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1]
本发明涉及稻谷存储技术
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稻谷仓储除尘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稻谷,是指没有去除稻壳的子实,在
植物学上属禾本科稻属普通栽培稻亚属中的普通稻亚种。人类共确认出22类稻谷,但是唯一用于大宗贸易的是普通类稻谷。
[0003]
随着我国
经济的快速发展,稻谷储藏技术已从常规储藏转变为向低温、准低温等控温储粮方式转变。在
长江中下游稻谷主产区,稻谷
收获季节气温高,东北“北粮南运”的粳稻夏季入仓,在冬季通风降温以前,都存在粮温高的问题,冬季降温后,第二年度夏期间,外围粮温升高,没有实现储藏全过程的低温(准低温)储粮。因此,粳稻和优质籼稻储藏期间品质下降快、新陈价差大,储备稻谷不能很好满足市场和口粮消费需要。尽可能保持稻谷的加工品质和
大米食用品质,对减少粮食资源损失、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0004]
目前,传统稻谷存储仓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0005]
1.为了方便运输,稻谷存储仓一般都是建设在首层,地面的湿气也容易对存储的稻谷造成不良影响;
[0006]
2.存储温度也对稻谷品质有着重要影响,温度高稻谷呼吸作用强,长期储存导致稻谷品质下降,加工出的大米经济价值低;
[0007]
3.稻谷存储仓不带有除尘功能,下料时,粉尘污染较为严重。
[0008]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高一种稻谷仓储除尘一体化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0009]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谷仓储除尘一体化系统。
[0010]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
技术方案:
[0011]
一种稻谷仓储除尘一体化系统,包括用于存储稻谷的存储仓,还包括支撑平台、冷风供气系统、下料通道、出料罩、下料控制装置、除尘系统和皮带输送机;
[0012]
所述存储仓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支撑平台用于抬高所述存储仓,以使所述存储仓位于地面上方,所述冷风供气系统用于向所述存储仓吹入冷风;
[0013]
所述下料通道位于所述支撑平台下方,所述下料通道上端穿过所述支撑平台并与所述存储仓底部连接,下端与所述出料罩连接,所述皮带输送机位于所述出料罩下方;
[0014]
所述下料控制装置安装在所述出料罩上,所述下料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下料,以使所述稻谷落至所述皮带输送机上;
[0015]
所述除尘系统位于所述出料罩内,所述除尘系统用于在所述稻谷下料过程中收集所述稻谷中的粉尘。
[0016]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冷风供气系统包括冷风供管、汇集管、进风管和出风管;
[0017]
所述冷风供管出风口与所述汇集管
进口连接,所述进风管一端与所述汇集管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存储仓内,所述进风管底部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存储仓内;
[0018]
所述出风管连接在所述存储仓顶部。
[0019]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风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进风管在所述存储仓内呈上下布置,最下方的所述进风管靠近所述存储仓底部。
[0020]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下料通道包括斜向通道和竖向通道;
[0021]
所述斜向通道上端与所述存储仓连接,下端与所述出料罩顶部连接,所述竖向通道上端与所述存储仓连接,下端与所述斜向通道连接。
[0022]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下料控制装置包括封堵板、主轴、电机、气缸、支撑架、固定板和支撑机构;
[0023]
所述出料罩向下呈扩口状,所述封堵板位于所述出料罩内,所述封堵板顶面由中部向四周高度逐渐减小,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出料罩上方且固定在所述出料罩和所述下料通道上,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气缸用于带动所述固定板上下移动,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
[0024]
所述主轴上端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下端穿过所述出料罩顶部且延伸至所述出料罩内,所述主轴下端插设在所述封堵板中部,所述主轴底部设置有一圈凸缘,以限制所述封堵板与所述主轴脱离;
[0025]
所述支撑机构位于所述封堵板下方且用于抵紧所述封堵板。
[0026]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下料控制装置还包括刮板,所述刮板固定在所述主轴圆周表面且用于与所述主轴同轴转动,所述刮板底面与所述封堵板顶面接触。
[0027]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竖向管、横向管、插杆、抵紧杆、纵向弹簧和横向弹簧;
[0028]
所述竖向管下端连接在所述除尘系统上,所述横向管连接在所述竖向管的相对两侧,所述插杆上端固定在所述封堵板底部,下端插设在所述竖向管内且与所述纵向弹簧接触,所述竖向管下端为封闭端,所述纵向弹簧抵紧在所述插杆和所述竖向管底部之间;
[0029]
所述横向管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与所述竖向管连通,所述抵紧杆位于所述横向管内,所述横向弹簧抵紧在所述横向管封闭端和所述抵紧杆之间;
[0030]
所述抵紧杆一端与所述横向弹簧接触,另一端设置有沿靠近所述插杆方向向下倾斜的第二斜面,所述插杆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斜面相适配的第一斜面,所述气缸用于带动所述封堵板向上移动,以使所述封堵板与所述出料罩内壁接触;当所述封堵板与所述出料罩内壁接触时,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接触。
[0031]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除尘系统包括吸尘罩、连通管、除尘管、鼓风机和布袋除尘器;
[0032]
所述吸尘罩固定在所述连通管两端,所述吸尘罩一端与所述连通管连通,另一端为粉尘进口,所述粉尘进口处安装有设置有滤网;
[0033]
所述除尘管一端与所述连通管中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鼓风机进口连接,所述除尘管、鼓风机和所述布袋除尘器依次管道连接,所述布袋除尘器位于所述出料罩外部。
[0034]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竖向管下端固定在所述连通管上,所述出料罩底部设置有中
心板和连接杆,所述中心板位于所述出料罩底部中心,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中心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出料罩内壁固定,所述中心板与所述连通管之间固定有支撑杆。
[0035]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吸尘罩向外呈扩口状,所述吸尘罩的粉尘进口位于所述封堵板下方且朝向所述出料罩内壁。
[0036]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冷风泵送至汇集管内后,冷风将通过进风管上的出气孔吹向稻谷,由于出气孔设置在进风管底部,因此可以防止稻谷进入进风管,且可以防止冷气经出气孔吹出后将向下扩散一段距离,因此冷风能充分且均匀的与稻谷接触,降温效果较好,以便控制稻谷的存储温度,换热后的气体将通过出风管向外排出。稻谷从封堵板四周向下落下时,大量粉尘将飞散在出料罩中,为此本发明在出料罩中设置了吸尘罩,以将粉尘吸入到布袋除尘器中进行粉尘收集与处理,提高了工作
环境。
附图说明
[0037]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
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稻谷仓储除尘一体化系统的具体结构;
[0038]
图2是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下料控制装置的安装结构;
[0039]
图3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支撑机构的结构;
[0040]
图4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除尘系统的结构;
[0041]
图5是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进风管的结构。
[0042]
图中,1、支撑平台;2、存储仓;31、冷风供管;32、汇集管;33、进风管;34、出风管;35、出气孔;41、斜向通道;42、竖向通道;5、下料控制装置;51、封堵板;52、刮板;53、主轴;54、电机;55、气缸;56、支撑架;57、固定板;58、固定杆;59、支撑机构;591、竖向管;592、横向管;593、插杆;594、抵紧杆;595、纵向弹簧;596、横向弹簧;597、第一斜面;598、第二斜面;6、除尘系统;61、吸尘罩;62、连通管;63、除尘管;64、布袋除尘器;65、鼓风机;7、皮带输送机;8、出料罩;9、支撑杆;10、中心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0044]
实施例:一种稻谷仓储除尘一体化系统,如图1-5所示,包括存储仓2、支撑平台1、冷风供气系统、下料通道、出料罩8、下料控制装置5、除尘系统6和皮带输送机7。存储仓2用于存储稻谷,存储仓2放置在支撑平台1上,支撑平台1高度高于基础地面,以通过支撑平台1来抬高存储仓2,以使存储仓2位于地面上方,防止存储仓2受潮。下料通道位于支撑平台1下方,下料通道上端穿过支撑平台1并与存储仓2底部连接,下端与出料罩8顶部连接。下料通道包括斜向通道41和竖向通道42,斜向通道41上端与存储仓2连接,下端向靠近存储仓2底部中心倾斜并与出料罩8连通。竖向通道42上端与存储仓2连接,下端与斜向通道41中段连接。斜向通道41和竖向通道42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斜向通道41和两个竖向通道42分别对称设置在存储仓2的中心轴两侧。
[004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存储仓2通过支撑平台1架高后,存储仓2就不会与基础地面直接接触,起到防潮防虫的作用。传统稻谷仓都是设置一个出料口,容易堵塞,而本发明设置有多个出料口,且采用斜向通道41和竖向通道42相结合的方式,存储仓2内的稻谷可以从任意一个斜向通道41和竖向通道42中排出,可以有效减少堵塞,且提高了下料速率。
[0046]
参照图1-5,冷风供气系统用于向存储仓2吹入冷风。冷风供气系统包括冷风供管31、汇集管32、进风管33和出风管34。冷风供管31出风口与汇集管32进口连接,冷风供管31进风口管道连接有风机,以通过风机将冷风送至汇集管32。进风管33一端与汇集管32连接,另一端横向延伸至存储仓2内,进风管33底部开设有出气孔35。出气孔35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出气孔35等间距设置在进风管33上且均位于存储仓2内。进风管33设置有多个,多个进风管33在存储仓2内呈上下布置,最下方的进风管33靠近存储仓2底部。具体的,进风管33设置有三个。出风管34连接在存储仓2顶部。
[004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冷风泵送至汇集管32内后,冷风将通过进风管33上的出气孔35吹向稻谷,由于出气孔35设置在进风管33底部,因此可以防止稻谷进入进风管33,且可以防止冷气经出气孔35吹出后将向下扩散一段距离,因此冷风能充分且均匀的与稻谷接触,降温效果较好,换热后的气体将通过出风管34向外排出。
[0048]
参照图1-5,出料罩8向下呈扩口状且横向截面为圆形,皮带输送机7位于出料罩8下方,皮带输送机7用于将从出料罩8落下的稻谷进行输运。下料控制装置5安装在出料罩8上,下料控制装置5用于控制稻谷下料,以使稻谷落至皮带输送机7上。下料控制装置5包括封堵板51、刮板52、主轴53、电机54、气缸55、支撑架56、固定板57和支撑机构59。封堵板51位于出料罩8内,封堵板51顶面由中部向四周高度逐渐减小,具体的,封堵板51为椭圆状且外弧面朝上。支撑架56位于出料罩8上方且固定在出料罩8和斜向通道41上,气缸55安装在支撑架56上。气缸55用于带动固定板57上下移动,气缸55包括活塞杆,气缸55活塞杆下端与固定板57固定。电机54安装在固定板57上。
[0049]
参照图1-5,主轴53上端与电机54输出轴连接,下端穿过出料罩8顶部且延伸至出料罩8内,主轴53中心轴与出料罩8中心轴重合。主轴53下端插设在封堵板51中部,主轴53底部设置有一圈凸缘,以限制封堵板51与主轴53脱离,且不妨碍主轴53在封堵板51内转动。刮板52固定在主轴53圆周表面且用于与主轴53同轴转动,刮板52底面与封堵板51顶面接触。
[005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料时,启动气缸55,以使固定板57、电机54、主轴53、封堵板51整体向下移动,此时封堵板51与出料罩8脱离接触,稻谷即可从封堵板51与出料罩8之间的间距落下。为防止稻谷堆积在封堵板51,造成封堵板51与出料罩8之间的间距堵塞,本发明在封堵板51上表面设置刮板52,电机54启动时,主轴53将在封堵板51内转动,而刮板52将跟随主轴53一起转动,从而能将刮板52上的稻谷刮下来。
[0051]
参照图1-5,支撑机构59位于封堵板51下方且用于抵紧封堵板51。支撑机构59包括竖向管591、横向管592、插杆593、抵紧杆594、纵向弹簧595和横向弹簧596。竖向管591下端连接在除尘系统6上,上端不与封堵板51底部接触,竖向管591轴向方向与主轴53轴向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横向管592连接在竖向管591的相对两侧的中部,以使横向管592和竖向管591组合形成一“十”字。插杆593上端固定在封堵板51底部中心,下端插设在竖向管591内且与纵向弹簧595接触,竖向管591下端为封闭端,纵向弹簧595抵紧在插杆593和竖向管591底部之间。横向管592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与竖向管591连通,抵紧杆594位于横向管592内,横向弹簧596抵紧在横向管592封闭端和抵紧杆594之间。横向管592下方固定有固定杆58,固定杆58上端固定在向管底部,下端连接在除尘系统6上。
[0052]
参照图1-5,抵紧杆594一端与横向弹簧596接触,另一端设置有沿靠近插杆593方向向下倾斜的第二斜面598。插杆593下端设置有与第二斜面598相适配的第一斜面597,第
一斜面597位于插杆593下端的相对两侧且用于与第二斜面598面面接触。气缸55用于带动封堵板51向上移动,以使封堵板51与出料罩8内壁接触,从而阻止稻谷下料。当封堵板51与出料罩8内壁接触时,第二斜面598与第一斜面597接触,此时插杆593抵紧在两个抵紧杆594之间。
[005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封堵板51与出料罩8内壁接触,即稻谷停止下料时,插杆593将通过两个抵紧杆594和纵向弹簧595抵紧;当稻谷下料,即封堵板51下移时,插杆593将在竖向管591内向下移动,此时两个抵紧杆594将分别向远离插杆593的两侧移动。支撑机构59的设置,一方面为了连接封堵板51,以使封堵板51稳定设置在出料罩8内,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夹紧作用,可防止主轴53转动时,封堵板51跟随主轴53一起转动。
[0054]
参照图1-5,除尘系统6位于出料罩8内,除尘系统6用于在稻谷下料过程中收集稻谷中的粉尘。除尘系统6包括吸尘罩61、连通管62、除尘管63和布袋除尘器64。吸尘罩61固定在连通管62两端,吸尘罩61一端与连通管62连通,另一端为粉尘进口,粉尘进口处安装有设置有滤网。吸尘罩61向外呈扩口状,吸尘罩61的粉尘进口位于封堵板51下方且朝向出料罩8内壁。除尘管63一端与连通管62中端连接,另一端与鼓风机65进口连接,除尘管63、鼓风机65和布袋除尘器64依次管道连接,布袋除尘器64位于出料罩8外部。竖向管591下端以及固定杆58下端均固定在连通管62上,出料罩8底部设置有中心板10和连接杆。中心板10位于出料罩8底部中心,连接杆一端与中心板10固定,另一端与出料罩8内壁固定。连接杆设置有三个,三个连接杆均布在中心板10四周。中心板10与连通管62之间固定有支撑杆9,连通管62通过支撑杆9固定在中心板10上。
[005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稻谷从封堵板51四周向下落下时,大量粉尘将飞散在出料罩8中,为此本发明在出料罩8中设置了吸尘罩61,以将粉尘吸入到布袋除尘器64中进行粉尘收集与处理,提高了工作环境。
[005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
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