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1]
本
实用新型涉及
电缆管加工的技术
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管原料混合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电缆保护管又名电缆管、电力电缆管、
水泥电缆管、电力排管、电力电缆保护管等,电缆保护管主要安装在通讯电缆与电力线交叉的地段,防止电力线发生断线造成短路事故,引起通讯电缆和钢丝绳带电,以保护电缆、交换机、机芯板,以至整机不被烧坏,对电力线磁场干扰也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电缆管在制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电缆管制备粉料进行配比,然后将配比好的粉料进行搅拌混合,然后再注塑成型。
[0003]
现有的可参考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4182327u的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旋升式粉料搅拌装置,包括盖板,盖板上通过电机座安装有横置的电机,盖板中部插装有竖直布置的转轴,电机输出端为电机转轴,电机转轴末端固接有主动齿轮,转轴顶端固接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均为锥形齿轮且相互啮合,转轴下端安装有至少三层搅拌单元,每层搅拌单元包括左右对称的两根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与转轴相垂直,搅拌叶片的截面为倾斜布置的平行四边形。上述旋升式粉料搅拌装置的搅拌叶片截面为倾斜布置的平行四边形,搅拌叶片在罐体内会产生向上提升的气流,将罐体内的粉料进行翻滚式搅拌,保证搅拌的均匀性,提高覆盖材料后期的使用效果。
[0004]
上述中的现有
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旋升式粉料搅拌装置仅通过搅拌叶片对电缆管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在混合过程中容易出现混合不均匀以及粉料聚集成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管原料混合设备,其通过气管搅拌和气流吹散从而提高了电缆管原料混合的均匀性的效果。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电缆管原料混合设备,包括竖直设置的罐体,所述罐体上端开设有一进料口,且罐体下端开设有一出料口,所述罐体对应出料口的位置设置有一封闭出料口的门板,所述罐体内转动连接有一竖直设置的主管,所述罐体外侧壁设置有对主管内送气的
吹风机,所述吹风机出气口固接有一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一端与主管转动连接,所述主管侧壁开设有多个贯穿主管侧壁的通孔,所述主管外侧壁对应各通孔的位置均固接有一与主管连通的气管,各所述气管均为硬质材料的气管,各所述气管侧壁均开设有多个气孔,各所述气孔内均设置有一仅允许气管内气体进入至罐体内的单向阀组件,所述罐体侧壁开设有一允许罐体内气体流出至罐体外的出气口,所述罐体对应出气口位置设置有一阻挡罐体内物料被吹出至罐体外的挡网。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打开吹风机,吹风机所吹出的气体通过出气管进入到主管内,然后进入到多个气管内,之后再通过各个单向阀组件被吹送至罐体内,由于单向阀
组件仅允许气管内气体进入至罐体内,从而能够防止罐体内气体进入到气管内;然后将需要混合的电缆管原料通过进料口投入到罐体内,随着主管转动带动各个气管转动,从而使气体被吹送至罐体内的各个方位,从而将电缆管原料吹散开,防止电缆管原料在混合过程中聚集成团;同时硬质材料的气管能够对电缆管原料的混合过程进行搅拌,进一步使电缆管原料充分分散开来;当电缆管原料混合完成后,打开开口,搅拌混合完成的物料通过出料口出料;整个混合过程中通过气管搅拌和气流吹散,从而提高了电缆管原料在混合过程中混合的均匀性的效果。
[000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固接于气孔内周面的承接环,所述承接环与所述气孔同轴线设置,所述承接环内周面远离主管的一端开设有一与承接环同轴线设置的锥形槽,所述锥形槽远离主管的一端的直径大于锥形槽靠近主管的一端的直径,所述锥形槽内设置有一与锥形槽同轴线设置的圆形的挡板,所述承接环内周面固接有一与承接环同轴线设置的挡环,所述挡板与所述挡环之间固接有一常态下能够拉动挡板趋向靠近主管方向
运动的弹簧,所述挡板周面随挡板趋向靠近主管方向运动而抵接于锥形槽内周面。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常态下能够拉动挡板趋向靠近主管方向运动从而使挡板周面抵接于锥形槽内周面,从而将锥形槽封闭,当气体从气管被吹入到罐体内时,气体能够推动挡板趋向远离主管方向运动,使挡板周面与锥形槽内周面脱离抵接,从而使挡板周面与锥形槽内周面之间形成一缝隙,气体通过挡板周面与锥形槽内周面之间的缝隙进入至罐体内;弹簧恢复为常态的过程中能够拉动挡板趋向靠近主管方向运动,直至挡板运动至挡板周面抵接于锥形槽内周面,从而将锥形槽封闭,从而阻挡粉料通过挡板周面与锥形槽内周面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气管内。
[001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各所述气管纵切面均为方形。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气管纵切面均为方形与各气管纵切面均为圆形相比,方形纵切面提高了对电缆管原料的分散度,从而进一步使电缆管原料混合得更均匀。
[0013]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各所述气孔远离主管的一端均固接有一滤网。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板趋向靠近主管轴线方向运动时,滤网能够阻挡电缆管原料在搅拌过程中通过挡板周面与锥形槽内周面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对应气管内,从而阻挡气体吹出过程。
[0015]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罐体对应进料口位置固接有一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呈锥型。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电缆管原料投入到罐体内时,锥型的进料斗能够对电缆管原料下落至罐体内的过程进行导向,
[0017]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料斗内侧壁固接有多个导料板,多个所述导料板沿进料斗轴线方向呈上下交错分布,多个所述导料板远离进料斗侧壁的一端均倾斜向下设置。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电缆管原料投入到罐体内时,电缆管原料经过导料斗内多个上下交错分布的导料板时,多个导料板能够对电缆管原料下落过程进行缓冲,防止电缆管原料瞬间通过进料口下落时造成团聚,从而提高了进入到罐体内的电缆管原料的
均匀性;导料板倾斜设置能够对电缆管原料下落至罐体内的过程进行导向。
[001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罐体外侧壁对应出料口的位置固接有一滑轨,所述滑轨呈u型,所述门板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滑轨内。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门板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滑轨内,从而防止门板沿竖直方向滑移过程中发生位置的偏移。
[002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门板各侧均固接有一
橡胶材质制成的密封条。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条提高了门板封闭开口时的密封性,防止电缆管原料在搅拌过程中从罐体内泄漏到罐体外。
[002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
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打开吹风机,吹风机所吹出的气体通过出气管进入到主管内,然后进入到多个气管内,之后再通过各个单向阀组件被吹送至罐体内,由于单向阀组件仅允许气管内气体进入至罐体内,从而能够防止罐体内气体进入到气管内;然后将需要混合的电缆管原料通过进料口投入到罐体内,随着主管转动带动各个气管转动,从而使气体被吹送至罐体内的各个方位,从而将电缆管原料吹散开,防止电缆管原料在混合过程中聚集成团;同时硬质材料的气管能够电缆管粉料混合过程进行搅拌,进一步使电缆管原料充分分散开来;当电缆管原料混合完成后,打开开口,搅拌混合完成的物料通过出料口出料;整个混合过程中通过气管搅拌和气流吹散,从而提高了电缆管原料在混合过程中混合的均匀性的效果;
[0025]
2.通过设置有纵切面为方形的气管,各气管纵切面均为方形与各气管纵切面均为圆形相比,方形纵切面提高了对电缆管原料的分散度,从而进一步使电缆管原料混合均匀;
[0026]
3.通过设置有导料板,当将电缆管原料投入到罐体内时,电缆管原料经过导料斗内多个上下交错分布的导料板时,多个导料板能够对电缆管原料下落过程进行缓冲,防止电缆管原料瞬间通过进料口下落时造成团聚,从而提高了进入到罐体内的电缆管原料的均匀性;导料板倾斜设置能够对电缆管原料下落至罐体内的过程进行导向。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
示意图;
[0028]
图2是本实施例中主管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是本实施例中单向阀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0]
图中,1、底板;11、凹槽;12、电机;2、罐体;21、进料口;211、盖体;22、出料口;23、进料斗;24、导料板;25、出气口;26、挡网;27、滑轨;3、主管;31、转轴;32、通孔;4、吹风机;41、出气管;5、气管;51、气孔;52、单向阀组件;521、承接环;522、锥形槽;523、挡板;524、挡环;525、弹簧;53、滤网;6、门板;61、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缆管原料混合设备,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1,底板1上表面固接有一竖直设置的罐体2,罐体2上端开设有一进料口21,罐体2对应
进料口21位置固接有一竖直设置的进料斗23,进料斗23呈锥型,从而对电缆管原料下落至罐体2内的过程进行导向,进料口21上端盖设有一封闭进料口21的盖体211。进料斗23内侧壁固接有多个导料板24,多个导料板24沿进料斗23轴线方向呈上下交错分布,多个导料板24远离进料斗23侧壁的一端均倾斜向下设置。当将电缆管原料投入到罐体2内时,电缆管原料经过多个上下交错分布的导料板24时,多个导料板24能够对电缆管原料下落过程进行缓冲,防止电缆管原料瞬间通过进料口21下落时造成团聚,从而提高了进入到罐体2内的电缆管原料的均匀性。
[0033]
罐体2内转动连接有一竖直设置的主管3,底板1下表面开设有一与主管3同轴线设置的凹槽11,凹槽11内固接有一电机12,电机12输出轴朝上设置,主管3下端固接有一延伸出罐体2下端的转轴31,转轴31下端延伸至凹槽11内且与电机12输出轴固接。电机12驱动转轴31转动从而带动主管3绕主管3轴线转动。
[0034]
外侧壁上端固接有一吹风机4,吹风机4出气口25固接有一出气管41,出气管41与主管3上端转动连接。主管3侧壁开设有多个贯穿主管3侧壁的通孔32,主管3外侧壁对应各通孔32的位置均固接有一气管5,各气管5均与主管3连通,各气管5均为硬质材料的气管5,各气管5远离主管3的一端均封闭,各气管5远离主管3的一端均向下倾斜设置,从而便于对电缆管原料的下落过程进行导料。各气管5纵切面均为方形从而能够对物料进行打散。各气管5侧壁均开设有多个气孔51,各气孔51处均设置有一单向阀组件52,各单向阀组件52仅允许气管5内气体进入至罐体2内。打开吹风机4,吹风机4所吹出的气体通过出气管41进入到主管3内,然后再进入到多个气管5内,之后通过各个单向阀组件52被吹散至罐体2内,由于单向阀组件52仅允许气管5内气体进入至罐体2内,从而能够防止罐体2内气体进入到气管5内;然后将需要混合的电缆管原料通过进料口21投入到罐体2内,随着主管3转动带动各个气管5转动,从而将气体吹送至罐体2内的各个方位,从而将电缆管原料吹散开,防止电缆管原料在混合过程中聚集成团。各气孔51远离主管3的一端均固接有一滤网53,当挡板523趋向靠近主管3轴线方向运动时,滤网53能够阻挡电缆管原料在搅拌过程中通过单向阀中的挡板523周面与锥形槽522内周面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对应气管5内,从而阻挡气体吹出过程。
[0035]
参照图3,单向阀组件52包括固接于气孔51内周面的承接环521,承接环521与气孔51同轴线设置。承接环521内周面远离主管3的一端开设有一与承接环521同轴线设置的锥形槽522,锥形槽522远离主管3的一端的直径大于锥形槽522靠近主管3的一端的直径。锥形槽522内设置有一与锥形槽522同轴线设置的圆形的挡板523,承接环521靠近主管3的一端的内周面固接有一挡环524,挡环524与承接环521同轴线设置,挡板523靠近主管3的一侧与挡环524靠近主管3的一侧之间固接有一弹簧525,弹簧525与承接环521同轴线设置,弹簧525常态下能够拉动挡板523趋向靠近主管3方向运动,挡板523周面随挡板523趋向靠近主管3方向运动而抵接于锥形槽522内周面。弹簧525常态下能够拉动挡板523趋向靠近主管3方向运动从而使挡板523周面抵接于锥形槽522内周面,从而将锥形槽522进行封闭。当气体从气管5被吹入到罐体2内时,气体能够推动挡板523趋向远离主管3方向运动,使挡板523周面与锥形槽522内周面脱离抵接,从而使挡板523周面与锥形槽522内周面之间形成一缝隙,气体通过挡板523周面与锥形槽522内周面之间的缝隙进入至罐体2内;若罐体2内的粉料要通过挡板523周面与锥形槽522内周面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气管5内时,弹簧525恢复为常态的过程中能够拉动挡板523趋向靠近主管方向运动,直至挡板523运动至挡板523周面抵接于
锥形槽522内周面,从而将锥形槽522封闭,从而阻挡粉料通过挡板523周面与锥形槽522内周面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气管5内。
[0036]
回看图1,罐体2侧壁开设有一出气口25,罐体2内气体能够通过出气口25被吹出至罐体2外,罐体2对应出气口25的位置固接有一挡网26,挡网26能够阻挡罐体2内物料被吹出至罐体2外。
[0037]
罐体2下端开设有一竖直设置的出料口22,罐体2对应出料口22的位置设置有一封闭出料口22的门板6。罐体2外侧壁对应出料口22的位置固接有一滑轨27,滑轨27呈u型,门板6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滑轨27内,从而防止门板6沿竖直方向滑移过程中发生位置的偏移。门板6各侧均固接有一密封条61(回看图2),各密封条61均为橡胶材质制成,从而提高了门板6封闭开口时的密封性,防止电缆管原料在搅拌过程中从罐体2内泄漏到罐体2外。
[0038]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先打开吹风机4,吹风机4所吹出的气体通过出气管41进入到主管3内,然后进入到多个气管5内,之后再通过各个单向阀中的挡板523与挡环524之间的间隙被吹送至罐体2内;然后将需要混合的电缆管原料通过进料口21投入到罐体2内,电缆管原料经过多个上下交错分布的导料板24均匀下落至罐体2内;电机12驱动转轴31转动从而带动主管3绕主管3轴线转动,从而带动各个气管5转动,从而使气体被吹送至罐体2内的各个方位,从而将电缆管原料吹散开;同时气管5能够电缆管粉料混合过程进行搅拌,进一步使电缆管原料充分分散开来;当电缆管原料混合完成后,通过向上推动门板6打开开口,搅拌混合完成的物料通过出料口22出料;整个混合过程中通过气管5搅拌和气流吹散,从而提高了电缆管原料在混合过程中混合的均匀性的效果。
[0039]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
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