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直驱永磁同步钢带曳引机的制作方法

  • 206
  • 2021-02-24 13:58:13
  • 鱼爪商标网


[0001]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曳引机,特别是一种集成直驱永磁同步钢带曳引机。


背景技术:

[0002]
电梯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又称电梯主机。功能是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
[0003]
传统的曳引机由电动机、制动器、联轴器、减速箱、曳引轮、机架和导向轮及附属盘车手轮等组成。导向轮一般装在机架或机架下的承重梁上。盘车手轮有的固定在电机轴上,也有平时挂在附近墙上,使用时再套在电机轴上。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集成直驱永磁同步钢带曳引机,在具有较大也引力的同时具有较小的空间结构。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集成直驱永磁同步钢带曳引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所述壳体具有圆形空腔,在圆形空腔内的圆周内壁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永磁铁,所述永磁铁磁极相互交错地固定在壳体上,所述转轴与圆形凹腔同轴设置在壳体上,所述转轴上围绕转轴圆周均布有若干铁芯,所述铁芯具有绕线部和磁极部,所述绕线部垂直于转轴地固定在转轴上,所述磁极部位于绕线部的外端,与绕线部一体设置,所述绕线部上绕制有励磁线圈,所述若干铁芯呈向外分散地与永磁铁相对,所述壳体上或转轴上设置有曳引装置。
[0007]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磁极部远离转轴方向端外轮廓呈轴心与转轴同轴的圆弧状,且磁极部与绕线部之间具有倒角过渡连接。
[0008]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转轴与壳体之间通过轴承件过渡连接。
[0009]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支撑盘和右支撑盘,左支撑盘和右支撑盘之间设置有与两者固定连接的环形曳引盘,所述曳引装置包括曳引盘外侧环绕设置的曳引槽结构,所述永磁铁环绕均布在曳引盘内侧壁上。
[0010]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转轴从左支撑盘和右支撑盘分别向外延伸设置。
[0011]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设置两个,使圆形空腔同轴地对称设置,所述转轴同时可转动地与两个壳体连接,且分别在壳体中设置永磁铁,相应地在圆形空腔内的转轴位置上设置铁芯,并在铁芯上绕制励磁线圈,所述曳引装置包括与转轴同轴地固定设置在转轴上的曳引轮。
[0012]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曳引轮位于两壳体之间的正中位置。
[0013]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支撑
部。
[0014]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曳引装置包括具有曳引部,所述壳体至少两个,通过曳引部连接为一体,并设置有安装座用于固定设置转轴。
[0015]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抱闸以制止转轴与曳引装置发生相对转动的抱闸装置。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
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直驱永磁同步钢带曳引机,在具有较大也引力的同时具有较小的空间结构,同时减少常规曳引机可能的偏载和扭转应力大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三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三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四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四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壳体-1、转轴-2、永磁铁-3、铁芯-4、绕线部-5、磁极部-6、倒角-7、外轮廓-8、轴承件-9、左支撑盘-10、右支撑盘-11、曳引盘-12、曳引槽结构-13、曳引轮-14、安装支撑部-15、安装座-16、抱闸装置-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
参阅图1-8,一种集成直驱永磁同步钢带曳引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2,所述壳体1具有圆形空腔,在圆形空腔内的圆周内壁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永磁铁3,所述永磁铁3磁极相互交错地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转轴2与圆形凹腔同轴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转轴2上围绕转轴2圆周均布有若干铁芯4,所述铁芯4具有绕线部5和磁极部6,所述绕线部5垂直于转轴2地固定在转轴2上,所述磁极部6位于绕线部5的外端,与绕线部5一体设置,所述绕线部5上绕制有励磁线圈,所述若干铁芯4呈向外分散地与永磁铁3相对,所述壳体1上或转轴2上设置有曳引装置。所述磁极部6远离转轴2方向端外轮廓8呈轴心与转轴2同轴的圆弧状,且磁极部6与绕线部5之间具有倒角7过渡连接。所述转轴2与壳体1之间通过轴承件9过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直驱永磁同步钢带曳引机通过励磁线圈的磁力与永磁铁的磁力相互作用以驱动曳引装置实现为电梯升降的曳引作业。通过铁芯4对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走向进行引导,特别是设置所述磁极部6远离转轴2方向端外轮廓8呈轴心与转轴2同轴的圆弧状,利于永磁铁与铁芯产生更大的法向排斥力以驱动转轴2旋转。
[0029]
实施例1:
[0030]
参阅图3-4,一种集成直驱永磁同步钢带曳引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可转动
地设置有转轴2,所述壳体1具有圆形空腔,在圆形空腔内的圆周内壁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永磁铁3,所述永磁铁3磁极相互交错地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转轴2与圆形凹腔同轴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转轴2上围绕转轴2圆周均布有若干铁芯4,所述铁芯4具有绕线部5和磁极部6,所述绕线部5垂直于转轴2地固定在转轴2上,所述磁极部6位于绕线部5的外端,与绕线部5一体设置,所述绕线部5上绕制有励磁线圈,所述若干铁芯4呈向外分散地与永磁铁3相对,所述壳体1上或转轴2上设置有曳引装置。所述磁极部6远离转轴2方向端外轮廓8呈轴心与转轴2同轴的圆弧状,且磁极部6与绕线部5之间具有倒角7过渡连接。所述转轴2与壳体1之间通过轴承件9过渡连接。所述壳体1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支撑盘10和右支撑盘11,左支撑盘10和右支撑盘11之间设置有与两者固定连接的环形曳引盘12,所述曳引装置包括曳引盘12外侧环绕设置的曳引槽结构13,所述永磁铁3环绕均布在曳引盘12内侧壁上。所述转轴2从左支撑盘10和右支撑盘11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曳引作业时,通过将转轴2固定以驱动壳体转动,在曳引槽结构13的作用下进行曳引作业。
[0031]
实施例2:
[0032]
参阅图1-2,一种集成直驱永磁同步钢带曳引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2,所述壳体1具有圆形空腔,在圆形空腔内的圆周内壁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永磁铁3,所述永磁铁3磁极相互交错地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转轴2与圆形凹腔同轴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转轴2上围绕转轴2圆周均布有若干铁芯4,所述铁芯4具有绕线部5和磁极部6,所述绕线部5垂直于转轴2地固定在转轴2上,所述磁极部6位于绕线部5的外端,与绕线部5一体设置,所述绕线部5上绕制有励磁线圈,所述若干铁芯4呈向外分散地与永磁铁3相对,所述壳体1上或转轴2上设置有曳引装置。所述磁极部6远离转轴2方向端外轮廓8呈轴心与转轴2同轴的圆弧状,且磁极部6与绕线部5之间具有倒角7过渡连接。所述转轴2与壳体1之间通过轴承件9过渡连接。
[0033]
所述壳体1设置两个,使圆形空腔同轴地对称设置,所述转轴2同时可转动地与两个壳体1连接,且分别在壳体1中设置永磁铁3,相应地在圆形空腔内的转轴2位置上设置铁芯4,并在铁芯4上绕制励磁线圈,所述曳引装置包括与转轴2同轴地固定设置在转轴2上的曳引轮14。所述曳引轮14位于两壳体1之间的正中位置。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安装支撑部15。作业时,将壳体安装固定,通过转轴2转动以带动曳引轮14执行曳引作业。其中,所述安装支撑部15的设置利于壳体的安装固定。并且,所述壳体1具有像个对称设置,利于对曳引轮14形成支撑,并能够增强功率以提高转轴2的扭矩。
[0034]
实施例3:
[0035]
如图5-6,一种集成直驱永磁同步钢带曳引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2,所述壳体1具有圆形空腔,在圆形空腔内的圆周内壁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永磁铁3,所述永磁铁3磁极相互交错地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转轴2与圆形凹腔同轴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转轴2上围绕转轴2圆周均布有若干铁芯4,所述铁芯4具有绕线部5和磁极部6,所述绕线部5垂直于转轴2地固定在转轴2上,所述磁极部6位于绕线部5的外端,与绕线部5一体设置,所述绕线部5上绕制有励磁线圈,所述若干铁芯4呈向外分散地与永磁铁3相对,所述壳体1上或转轴2上设置有曳引装置。所述磁极部6远离转轴2方向端外轮廓8呈轴心与转轴2同轴的圆弧状,且磁极部6与绕线部5之间具有倒角7过渡连接。所述转轴2与壳体1之间通过轴承件9过渡连接。所述曳引装置包括具有曳引部18,所述壳体1至少两个,通过曳引部18连
接为一体,并设置有安装座16用于固定设置转轴2。
[0036]
实施例4:
[0037]
如图7-8,一种集成直驱永磁同步钢带曳引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2,所述壳体1具有圆形空腔,在圆形空腔内的圆周内壁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永磁铁3,所述永磁铁3磁极相互交错地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转轴2与圆形凹腔同轴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转轴2上围绕转轴2圆周均布有若干铁芯4,所述铁芯4具有绕线部5和磁极部6,所述绕线部5垂直于转轴2地固定在转轴2上,所述磁极部6位于绕线部5的外端,与绕线部5一体设置,所述绕线部5上绕制有励磁线圈,所述若干铁芯4呈向外分散地与永磁铁3相对,所述壳体1上或转轴2上设置有曳引装置。所述磁极部6远离转轴2方向端外轮廓8呈轴心与转轴2同轴的圆弧状,且磁极部6与绕线部5之间具有倒角7过渡连接。所述转轴2与壳体1之间通过轴承件9过渡连接。所述曳引装置包括具有曳引部18,所述壳体1至少两个,通过曳引部18连接为一体,并设置有安装座16用于固定设置转轴2。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圆形空腔直接从一个壳体1位置连续的贯穿曳引部18和其他位置的壳体1。并在曳引部18内侧的圆形空腔内同样地设置永磁铁3、铁芯4等等。
[0038]
实施例5:
[0039]
如图7,一种集成直驱永磁同步钢带曳引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2,所述壳体1具有圆形空腔,在圆形空腔内的圆周内壁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永磁铁3,所述永磁铁3磁极相互交错地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转轴2与圆形凹腔同轴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转轴2上围绕转轴2圆周均布有若干铁芯4,所述铁芯4具有绕线部5和磁极部6,所述绕线部5垂直于转轴2地固定在转轴2上,所述磁极部6位于绕线部5的外端,与绕线部5一体设置,所述绕线部5上绕制有励磁线圈,所述若干铁芯4呈向外分散地与永磁铁3相对,所述壳体1上或转轴2上设置有曳引装置。所述磁极部6远离转轴2方向端外轮廓8呈轴心与转轴2同轴的圆弧状,且磁极部6与绕线部5之间具有倒角7过渡连接。所述转轴2与壳体1之间通过轴承件9过渡连接。还包括抱闸以制止转轴2与曳引装置发生相对转动的抱闸装置17。
[004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 一种智能飞行器的折叠机臂转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智能飞行器的折叠机臂转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飞行器的折叠机臂转轴装置。背景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飞行器逐渐应用于民用领域,目前航拍、农业、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

    2021-02-24查看详情>>

  • 一种转轴传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转轴传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轴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轴传送结构。技术背景[0002]电机一般由机壳组件、转子组件以及端盖组件组成。机壳组件包括机壳和在机壳内固定的磁石。磁

    2021-02-24查看详情>>

  • 一种永磁铁吸盘的制作方法

    一种永磁铁吸盘的制作方法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磁性输送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永磁铁吸盘。背景技术:[0002]轧钢设备出料后,轧钢型材需要进行翻转和码垛,在传统的轧钢型材的翻转码垛都是采用电磁铁作

    2021-02-24查看详情>>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