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1]
本
实用新型属于手扶
电梯桁架技术
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的手扶电梯用桁架。
背景技术:
[0002]
桁架的定义:由杆件通过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而成的支撑横梁结构,称为“桁架”。桁架的优点是杆件主要承受拉力或压力,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节约材料,减轻结构重量。
[0003]
手扶电梯利用原理:自动扶梯的核心部件是两根链条,它们绕着两对齿轮进行循环转动。在扶梯顶部,有一台电动机驱动传动齿轮,以转动链圈。典型的自动扶梯使用100马力的发动机来转动齿轮。发动机和链条系统都安装在桁架中。手扶电梯桁架的大力发展,高强度的手扶电梯桁架被广泛使用。
[0004]
现有的高强度的手扶电梯用桁架使用时存在着以下方面的不足:
[0005]
1.发动机架设在支撑板上,实现支撑板的快速安装方面存在着不足;
[0006]
2.对支撑板的缓冲方面存在着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的手扶电梯用桁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发动机架设在支撑板上,实现支撑板的快速安装方面存在着不足;对支撑板的缓冲方面存在着不足的问题。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
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的手扶电梯用桁架,包括桁架本体、支撑板、固定机构和缓冲机构,所述桁架本体的内侧面固定有对称分布的支撑块,所述支撑板置于支撑块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插块、凸起、插槽、凹槽和立块,所述支撑块的表面开设有插槽,且插槽的内底部固定有立块,该立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置于插槽内的插块,该插块上设置有和凹槽相匹配的凸起。
[0009]
优选的,所述立块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凹槽为“u”型。
[0010]
优选的,所述凸起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插块为“n”型结构。
[0011]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且多个通风孔均匀分布。
[0012]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多个腔室、活动柱、支撑柱和弹簧,多个支撑柱固定于桁架本体的内底部,且多个支撑柱位于两个支撑块之间,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开设有腔室,所述活动柱的一端嵌入腔室,另一端伸出腔室,并与支撑板相抵,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活动柱的嵌入端端面连接,另一端与腔室的腔底连接。
[0013]
优选的,所述活动柱和腔室的内侧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活动柱的截面为长方形。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
(1)通过设计的固定机构,利用插块和插槽的搭配以及凸起和凹槽的搭配使得支撑板安装稳固,实现了支撑板的快速安装;
[0016]
(2)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且多个通风孔均匀分布,便于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风孔进行通风,使得发动机安装在支撑板上时,利用通风孔进行通风;
[0017]
(3)通过设计的缓冲机构,有助于起到对支撑板的缓冲。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支撑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的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的k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1、桁架本体;2、支撑板;3、通风孔;4、支撑块;5、插块;6、凸起;7、插槽;8、凹槽;9、立块;10、腔室;11、活动柱;12、支撑柱;1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的手扶电梯用桁架,包括桁架本体1、支撑板2、固定机构和缓冲机构,桁架本体1的内侧面固定有对称分布的支撑块4,支撑板2置于支撑块4上,固定机构包括插块5、凸起6、插槽7、凹槽8和立块9,支撑块4的表面开设有插槽7,且插槽7的内底部固定有立块9,该立块9的顶部开设有凹槽8,支撑板2的底部设置有置于插槽7内的插块5,该插块5上设置有和凹槽8相匹配的凸起6;立块9的截面为长方形,凹槽8为“u”型;凸起6为长方体结构,插块5为“n”型结构,支撑板2安装时,拿起支撑板2,将支撑板2底部的插块5插入支撑块4表面开设的插槽7内,并使得插块5上的凸起6置于立块9顶部开设的凹槽8内,利用插块5和插槽7的搭配以及凸起6和凹槽8的搭配使得支撑板2安装稳固,实现了支撑板2的快速安装。
[0025]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板2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3,且多个通风孔3均匀分布,便于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风孔3进行通风,使得发动机安装在支撑板2上时,利用通风孔3进行通风。
[0026]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缓冲机构包括多个腔室10、活动柱11、支撑柱12和弹簧13,多个支撑柱12固定于桁架本体1的内底部,且多个支撑柱12位于两个支撑块4之间,支撑柱12的内部开设有腔室10,活动柱11的一端嵌入腔室10,另一端伸出腔室10,并与支撑板2相抵,弹簧13的一端与活动柱11的嵌入端端面连接,另一端与腔室10的腔底连接,支撑板2受压时,对活动柱11施压,活动柱11受压后在腔室10活动,并压缩弹簧13,弹簧13受压后具有复位的功能,推动活动柱11抵在支撑板2上,起到对支撑板2的缓冲。
[0027]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活动柱11和腔室10的内侧面之间留有间隙,活动柱11的截面为长方形,使得活动柱11在腔室10内活动时,减小活动的阻力。
[002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支撑板2安装时,拿起支撑板2,将支撑板2底部的插块5插入支撑块4表面开设的插槽7内,并使得插块5上的凸起6置于立块9顶部开设的
凹槽8内,利用插块5和插槽7的搭配以及凸起6和凹槽8的搭配使得支撑板2安装稳固,实现了支撑板2的快速安装;
[0029]
发动机安装于支撑板2上,支撑板2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3,且多个通风孔3均匀分布,便于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风孔3进行通风,使得发动机安装在支撑板2上时,利用通风孔3进行通风;
[0030]
发动机安装在支撑板2上,支撑板2受压时,对活动柱11施压,活动柱11受压后在腔室10活动,并压缩弹簧13,弹簧13受压后具有复位的功能,推动活动柱11抵在支撑板2上,起到对支撑板2的缓冲。
[003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
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