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1]
本
实用新型涉及真空镀膜技术
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动辊速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传动辊是生产中常见的传动结构,在卷绕真空镀膜过程中,对于传动辊的线速度一致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传动辊线速度的差异易导致传输中产品的膜面划伤,使产品的质量降低。
[0003]
现有的传动辊之间的传动通常由动力辊转动,使张紧在动力辊主带轮上的传动带传动,带动从动辊上的从带轮转动,驱动从动辊转动。
[0004]
由于生产工艺的局限,动力辊直径与主带轮节圆直径之间的比例和从动辊直径与从带轮节圆之间的比例会存在微小的误差,导致动力辊与从动辊之间的速度不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辊速度调节机构,可对动力辊直径与主带轮节圆直径之间的比例进行调节,动力辊与从动辊的线速度保持相同。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
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传动辊速度调节机构,包括动力辊、从动辊、传动带,所述动力辊设有主带轮,所述从动辊设有从带轮,所述主带轮包括与动力辊固定连接的固定轮部、调节轮部、用于调节固定轮部、调节轮部之间距离的调整垫,所述固定轮部、调节轮部、调整垫三者通过固定装置固定,所述固定轮部、调节轮部沿主带轮的轴向分布,所述固定轮部、调节轮部之间形成供传动带嵌入安装的调节环槽,所述调节环槽的轴线与主带轮的轴线重合,所述调节环槽宽度方向的两槽壁分别位于固定轮部、调节轮部上,所述调节环槽的宽度由槽口到槽底方向渐缩。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可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调整垫,调节固定轮部、调节轮部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调节环槽的宽度,而传动带始终会和宽度尺寸与自身宽度尺寸相同的调节环槽槽壁相抵,当人员垫上较厚的调整垫时,固定轮部、调节轮部之间的距离变远,调节环槽的宽度会变大,对应的传动带会相对槽调节环槽的底部移动,主带轮节圆直径减小;反之,可使主带轮节圆直径增大。人员可通过上述操作对动力辊直径与主带轮节圆直径之间的比例进行,使之与从动辊直径与从带轮节圆之间的比例相同,从而使动力辊与从动辊之间的速度一致。
[0008]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螺栓、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栓设有弹簧垫,所述弹簧垫的一端与连接螺栓的拧头相抵、另一端与调节轮部背离固定轮部的表面相抵,所述连接螺母与固定轮部背离调节轮部的表面相抵。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装置的设置使固定轮部、调节轮部、调整垫三者可拆装,便于人员调试时更换调整垫,弹簧垫的设置,使连接螺栓不易松动。
[0010]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装置沿固定轮部的周向
间隔设有多个。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固定装置的设置使固定轮部、调节轮部、调整垫三者的紧压固定更加稳固。
[0012]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整垫设有
定位槽一,所述固定轮部、调节轮部均设有用于嵌入定位槽一的定位块。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可通过定位槽一与定位块的配合,快速对固定轮部、调整垫、调节轮部进行组装,较为方便。
[0014]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整垫由多个垫片叠放组成,多个所述垫片可拆装。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可通过拆装垫片调节调整垫的厚度,使调整垫的厚度与实际所需相适应,较为方便。
[0016]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多个所述垫片均设有定位凸部、供定位凸部嵌入的定位槽二。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凸部、定位槽二的设置便于人员快速组装调整垫,较为方便。
[0018]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轮部朝向固定轮部的表面设有供固定轮部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设有渐扩导向段,所述渐扩导向段的孔径尺寸朝向固定轮部渐扩。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渐扩导向段的设置,便于人员将调节轮部套入固定轮部。
[0020]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过渡轮,所述过渡轮位于主带轮、从带轮之间,所述过渡轮设有供传动带嵌入的过渡环槽,所述过渡环槽沿过渡轮的轴向设有两个,所述传动带对应过渡环槽设有两根,两根所述传动带发的另一端分别张紧在主带轮、从带轮上。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带轮与从带轮之间的距离过大时,需要的传动带的长度较长,传动带的长度过长会导致主带轮与从带轮之间的传动带易松动,过渡轮设置,主带轮可通过过渡轮带动从动轮转动,减小所需传动带长度。
[002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
1、通过设置固定轮部、调增垫、调节轮部,使动力辊与从动辊的线速度保持相同;
[0024]
2、通过设置定位块、定位槽一,便于人员对固定轮部、调增垫、调节轮部之间的安装;
[0025]
3、通过设置渐扩导向部,便于调节轮部套入固定轮部。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实施例的一种传动辊速度调节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0027]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0028]
图3为实施例的主带轮的爆炸图。
[0029]
图中,1、动力辊;11、主带轮;111、固定轮部;112、调节轮部;113、调整垫;1131、垫片;1132、定位凸部;1133、定位槽二;114、定位槽一;115、定位块;116、穿孔;117、渐扩导向段;12、固定装置;121、连接螺栓;122、连接螺母;123、弹簧垫;13、调节环槽;2、从动辊;21、
从带轮;3、传动带;4、过渡轮;41、过渡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传动辊速度调节机构,包括动力辊1、从动辊2、传动带3、过渡轮4,动力辊1由外部
电机驱动转动,动力辊1设有主带轮11,从动辊2设有从带轮21,过渡轮4位于主带轮11、从带轮21之间,过渡轮4设有供传动带3张紧嵌入的过渡环槽41,过渡环槽41沿过渡轮4的轴向设有两个,传动带3对应过渡环槽41设有两根,两根传动带3发的另一端分别张紧在主带轮11、从带轮21上。
[0032]
主带轮11包括与动力辊1固定连接的固定轮部111、调节轮部112、用于调节固定轮部111、调节轮部112之间距离的调整垫113,固定轮部111、调整垫113、调节轮部112沿主带轮11的轴向依次分布,调整垫113沿轴向的两侧壁分别与固定轮部111、调节轮部112的表面相抵,固定轮部111、调节轮部112、调整垫113三者通过固定装置12紧压固定。
[0033]
固定装置12包括连接螺栓121、连接螺母122、套接在连接螺栓121上的弹簧垫123,弹簧垫123位于连接螺栓121、连接螺母122之间,固定轮部111背离调节轮部112的侧壁设有供连接螺母122安装的安装槽,连接螺栓121依次穿过固定轮部111、调整垫113、调节轮部112与连接螺母122螺纹连接,将固定轮部111、调节轮部112、调整垫113三者紧压固定形成主带轮11,弹簧垫123的一端与连接螺栓121的拧头相抵、另一端与调节轮部112背离固定轮部111的表面相抵,连接螺母122与固定轮部111背离调节轮部112的表面相抵,固定装置12沿固定轮部111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多个固定装置12的设置使固定轮部111、调节轮部112、调整垫113三者的紧压固定更加稳固。
[0034]
固定装置12的设置使固定轮部111、调节轮部112、调整垫113三者可拆装,便于人员调试时更换调整垫113,弹簧垫123的设置,使连接螺栓121不易松动。
[0035]
调节轮部112朝向固定轮部111的表面设有供固定轮部111上凸起处穿过的穿孔116,固定轮部111的凸起处的外壁与穿孔116的内壁贴合,穿孔116设有渐扩导向段117,渐扩导向段117的孔径尺寸朝向固定轮部111渐扩,渐扩导向段117的最宽处尺寸大于固定轮部111的凸起处的宽度尺寸。渐扩导向段117的设置,便于人员将调节轮部112套入固定轮部111。
[0036]
固定轮部111、调节轮部112之间形成供传动带3嵌入安装的调节环槽13,调节环槽13的轴线与主带轮11的轴线重合,调节环槽13宽度方向的两槽壁分别位于固定轮部111、调节轮部112上,调节环槽13的宽度由槽口到槽底方向渐缩。
[0037]
人员可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调整垫113,调节固定轮部111、调节轮部11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调节环槽13的宽度,而传动带3始终会和宽度尺寸与自身宽度尺寸相同的调节环槽13槽壁相抵,当人员垫上较厚的调整垫113时,固定轮部111、调节轮部112之间的距离变远,调节环槽13的宽度会变大,对应的传动带3会相对槽调节环槽13的底部移动,主带轮11节圆直径减小;反之,可使主带轮11节圆直径增大。人员可通过上述操作对动力辊1直径与主带轮11节圆直径之间的比例进行,使之与从动辊2直径与从带轮21节圆之间的比例相同,使动力辊1与从动辊2之间的速度一致。
[0038]
参照图2和图3,调整垫113的背向两表面设有定位槽一114,固定轮部111、调节轮
部112均设有用于嵌入定位槽一114的定位块115,人员可通过定位槽一114与定位块115的配合,快速对固定轮部111、调整垫113、调节轮部112进行组装,较为方便。调整垫113由多个垫片1131叠放组成,垫片1131的厚度规格根据所需精度具有多种,多个垫片1131可拆装,人员可通过拆装垫片1131调节调整垫113的厚度,使调整垫113的厚度与实际所需相适应,较为方便。多个垫片1131均设有定位凸部1132、供定位凸部1132嵌入的定位槽二1133,定位凸部1132、定位槽二1133分别位于垫片1131的背向两面,定位凸部1132、定位槽二1133的设置便于人员快速组装调整垫113,较为方便。
[0039]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改变调整垫113的厚度,从而改变主带轮11的节圆大小,从而调节动力辊1直径与主带轮11节圆直径之间的比例达到消除生产工艺问题产生的误差,使动力辊1直径与主带轮11节圆直径之间的比例和从动辊2直径与从带轮21节圆之间的比例相同,使动力辊1与从动辊2的线速度保持相同。
[0040]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
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