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1]
本
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
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注塑机模具开闭用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卧式注塑机是最常见的注塑机类型,其合模部分和注射部分处于同一水平中心线上,且模具是沿水平方向打开的,其特点是:机身矮,易于操作和维修,机器重心低,安装较平稳,制品顶出后可利用重力作用自动落下,易于实现全自动操作,但现有的卧式注塑机模具开闭时因平衡度不够,会出现模具壳闭合不准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现提出一种卧式注塑机模具开闭用平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卧式注塑机模具开闭用平衡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卧式注塑机模具开闭时因平衡度不够,闭合不准的问题。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
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卧式注塑机模具开闭用平衡装置,包括装置底座、第一模具壳和第二模具壳,所述装置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注射外壳,且所述注射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注射槽,且所述注射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旋推杆,所述装置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推板外壳,且所述推板外壳的内部开设有推板槽,所述推板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延伸至所述推板槽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模具推块,所述推板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模具推块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平衡杆槽,且所述平衡杆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平衡杆,且所述平衡杆的一端与所述推板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平衡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注射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模具推块和所述注射外壳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对称固定安装有插杆块,且所述插杆块的内部开设有插杆槽,所述插杆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插杆,且所述第一模具壳和所述第二模具壳的两侧开设有插杆孔,所述插杆孔与所述插杆相互匹配,所述第二模具壳的一侧开设有注射孔,且所述注射孔与所述注射槽相互连通。
[0006]
优选的,所述注射外壳的内部开设有转机槽,且所述转机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机,所述转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螺旋推杆固定连接,所述注射外壳的顶面开设有塑胶罐,且所述塑胶罐与所述注射槽相互连通。
[0007]
优选的,所述推板槽的一侧开设有
液压机槽,且所述
液压机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机,所述液压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杆,且所述液压杆与所述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圆周外壁套接有伸缩弹簧,且所述模具推块的内部开设有推杆槽,所述第一模具壳的内部开设有推杆孔,所述推杆槽与所述推杆孔与所述推杆相互匹配。
[0009]
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圆周外壁固定安装有压块,且所述插杆的圆周外壁套接有复
位弹簧。
[0010]
优选的,所述注射外壳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加热管槽,且所述加热管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2]
1、该装置设置有平衡杆,平衡杆可以保证模具推块在滑动的过程中保持平衡,防止第一模具壳和第二模具壳闭合不齐,该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模具壳因平衡度不够导致的闭合不齐的问题。
[0013]
2、该装置设置有插杆,拔动插杆,插杆脱离插杆孔的内部,解除对第一模具壳和第二模具壳的固定,即可对第一模具壳和第二模具壳进行更换,该装置更换模具壳方便,且操作简单。综上所述,该装置设置有平衡杆,平衡杆可以保证模具推块在滑动的过程中保持平衡,防止第一模具壳和第二模具壳闭合不齐,且该装置设置有插杆,拔动插杆可对第一模具壳和第二模具壳进行更换,该装置更换模具壳方便,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标号:1装置底座、2注射外壳、3注射槽、4螺旋推杆、5转机槽、6转机、7塑胶罐、8推板外壳、9推板槽、10推板、11液压机槽、12液压机、13液压杆、14连接杆、15伸缩弹簧、16模具推块、17推杆、18推杆槽、19平衡杆槽、20平衡杆、21推杆孔、22第一模具壳、23第二模具壳、24注射孔、25插杆块、26插杆槽、27插杆、28插杆孔、29复位弹簧、30压块、31加热管槽、32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
参照图1-3,一种卧式注塑机模具开闭用平衡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第一模具壳22和第二模具壳23,装置底座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注射外壳2,且所述注射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注射槽3,且所述注射槽3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旋推杆4,所述装置底座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推板外壳8,且所述推板外壳8的内部开设有推板槽9,所述推板槽9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推板10,所述推板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连接杆14,且所述连接杆14延伸至所述推板槽9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模具推块16,所述推板外壳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杆17,所述模具推块16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平衡杆槽19,且所述平衡杆槽19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平衡杆20,且所述平衡杆20的一端与所述推板外壳8固定连接,所述平衡杆20的另一端与所述注射外壳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模具推块16和所述注射外壳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对称固定安装有插杆块25,且所述插杆块25的内部开设有插杆槽26,所述插杆槽26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插杆27,且所述第一模具壳22和所述第二模具壳23的两侧开设有插杆孔28,所述插杆孔28与所述插杆27相互匹配,所述第二模具壳23的一侧开设有注射孔24,且所述注射孔24与所述
注射槽3相互连通,所述注射外壳2的内部开设有转机槽5,且所述转机槽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机6,所述转机6的输出端与所述螺旋推杆4固定连接,所述注射外壳2的顶面开设有塑胶罐7,且所述塑胶罐7与所述注射槽3相互连通,所述推板槽9的一侧开设有液压机槽11,且所述液压机槽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机12,所述液压机1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杆13,且所述液压杆13与所述推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4的圆周外壁套接有伸缩弹簧15,且所述模具推块16的内部开设有推杆槽18,所述第一模具壳22的内部开设有推杆孔21,所述推杆槽18与所述推杆孔21与所述推杆17相互匹配,所述插杆27的圆周外壁固定安装有压块30,且所述插杆27的圆周外壁套接有复位弹簧29,所述注射外壳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加热管槽31,且所述加热管槽3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32。
[0020]
工作原理:使用该装置时,启动转机6,转机6带动螺旋推杆4在注射槽3内部转动,塑胶罐7内部的塑胶流入注射槽3的内部,螺旋推杆4带动塑胶液体通过注射孔24注入进第二模具壳23的内部,即可完成注胶过程,待塑胶液冷却完成,启动液压机12,液压机12带动液压杆13在推板槽9内部滑动,液压杆13带动推板10在推板槽9内部滑动,推板槽9带动连接杆14滑动,连接杆14带动模具推块16滑动,模具推块16带动第一模具壳22与第二模具壳23分离,模具推块16挤压伸缩弹簧15,推杆17在推杆槽18和推杆孔21内部滑动,将
塑料模块推出第一模具壳22的内部,即可完成脱模工作,脱模完成之后,伸缩弹簧15推动模具推块16滑动,模具推块16带动22与23闭合,进行下一次注胶工作,当需要进行更滑第一模具壳22和第二模具壳23时,拔动插杆27,插杆27带动压块30在插杆槽26内部滑动并挤压复位弹簧29,插杆27脱离插杆孔28的内部,解除对第一模具壳22和第二模具壳23的固定,即可对第一模具壳22和第二模具壳23进行更换,平衡杆20可以保证模具推块16在滑动的过程中保持平衡,防止第一模具壳22和第二模具壳23闭合不齐。
[00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
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