的精准。
[003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