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1]
本
实用新型涉及
电梯防潮设备技术
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底坑防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梯底坑位于轿厢服务的最低层站以下的井道部分,其内一般设有缓冲器及电梯停止开关和井道灯开关、
电源插座及照明,可按需要设底坑门,底坑应有足够的空间,坑底与轿厢最低部分之间的净空距离不小于0.5m,坑底与导靴或滚轮、安全钳楔块、护脚板或垂直滑动部件的净空距离不得小于0.1m,其底部应光滑平整,不能积水,其结构应能承受轿厢或对重与缓冲器碰撞时反力的抗压强度。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9210117u的中国
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底坑结构,它解决了现有电梯底坑缓冲效果差、结构复杂、反弹力大的问题,其包括具有内腔的电梯底坑体,电梯底坑体内竖直方向滑动设有电梯轿厢,在电梯底坑体底部设有多级缓冲器,多级缓冲器包括缓冲器底座,缓冲器底座上设有弧形滑动块,且弧形滑动块内侧周向依次合围形成上大下小且具有锥形摩擦面的圆锥通道,弧形滑动块外侧和缓冲器底座之间分别通过水平缓冲结构相连,圆锥通道内设有锥形缓冲体套接而成的多级缓冲组件,多级缓冲组件中位于最上方的锥形缓冲体呈实心结构且和电梯轿厢相对应,多级缓冲组件中位于最下方的锥形缓冲体周向内侧和锥形摩擦面的接触。本实用新型拥有缓冲效果好、结构简单、反弹力小等优点。
[0003]
但传统的电梯底坑结构大都未设置防潮结构或防潮效果较差,导致装置容易受潮,从而影响电梯正常运行,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梯底坑防潮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电梯底坑结构大都未设置防潮结构或防潮效果较差导致装置容易受潮从而影响电梯正常运行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梯底坑防潮装置。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
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电梯底坑防潮装置,包括箱体、电梯轿厢和缓冲框,所述缓冲框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缓冲垫,多个缓冲垫均与电梯轿厢底部活动连接,缓冲框底部固定安装有楔形板,楔形板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阻尼垫,所述箱体两侧均开设有横向孔,两个横向孔内均滑动安装有横杆,两个横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滑板,所述箱体滑动套设在两个滑板外侧,两个滑板均与对应的阻尼垫活动连接,箱体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干燥箱,两个干燥箱内均放置有干燥剂,两个干燥箱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孔,两个横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隔板,两个隔板均与对应的干燥箱内壁滑动密封连接,两个干燥箱顶部均开设有梯形孔,两个梯形孔内均设置有盖板,两个干燥箱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圆轴,四个圆轴外侧转动套设有连接板,位于同一侧的两个连接板均与同一个盖板活动连接。
[0007]
优选的,四个圆轴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挡板,四个挡板均与对应的连接板顶部活动连接,对连接板进行限位。
[0008]
优选的,四个挡板顶部均开设有螺纹孔,四个螺纹孔内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四个连接板顶部均开设有连接槽,四个螺纹杆均与对应的连接槽活动卡装,对连接板进行固定。
[0009]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导向柱,所述楔形板滑动套设在导向柱的外侧,对楔形板进行导向。
[0010]
优选的,所述导向柱顶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两个限位板与楔形板顶部活动连接,对楔形板进行限位。
[0011]
优选的,两个滑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的一端,两个缓冲弹簧的另一端均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对滑板进行缓冲和复位。
[001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防潮装置,通过将箱体固定安装在电梯底坑内,空气通过通风孔进入干燥箱,干燥箱对空气进行干燥,从而保证底坑内设备不被锈蚀;
[0013]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防潮装置,当电梯轿厢向下
运动并于缓冲垫接触时,电梯轿厢推动缓冲框和楔形板向下运动。楔形板通过阻尼垫与滑板的配合带动两个滑板向相互远离的一侧滑动,缓冲弹簧对两个滑板进行缓冲,从而对电梯轿厢进行缓冲,同时两个滑板通过两个横杆带动两个隔板向相互远离的一侧滑动,从而将两个干燥箱内的空气推出,当电梯轿厢向上运动后,两个滑板反别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并带动楔形板和缓冲框复位,通过两个滑板分别通过横杆带动两个隔板向相互靠近的一侧滑动,从而将空气导入干燥箱,通过加大通风量加强干燥剂的干燥效果;
[001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防潮装置,通过旋转螺纹杆使之脱离对应的连接槽,然后转动连接板使之脱离于对应盖板的连接,然后取出盖板对干燥剂进行更换;
[0015]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在对电梯轿厢进行缓冲的同时加快干燥箱内的空气流通速度,从而加强干燥效果,对电梯底坑内的设备进行防潮保护,且便于对干燥剂进行更换,利于持续使用,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梯底坑防潮装置的结构
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梯底坑防潮装置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梯底坑防潮装置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箱体;2、电梯轿厢;3、缓冲框;4、缓冲垫;5、楔形板;6、阻尼垫;7、滑板;8、干燥箱;9、干燥剂;10、通风孔;11、横杆;12、隔板; 13、缓冲弹簧;14、盖板;15、圆轴;16、连接板;17、挡板;18、螺纹杆; 19、导向柱;20、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
参照图1-3,一种电梯底坑防潮装置,包括箱体1、电梯轿厢2和缓冲框3,缓冲框3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缓冲垫4,多个缓冲垫4均与电梯轿厢2底部活动连接,缓冲框3底部固定安装有楔形板5,楔形板5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阻尼垫6,箱体1两侧均开设有横向孔,两个横向孔内均滑动安装有横杆11,两个横杆11 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滑板7,箱体1滑动套
设在两个滑板7外侧,两个滑板7均与对应的阻尼垫6活动连接,箱体1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干燥箱8,两个干燥箱8内均放置有干燥剂9,两个干燥箱8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孔10,两个横杆1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隔板12,两个隔板12均与对应的干燥箱8内壁滑动密封连接,两个干燥箱8顶部均开设有梯形孔,两个梯形孔内均设置有盖板14,两个干燥箱8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圆轴15,四个圆轴15 外侧转动套设有连接板16,位于同一侧的两个连接板16均与同一个盖板14活动连接。
[0022]
本实用新型中,四个圆轴15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挡板17,四个挡板17均与对应的连接板16顶部活动连接,对连接板16进行限位。
[0023]
本实用新型中,四个挡板17顶部均开设有螺纹孔,四个螺纹孔内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18,四个连接板16顶部均开设有连接槽,四个螺纹杆18均与对应的连接槽活动卡装,对连接板16进行固定。
[0024]
本实用新型中,箱体1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导向柱19,楔形板5滑动套设在导向柱19的外侧,对楔形板5进行导向。
[0025]
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柱19顶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20,两个限位板20与楔形板5顶部活动连接,对楔形板5进行限位。
[0026]
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滑板7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3的一端,两个缓冲弹簧13的另一端均与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对滑板7进行缓冲和复位。
[0027]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通过将箱体1固定安装在电梯底坑内,空气通过通风孔10进入干燥箱8,干燥箱8对空气进行干燥,从而保证底坑内设备不被锈蚀,当电梯轿厢2向下运动并于缓冲垫4接触时,电梯轿厢2推动缓冲框3 和楔形板5向下运动。楔形板5通过阻尼垫6与滑板7的配合带动两个滑板7 向相互远离的一侧滑动,缓冲弹簧13对两个滑板7进行缓冲,从而对电梯轿厢 2进行缓冲,同时两个滑板7通过两个横杆11带动两个隔板12向相互远离的一侧滑动,从而将两个干燥箱8内的空气推出,当电梯轿厢2向上运动后,两个滑板7反别在缓冲弹簧13的作用下复位并带动楔形板5和缓冲框3复位,通过两个滑板7分别通过横杆11带动两个隔板12向相互靠近的一侧滑动,从而将空气导入干燥箱8,通过加大通风量加强干燥剂9的干燥效果,且可以通过旋转螺纹杆18使之脱离对应的连接槽,然后转动连接板16使之脱离于对应盖板14 的连接,然后取出盖板14对干燥剂9进行更换。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
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