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1]
本
实用新型涉及
化工技术
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视化煤粉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煤
化工行业,煤粉输送装置是企业生产和科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煤粉输送装置主要用于化工、高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做煤气化反应制备合成气和
科学研究等。现有用于科学研究的煤粉输送装置很多整体采用不锈钢管作为输送管道,不方便拆卸,同时不锈钢材料不能看到管内结构,不够直观,看不到煤粉的流化状态。而且随着煤粉输送装置长期应用,不锈钢管内会存留部分煤粉,阻塞管道,难以清理,对之后的煤粉输送产生影响,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可视化煤粉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化煤粉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
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可视化煤粉输送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空气缓冲罐、煤粉罐a和煤粉罐b,所述空气压缩机的一端通过不锈钢气路和空气缓冲罐的一端连接,所述空气缓冲罐的另一端通过不锈钢气路和煤粉罐a的下端贯通连接,所述煤粉罐a的上端管道和煤粉罐b的下端贯通连接阀门,且管道上所述煤粉罐a和煤粉罐b之间通过煤粉输送管道连接,且煤粉输送管道中间贯通连接有石英管,所述煤粉罐a和煤粉罐b上均设有除尘器。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石英管为透明管道,具有硬度强和可视性的特性,可以通过石英管观察管路内煤粉的流化状态。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石英管和煤粉输送管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方便清洗。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空气缓冲罐、煤粉罐a和煤粉罐b上均设有压力表,用于显示空气缓冲罐、煤粉罐a和煤粉罐b内的压力,防止设备超压,保证安全。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不锈钢气路上设有空气流量计,空气流量计可以显示气体流量大小。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不锈钢气路上设有空气输送阀门,空气输送阀门可以调节空气的流量。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2]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送管路上设置石英管,拆卸方便,可视性强,方便清洗和疏通管路,操作灵活度大,提高了装置的应用范围,同时空气缓冲罐、煤粉罐a和煤粉罐b上设置的压力表,保证设备安全。在煤粉罐a和煤粉罐b上设置除尘器,分离空气和固体煤粉,防止
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一种可视化煤粉输送装置的结构
示意图。
[0014]
图中:1-空气压缩机;2-压力表;3-空气缓冲罐;4-不锈钢气路;5-空气流量计;6-空气输送阀门;7-煤粉罐a;8-除尘器;9-煤粉输送阀门;10-石英管;11-煤粉罐b。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
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6]
请参阅图1,一种可视化煤粉输送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1、空气缓冲罐3、煤粉罐a7和煤粉罐b11,空气压缩机1的一端通过不锈钢气路4和空气缓冲罐3的一端连接,空气缓冲罐3的另一端通过不锈钢气路4和煤粉罐a7的下端贯通连接,煤粉罐a7的上端管道和煤粉罐b11的下端贯通连接阀门,且管道上煤粉罐a7和煤粉罐b11之间通过煤粉输送管道连接,且煤粉输送管道中间贯通连接有石英管10,煤粉罐a7和煤粉罐b11上均设有除尘器8。
[0017]
其中,石英管10为透明管道,具有硬度强和可视性的特性,可以通过石英管10观察管路内煤粉的流化状态。
[0018]
其中,石英管10和煤粉输送管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方便清洗。
[0019]
其中,空气缓冲罐3、煤粉罐a7和煤粉罐b11上均设有压力表2,用于显示空气缓冲罐3、煤粉罐a7和煤粉罐b11内的压力,防止设备超压,保证安全。
[0020]
其中,不锈钢气路4上设有空气流量计5,空气流量计5可以显示气体流量大小。
[0021]
其中,不锈钢气路4上设有空气输送阀门6,空气输送阀门6可以调节空气的流量。
[0022]
其中,煤粉输送管道上还设有煤粉输送阀门9。
[002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在煤粉罐a7中存储有适量的煤粉,空气压缩机1压缩空气形成高压气体,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煤粉呈现流化状态,并且在煤粉罐上设置有压力表,防止设备超压,同时设有除尘器8,收集煤粉,防止污染环境;流化状态的煤粉,通过煤粉输送阀门9,进入到石英管10内,石英管具有透明度高,硬度强的特性,可以通过石英管观察管路内煤粉的流化状态;流化状态的煤粉最终进入到煤粉罐b11中,空气通过除尘器被排出,煤粉被储存下;同时石英管10拆卸方便,方便清洗和疏通管路,操作灵活度大,提高了装置的应用范围。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
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5]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
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