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1]
本
实用新型涉及煤矿设备技术
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矸石山地质
环境治理用填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煤矿和选煤厂集中堆置矸石的场所。矸石山的固体废物包括剥离矸石、煤巷矸石、岩巷矸石、手选矸石、选煤厂尾矿等。矸石山的自燃、爆喷、滑坡及矸石山的淋溶水均对矿区环境产生污染。
[0003]
煤矸石是在成煤过程中与煤共同沉积混合在一起的岩石,一般呈薄层状。在煤炭采掘与洗选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矸石,是煤炭矿山主要的固体废弃物之一。地表堆积的矸石形成各类规模不等的矸石山,对矿山地质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尤其是矸石山产生的淋滤现象、粉尘现象、自燃现象等这些环境问题都是矿山企业与政府管理和治理的重点内容。
[0004]
现在在对矸石山环境治理中常见的一项是填坑工作,填坑时需要将填坑物料运输到填坑地,但是在矸石山地质中填坑时可能会出现塌方等事故发生,所以在运输填坑物料时工作人员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所以设计一种矸石山地质环境治理用填坑装置来解决这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因为矸石山地质中填坑时可能会出现塌方等事故发生,所以在运输填坑物料时工作人员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矸石山地质环境治理用填坑装置。
[0006]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
技术方案:
[0007]
一种矸石山地质环境治理用填坑装置,包括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进料口,所述输送管道上远离进料口的一端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出料口,所述输送管道上设置有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组件用于将进料口处的填坑物料运往出料口,还包括移动组件与支撑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用于搬用输送管道,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固定输送管道的位置。
[0008]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输送管道外侧的
电机,所述运输组件还包括活动安装在输送管道内部可转动的绞龙,所述绞龙穿过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输送管道并且通过联轴器与绞龙固定连接。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输送管道上靠近进料口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滚轮,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在输送管道上靠近出料口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为三角形,所述固定架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二滚轮。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推杆。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输送管道底部靠近出料口的
定位杆,且
定位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杆均竖直向下,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输送管道下方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截面为矩形的竖直方向的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插设有齿条,所述齿条用于支撑输送管道,所述套管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套管与齿条之间的相对距离,所述套管上还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套管与齿条之间的相对位置。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上设置有突起部位,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活动安装在突起部位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与齿条之间垂直,所述转轴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齿轮与从动涡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突起部位上活动安装且贯穿有摇杆,所述摇杆上固定安装有主动涡轮,所述主动涡轮位于突起部位的内部,所述主动涡轮与从动涡轮之间啮合。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齿条侧面一排密集分布的螺纹孔,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贯穿且螺纹设置在套管上与螺纹孔相适配的螺栓,所述螺栓螺纹连接在其中一个螺纹孔的内部。
[0014]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管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输送管道的顶部开口位置设置有可拆卸的端盖,所述端盖上开设有检修口。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
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组件将设备运往填坑处,使用支撑组件将设备的位置固定,在进料口倒入填坑物料,使用运输组件将填坑物料运往出料口,在出料口处将填坑物料倒入坑中,从而完成填坑工作,在上述设置中,只要输送管道足够长,就能完成对填坑物料的长距离运输,从而避免了填坑时工作人员位于施工现场相近的位置。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
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a-a方向的剖视图;
[0021]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支撑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附图标记:1、移动组件;101、固定块;102、第一滚轮;103、固定架;104、第二滚轮;2、输送管道;21、进料口;22、出料口;3、端盖;31、检修口;4、运输组件;41、电机;42、绞龙;5、支撑组件;51、定位杆;52、支撑脚;53、套管;54、调节组件;541、转轴;542、齿轮;543、从动涡轮;544、主动涡轮;545、摇杆;55、齿条; 56、突起部位;57、固定组件;571、螺栓;572、螺纹孔;6、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5]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
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
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8]
如图1-6所示,一种矸石山地质环境治理用填坑装置,包括输送管道2,输送管道2 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进料口21,输送管道2上远离进料口21的一端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出料口22,输送管道2上设置有运输组件4,运输组件4用于将进料口21处的填坑物料运往出料口22,还包括移动组件1与支撑组件5,移动组件1用于搬用输送管道2,支撑组件5用于固定输送管道2的位置。
[0029]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移动组件1将设备运往填坑处,使用支撑组件5将设备的位置固定,在进料口21倒入填坑物料,使用运输组件4将填坑物料运往出料口22,在出料口22 处将填坑物料倒入坑中,从而完成填坑工作,在上述设置中,只要输送管道2足够长,就能完成对填坑物料的长距离运输,从而避免了工作人员运输物料时位于施工现场相近的位置。
[0030]
具体的,运输组件4包括固定安装在输送管道2外侧的电机41,运输组件4还包括活动安装在输送管道2内部可转动的绞龙42,绞龙42穿过进料口21与出料口22,电机41 的输出轴贯穿输送管道2并且通过联轴器与绞龙42固定连接。
[0031]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启动电机41,电机41带动绞龙42转动,绞龙42转动能够实现将进料口21位置的填坑物料传输到出料口22位置,从而从出料口22位置漏出,进行填坑。
[0032]
具体的,移动组件1包括固定安装在输送管道2上靠近进料口21的固定块101,固定块10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滚轮102,移动组件1还包括固定安装在输送管道2上靠近出料口22的固定架103,固定架103为三角形,固定架103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二滚轮104。
[0033]
具体的,固定块10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推杆6。
[0034]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工作人员推动推手,输送管道2可以通过第一滚轮102与第二滚轮104挪动,从而设备更容易搬运。
[0035]
具体的,支撑组件5包括固定安装在输送管道2底部靠近出料口22的定位杆51,且定位杆5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杆51均竖直向下,支撑组件5还包括设置在输送管道 2下方的支撑脚52,支撑脚5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截面为矩形的竖直方向的套管53,套管53的内部插设有齿条55,齿条55用于支撑输送管道2,套管53上设置有调节组件54,调节组件54用于调节套管53与齿条55之间的相对距离,套管53上还设置有固定组件57,固定组件57用于固定套管53与齿条55之间的相对位置。
[0036]
具体的,套管53上设置有突起部位56,调节组件54包括活动安装在突起部位56内
部的转轴541,转轴541与齿条55之间垂直,转轴541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齿轮542与从动涡轮543,齿轮542与齿条55啮合,突起部位56上活动安装且贯穿有摇杆545,摇杆545 上固定安装有主动涡轮544,主动涡轮544位于突起部位56的内部,主动涡轮544与从动涡轮543之间啮合。
[0037]
具体的,固定组件57包括开设在齿条55侧面一排密集分布的螺纹孔572,固定组件 57还包括贯穿且螺纹设置在套管53上与螺纹孔572相适配的螺栓571,螺栓571螺纹连接在其中一个螺纹孔572的内部。
[0038]
本实施方案中,当设备移动到目的地时,两个定位杆51可以对设备进行初步定位,随后转动摇杆545,摇杆545带动主动涡轮544转动,主动涡轮544带动从动涡轮543转动,所以齿轮542转动,从而齿条55上下移动,将齿条55的上端调整到抵住输送管道2 下端,随后将螺栓571旋合进入到螺纹孔572内部,从而将套管53与齿条55之间相对位置固定,所以辅助了定位杆51对设备进行定位。
[0039]
具体的,输送管道2的顶部设置有开口,输送管道2的顶部开口位置设置有可拆卸的端盖3,端盖3上开设有检修口31。
[0040]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输送管道2上设置开口,所以输送管道2堵塞时,只需要通过检修口31观察输送管道2的内部情况并且检修。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
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