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1]
本
实用新型涉及模具
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塑料扣位延时强脱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注塑模具是用于塑胶制品快速成型的治具,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0003]
塑件产品的脱模一般采用如下两类方法脱模:一类是在塑件及结构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强制脱模的方式进行脱模;另一类是不适合采用强制方式脱模的,如螺纹较深、塑件强度大、螺纹精度要求高的塑件,则必须采用旋转脱模方式进行脱模,对于设置有向内弯折扣合的扣位的产品,由于其内部空间小,强制脱模时往往因没有足够的膨胀空间而导致损坏扣位,因此,如何保证内扣位在强脱时不易损坏成为了现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强脱模具结构由于内扣位没有足够的膨胀空间,造成在强制脱模时易损坏的技术缺陷。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扣位延时强脱模具结构,包括定模板、动模板、
运动镶件以及运动模块,其中,定模板下表面开设有上型腔;动模板活动设置在定模板的下方,动模板上设置有与上型腔相连通的下型腔,上型腔和下型腔对应于产品的形状设计;运动镶件活动的贯穿动模板并伸入下型腔中,运动镶件的上端与产品的形状相适配,运动镶件中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通孔,通孔内活动放置有顶针;运动模块可沿顶针的轴向相对于动模板活动,运动镶件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运动模块中,进而当产品成型开模后,动模板带动运动镶件、顶针、运动模块一同运动,然后可以通过运动模块带动运动镶件在动模板上运动,以使运动镶件顶部的产品伸出下型腔,此时,产品不再受到下型腔的腔壁限制而具有足够的膨胀空间;最后可以通过穿插在运动镶件中的顶针将产品顶出,使得产品与运动镶件分离,在顶出的过程中,由于具有足够的膨胀空间,进而避免了扣位受到损坏,从而达到了提高产品合格率的效果。
[0006]
进一步地,动模板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运动空间,运动模块沿顶针的轴向来回活动设置在运动空间中,进而使得运动模块可在动模板上来回移动。
[0007]
进一步地,运动模块包括运动板,运动板上开设有开口向下的容置槽,容置槽的槽壁上开设有贯穿运动板的穿孔,运动镶件的底部穿过穿孔并插设在容置槽中;运动镶件的底部还固定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收容在容置槽中,并且抵顶容置腔的上表面,限位板的外径大于穿孔进而使得运动镶件无法相对于运动板向上运动。
[0008]
进一步地,还包括动模安装板,动模板固定安装在动模安装板的上表面,动模安装板上对应于运动空间安装有固定板,运动板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上表面,运动镶件的下端面抵顶固定板的上表面,顶针穿过固定板以及动模安装板,并向下伸出动模安装板,进而使
得运动镶件无法相对于运动板向下运动,同时顶针可相对于运动板来回移动。
[0009]
进一步地,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弹簧,当动模板运动至与定模板接触时,运动镶件向下运动,并抵顶固定板向下运动,弹簧被压缩;当动模板与定模板分离时,弹簧的弹性回复力向上抵顶固定板,直至运动板抵顶运动空间的上壁,此时运动镶件随着运动板一起向上运动,并最终使得运动镶件顶部的产品从下型腔中顶出。
[0010]
进一步地,塑料扣位延时强脱模具结构还包括顶针安装板,顶针安装板可相对于动模板沿竖直方向来回移动,顶针贯穿动模安装板,并向下伸出动模安装板,以安装在顶针安装板上,进而通过顶针安装板实现了顶针相对于定模板的来回移动,即保证了顶针对运动镶件顶部的产品的顶出功能。
[001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扣位延时强脱模具结构,进而当产品成型开模后,动模板带动运动镶件、顶针、运动模块一同运动,然后可以通过运动模块带动运动镶件在动模板上运动,以使运动镶件顶部的产品伸出下型腔,此时,产品不再受到下型腔的腔壁限制而具有足够的膨胀空间;最后可以通过穿插在运动镶件中的顶针将产品顶出,使得产品与运动镶件分离,在顶出的过程中,由于具有足够的膨胀空间,进而避免了扣位受到损坏,从而达到了提高产品合格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
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塑料扣位延时强脱模具结构的结构
示意图;
[0014]
图2为图1所示塑料扣位延时强脱模具结构的剖视图;
[0015]
图3为图2所示塑料扣位延时强脱模具结构a区域的放大图。
[0016]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7]
1-定模板;2-动模板;21-运动空间;3-运动镶件;4-顶针;
[0018]
5-运动模块;51-运动板;511-容置槽;52-限位板;53-固定板;
[0019]
6-动模安装板;7-弹簧;8-定模安装板;20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3]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塑料扣位延时强脱模具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定模板1、动模板2、运动镶件3以及运动模块5,其中,定模板1下表面开设有上型腔(图中未标示);动模板2活动设置在定模板1的下方,动模板2上设置有与上型腔相连通的下型腔(图中未标示),上型腔和下型腔对应于产品200的形状设计;运动镶件3活动的贯穿动模板2并伸入下型腔中,运动镶件3的上端与产品200的形状相适配,运动镶件3中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通孔(图中未标示),通孔内活动放置有顶针4;运动模块5可沿顶针4的轴向相对于动模板2活动,运动镶件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运动模块5中.
[0024]
上述塑料扣位延时强脱模具结构,当产品200成型开模后,动模板2 带动运动镶件3、顶针4、运动模块5一同运动,然后可以通过运动模块5 带动运动镶件3在动模板2上运动,以使运动镶件3顶部的产品200伸出下型腔,此时,产品200不再受到下型腔的腔壁限制而具有足够的膨胀空间;最后可以通过穿插在运动镶件3中的顶针4将产品200顶出,使得产品200与运动镶件3分离,在顶出的过程中,由于具有足够的膨胀空间,进而避免了扣位受到损坏,从而达到了提高产品200合格率的效果。
[0025]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定模板1通过定模安装板8固定设置在塑料扣位延时强脱模具结构中,定模板1设置在定模安装板8的下方;动模板2通过动模安装板6活动设置在塑料扣位延时强脱模具结构中,动模板2固定安装在动模安装板6的上表面;塑料扣位延时强脱模具结构还包括顶针4安装板,顶针4安装板可相对于动模板2沿竖直方向来回移动,顶针4贯穿动模安装板6,并向下伸出动模安装板6,以安装在顶针4安装板上,进而通过顶针4安装板实现了顶针4相对于定模板1的来回移动,即保证了顶针4对运动镶件3顶部的产品200的顶出功能。
[0026]
如图2和图3所示,动模板2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运动空间21,运动模块5沿顶针4的轴向来回活动设置在运动空间21中,进而使得运动模块5可在动模板2上来回移动。
[0027]
如图2和图3所示,运动模块5包括运动板51和固定板53,运动板 51上开设有开口向下的容置槽511,容置槽511的槽壁上开设有贯穿运动板51的穿孔(图中未标示);固定板53活动安装在动模安装板6上对应于运动空间21的位置,运动板51固定安装在固定板53的上表面,运动镶件 3套设在顶针4的上端,顶针4穿过固定板53并安装在基座上。
[0028]
如图2和图3所示,在运动模块5带动运动镶件3运动的过程中,运动镶件3的底部穿过穿孔并插设在容置槽511中,运动镶件3的底部还固定设置有限位板52,限位板52收容在容置槽511中,并且抵顶容置腔的上表面,限位板52的外径大于穿孔,进而使得运动镶件3无法相对于运动板 51向上运动;同时,固定板53封闭容置槽511的开口,运动镶件3的下端面抵顶固定板53的上表面,进而使得运动镶件3无法相对于运动板51向下运动,从而实现了运动镶件3与运动板51之间的固定连接。
[0029]
为了实现运动镶件3的自动往复运动,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板53 的下方设置有弹簧7,当动模板2运动至与定模板1接触时,运动镶件3向下运动,并抵顶固定板53向下运动,弹簧7被压缩;当动模板2与定模板1分离时,弹簧7的弹性回复力向上抵顶固定板53,并带动运动向上运动直至运动板51抵顶运动空间21的上壁,此时运动镶件3随着运动板51一
起向上运动,并最终使得运动镶件3顶部的产品200从下型腔中顶出。
[0030]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
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