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1]
本
实用新型属于分类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具分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防护用具是指保护特定人群在生活、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
健康的一些防御性装备或物品,对于降低特定危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简称防具。防具分类指的是将防具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从而有利于防护用具的回收利用与处理。通俗的讲,防护用具分类同样是在源头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0003]
在防疫过程中,会采取洗手、戴
手套、穿隔离衣、戴防护
眼镜和面罩等基本措施,在此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的防护用品,如:
口罩、面罩和头套等防具;同时,消毒水的使用必不可少,在疫情期间,需要定时的对环境进行消毒,这需要使用大量的消毒水,产生大量的消毒水瓶;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较为混杂,需要对部分用具进行分类并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具分类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具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分类管,所述分类管倾斜设置,所述分类管的一表面由上至下依次开有第一分离槽、第二分离槽和第三分离槽,所述分类管下表面固定有分别与第一分离槽、第二分离槽和第三分离槽配合的第一收纳柜、第二收纳柜和第三收纳柜;所述第一收纳柜的内顶部转动配合有清理辊,所述清理辊的周侧面固定有间隔设置的拨动针,所述第一收纳柜的一内侧面固定有与错开设置的清理齿;所述第二分离槽的内顶部转动配合有托板,所述分类管的下斜面的固定有可与托板配合的弹片;通过清理辊上的拨动针顶部尖刺拨动柔性
纺织制品,将其带入第一收纳柜内,然后通过清理齿对拨动针上穿刺的柔性纺织制品进行清理,使之从拨动针上落入第一收纳柜内。
[0007]
废弃的物品从分类管顶端进入分类管内,物品沿分类管内壁的下斜面滑动,滑动到第一分离槽时,通过第一收纳柜内的清理辊拾取柔性制品,如口罩、头套和使用过的酒精棉等;然后,物品继续沿分类管内壁的下斜面滑动,到达第二分离槽时,因托板与弹片的配合,通过弹片提供的弹力支撑托板,保证轻质的
塑料瓶可以继续下滑,而
玻璃瓶因重力原因落入第二收纳柜中;紧接着剩余的物品继续沿分类管内壁的下斜面滑动,到达第三分离槽时,因第三分离槽的宽度的原因,使得部分长度或者宽度小于第三分离槽宽度的塑料瓶可经第三分离槽进入第三收纳柜中;最后剩余的大体积的物品堆积在分类管底部;根据上述三个分离场合的配合,进行废弃的防护用具的分类,然后,可回收的进行回收,不可回收的进行处理。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分类管的顶端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宽度与分类管的宽度
相等,所述料管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废弃的用具通过进料管进入分类管。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分类管的底端连通有废料仓,所述废料仓连通分类管的另一端开有取料口;通过废料仓收集未分类的物品,视未分类的物品的具体情况进行下一步处理。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纳柜、第二收纳柜和第三收纳柜的一端部均滑动配合有柜门,所述柜门一表面固定有把手;通过设置有柜门,便于第一收纳柜、第二收纳柜和第三收纳柜内物品导出。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分类管内且位于第一分离槽的正上方转动配合有挡板;通过挡板对向下滑动的物品提供阻力,确保废弃的防护用具经过第一分离槽时,第一收纳柜对柔性纺织制品的回收效果。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纳柜的一侧面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子伸入第一收纳柜内且与清理辊固定连接;通过电机控制清理辊的转动,电机与外设的
电源连接。
[0013]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分离槽与第一收纳柜,通过第一收纳柜内清理辊与第一分离槽的配合,筛分出经过第一分离槽的柔性纺织制品,对废弃的防具进行初次筛分,实现防具的初次分离;然后通过清理辊与清理齿配合,去除拨动针上穿刺的制品,保证清理辊的工作效率;
[0015]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分离槽、第二分离槽和第三分离槽,通过三个分离槽的筛分环境,进行防具的分类筛分,最终筛分出来的防具进入相应的三个收纳柜中进行防具的分类回收。
[0016]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具分类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的剖面图;
[0020]
图3为分类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第一收纳柜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图4的剖面图;
[0023]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
1-分类管,2-第一分离槽,3-第二分离槽,4-第三分离槽,5-第一收纳柜,6-第二收纳柜,7-第三收纳柜,8-进料管,9-废料仓,10-取料口,11-清理辊,12-拨动针,13-清理齿,14-托板,15-弹片,16-柜门,17-挡板,18-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具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分类管1,分类管1倾斜设置,分类管1的一表面由上至下依次开有第一分离槽2、第二分离槽3和第三分离槽4,分类管1下表面固定有分别与第一分离槽2、第二分离槽3和第三分离槽4配合的第一收纳柜5、第二收纳柜6和第三收纳柜7;第一收纳柜5的内顶部转动配合有清理辊11,清理辊11的周侧面固定有间隔设置的拨动针12,第一收纳柜5的一内侧面固定有与错开设置的清理齿13;第二分离槽3的内顶部转动配合有托板14,分类管1的下斜面的固定有可与托板14配合的弹片15;通过清理辊11上的拨动针12顶部尖刺拨动柔性纺织制品,将其带入第一收纳柜5内,然后通过清理齿13对拨动针12上穿刺的柔性纺织制品进行清理,使之从拨动针12上落入第一收纳柜5内。
[0027]
废弃的物品从分类管1顶端进入分类管1内,物品沿分类管1内壁的下斜面滑动,滑动到第一分离槽2时,通过第一收纳柜5内的清理辊11拾取柔性制品,如口罩、头套和使用过的酒精棉等;然后,物品继续沿分类管1内壁的下斜面滑动,到达第二分离槽3时,因托板14与弹片15的配合,通过弹片15提供的弹力支撑托板14,保证轻质的塑料瓶可以继续下滑,而玻璃瓶因重力原因落入第二收纳柜6中;紧接着剩余的物品继续沿分类管1内壁的下斜面滑动,到达第三分离槽4时,因第三分离槽4的宽度的原因,使得部分长度或者宽度小于第三分离槽4宽度的塑料瓶可经第三分离槽4进入第三收纳柜7中;最后剩余的大体积的物品堆积在分类管1底部;根据上述三个分离场合的配合,进行废弃的防护用具的分类,然后,可回收的进行回收,不可回收的进行处理。
[0028]
其中,分类管1的顶端连通有进料管8,进料管8的宽度与分类管1的宽度相等,料管8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废弃的用具通过进料管8进入分类管1。
[0029]
其中,分类管1的底端连通有废料仓9,废料仓9连通分类管1的另一端开有取料口10;通过废料仓9收集未分类的物品,视未分类的物品的具体情况进行下一步处理。
[0030]
其中,第一收纳柜5、第二收纳柜6和第三收纳柜7的一端部均滑动配合有柜门16,柜门16一表面固定有把手;通过设置有柜门16,便于第一收纳柜5、第二收纳柜6和第三收纳柜7内物品导出。
[0031]
其中,分类管1内且位于第一分离槽2的正上方转动配合有挡板17;通过挡板17对向下滑动的物品提供阻力,确保废弃的防护用具经过第一分离槽2时,第一收纳柜5对柔性纺织制品的回收效果。
[0032]
其中,第一收纳柜5的一侧面固定有电机18,电机18的转子伸入第一收纳柜5内且与清理辊11固定连接;通过电机控制清理辊11的转动,电机18与外设的电源连接。
[003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4]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
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
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
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