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1]
本
实用新型涉及
纺织设备技术
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布料中心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布料在运输中,由于要经过多个传动辊,因此会存在传送时产生偏移无法及时发现并进行调整的现象,无法保证布料输送的整齐度,需要及时对传动辊及倾斜布料进行调整,现有的传动辊位置调整时需要人工进行,而且传动辊之间的距离不好调控,无法保证整个过程的有效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布料中心校正装置,能够自动调整上传动辊和下传动辊之间的位置,以及能够调整因输送布料导致的下传动辊位置偏移的问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
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布料中心校正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连接上传动辊,所述支架的下方设有支撑装置,所述上传动辊的下方设有下传动辊,所述下传动辊连接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调节装置之间设有所述支撑装置。
[0005]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上传动辊的两端穿过所述支架,所述上传动辊的两端各与一卡位块连接,所述卡位块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上传动辊通过所述卡位块连接传动装置。
[0006]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支架的下方设有所述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下方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下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底座。
[0007]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支撑板的中心设有与所述缓冲层连通的充气孔道,所述底座内设有第一气泵,所述第一气泵通过管道与所述缓冲层连通。
[0008]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与所述下传动辊连接的
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下方设有充气层,所述充气层的下方设有
橡胶柱,所述橡胶柱的四周设有定位弹簧,所述橡胶柱的下方设有橡胶固定板,所述橡胶固定板的下方设有支座。
[0009]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支架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竖杆设有2个,且2个所述竖杆对称设置,所述竖杆上设有刻度。
[0010]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支座一侧的第二气泵,所述第二气泵与所述充气层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感应所述充气层位置的
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的上端面高度与所述充气层的下端面高度一致。
[0011]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缓冲层为橡胶缓冲层。
[0012]
进一步优化地,还设有控制箱,所述调节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所述感应器皆与所述控制箱连接。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一:本实用新型设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的底座内设有第一气泵,第一气泵与缓冲层连通,当需要调整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之间的位置时,第一气泵向缓冲层内充气,由于第一传动辊与支撑装置连接,第二传动辊与调节装置连接,通过向缓冲层内充气实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之间位置的调整,并且由于支架上设有刻度,可通过观看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之间的高度差来确定两者之间的距离;
[0015]
二:本实用新型设有调节装置,在第二传动辊由于输送布料产生偏移力时,橡胶柱和定位弹簧对第二传动辊及时缓冲,使得第二传动辊不至发生偏移,若偏移力持续加大时,使得充气层位置降低,由于感应器的上端面高度与充气层的下端面高度一致,当充气层位置降低后,感应器感应到充气层位置,此时第二气泵启动,用于对充气层充气以使第二传动辊的位置保持左右平衡状态,解决偏移问题,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0018]
图中,1、支架;11、横杆;12、竖杆;2、上传动辊;3、支撑装置;31、固定块;32、缓冲层;33、支撑板;34、底座;35、第一气泵;4、下传动辊;5、调节装置;51、定位块;52、充气层;53、橡胶柱;54、定位弹簧;55、橡胶固定板;56、支座;57、第二气泵;58、感应器;6、卡位块;7、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20]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布料中心校正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连接上传动辊2,所述支架1的下方设有支撑装置3,所述上传动辊2的下方设有下传动辊4,所述下传动辊4连接调节装置5,所述调节装置5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调节装置5之间设有所述支撑装置3。
[002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传动辊2的两端穿过所述支架1,所述上传动辊2的两端各与一卡位块6连接,所述卡位块6与所述支架1可拆卸连接,所述上传动辊2通过所述卡位块6连接传动装置。
[0022]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装置3包括固定块31,所述支架1的下方设有所述固定块31,所述固定块31与所述支架1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块31的下方设有缓冲层32,所述缓冲层32的下方设有支撑板33,所述支撑板33的下方设有底座34。
[0023]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34的中心设有与所述缓冲层32连通的充气孔道,所述底座内设有第一气泵35,所述第一气泵35通过管道与所述缓冲层32连通。
[0024]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装置5包括与所述下传动辊4连接的定位块51,所述定位块51的下方设有充气层52,所述充气层52的下方设有橡胶柱53,所述橡胶柱53的四周设有定位弹簧54,所述橡胶柱53的下方设有橡胶固定板55,所述橡胶固定板55的下方设有支座56。
[0025]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1包括横杆11和竖杆12,所述竖杆12设有2个,且2个所述竖杆12对称设置,所述竖杆12上设有刻度。
[0026]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装置5还包括位于所述支座56一侧的第二气泵57,所述第二气泵57与所述充气层52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支架1上设有用于感应所述充气层52位置的感应器58,所述感应器58的上端面高度与所述充气层52的下端面高度一致。
[0027]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缓冲层32为橡胶缓冲层。
[0028]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设有控制箱7,所述调节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所述感应器皆与所述控制箱连接。
[0029]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当需要调整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之间的位置时,第一气泵向缓冲层内充气,由于第一传动辊与支撑装置连接,第二传动辊与调节装置连接,通过向缓冲层内充气实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之间位置的调整,并且由于支架上设有刻度,可通过观看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之间的高度差来确定两者之间的距离;
[0030]
当输送布料产生偏移时,橡胶柱和定位弹簧对第二传动辊及时缓冲,使得第二传动辊不至发生偏移,若偏移力持续加大时,使得充气层位置降低,由于感应器的上端面高度与充气层的下端面高度一致,当充气层位置降低后,感应器感应到充气层位置,此时第二气泵启动,用于对充气层充气以使第二传动辊的位置保持左右平衡状态,解决偏移问题,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0031]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
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