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包机用自动折边机构的制作方法

  • 154
  • 2021-02-24 13:51:45
  • 鱼爪商标网


[0001]
本申请涉及打包机,特别涉及一种打包机用自动折边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打包机又称捆包机、打带机或捆扎机,是使用捆扎带捆扎产品或包装件,然后收紧并将两端通过发热烫头热融粘接方式结合。打包机的功能是加固包装物品的,使物品在搬运过程中、贮存中不因捆扎不牢而散落,同时还应捆扎整齐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包机用自动折边机构。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打包机用自动折边机构,包括互相贴合的两输送带,该两输送带上方沿输送方向延伸设置有条形导板,该两输送带夹持并输送打包袋,所述打包袋侧面贴合于所述条形导板侧面,所述打包袋顶部高度高于所述条形导板顶部高度,所述打包袋背离所述条形导板的一侧设置有u形板,所述u形板一侧转动安装,所述u形板将超出所述条形导板高度的所述打包袋折叠至所述条形导板另一侧。
[0006]
优选的,在上述的打包机用自动折边机构中,所述u形板一侧转动安装于第一轴体,还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固定于所述u形板一侧,另一端转动安装于气缸的输出端。
[0007]
优选的,在上述的打包机用自动折边机构中,所述气缸设置有两个,该两个气缸的固定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支架。
[0008]
优选的,在上述的打包机用自动折边机构中,所述输送带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导板与第二弧形导板,所述第一弧形导板与第二弧形导板设置于所述条形导板两侧。
[0009]
优选的,在上述的打包机用自动折边机构中,所述条形导板于所述输送带的输入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弧形导板相对称的第三弧形导板。
[0010]
优选的,在上述的打包机用自动折边机构中,所述u形板折叠所述打包袋时所述u形板夹持所述条形导板且所述条形导板顶部抵持于所述u形板的夹持腔底部。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u形板的转动作用,将凸伸在条形导板上方的打包袋折叠,然后输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打包机用自动折边机构的立体图;
[0014]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另一视角下打包机用自动折边机构的立体图;
[0015]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打包机用自动折边机构的主视图;
[0016]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打包机用自动折边机构的仰视图;
[0017]
图5所示为图4中部圆圈内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1]
结合图1-3所示,打包机用自动折边机构100,包括互相贴合的两输送带101,该两输送带101上方沿输送方向延伸设置有条形导板102,该两输送带101夹持并输送打包袋(图未视),打包袋侧面贴合于条形导板102侧面,打包袋顶部高度高于条形导板102顶部高度,打包袋背离条形导板102的一侧设置有u形板103,u形板103一侧转动安装,u形板103将超出条形导板102高度的打包袋折叠至条形导板102另一侧。u形板103折叠打包袋时u形板103夹持条形导板102且条形导板102顶部抵持于u形板103的夹持腔底部。
[0022]
该技术方案中,通过u形板的转动作用,将凸伸在条形导板上方的打包袋折叠,然后输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23]
进一步地,u形板103一侧转动安装于第一轴体104,还包括第一连杆105,第一连杆105一端固定于u形板103一侧,另一端转动安装于气缸106的输出端。
[0024]
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气缸的输出来实现u形板折叠打包袋顶边。
[0025]
进一步地,气缸106设置有两个,该两个气缸106的固定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支架107。
[0026]
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两个气缸,确保稳定性。
[0027]
进一步地,输送带101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导板108与第二弧形导板109,第一弧形导板108与第二弧形导板109设置于条形导板102两侧。
[0028]
该技术方案中,弧形导板方便打包袋的输入以及输出,由于折叠后打包袋绕设在
条形导板顶边上,并折叠至条形导板另一侧,故两个弧形导板设置在条形导板不同的一侧。
[0029]
进一步地,条形导板102于输送带101的输入端形成有与第一弧形导板108相对称的第三弧形导板110。
[0030]
该技术方案中,方便打包袋的输入。
[0031]
结合图4-5所示,打包机输送带用自调节加压结构200,包括互相贴合的两输送带101,该两输送带101相背的侧面分别排列设置有多个第一压紧轮201与第二压紧轮202,每个第一压紧轮201分别贴合于一个第二压紧轮202,第一压紧轮201轴心转动安装于第二连杆203一端,第二连杆203另一端转动安装于第二轴体204并固定连接于弹簧205一端,弹簧205另一端固定安装于固定板206,固定板206表面形成有与机架207相适应的长槽208,固定板206与机架207通过于长槽208内螺栓209固定。弹簧205处于拉伸状态。第二轴体204形成于机架207。弹簧205将第一压紧轮201贴合于第二压紧轮202。
[0032]
该技术方案中,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则弹簧将第一压紧轮始终贴合于第二压紧轮,通过弹簧的力度来确保两个压紧轮之间的贴合力;通过调节固定板的位置,比如向上移动,则弹簧的拉伸力减小,两个压紧轮之间的贴合力可以减小;相应的可以向下移动,可以增强两个压紧轮之间的贴合力;该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调节固定板的位置来自由调节两个压紧轮之间的贴合力度,并通过拉伸弹簧的作用,确保两个压紧轮之间始终处于一定的作用力。
[003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4]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