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物打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 188
  • 2021-02-24 19:23:15
  • 鱼爪商标网


[0001]
实用新型涉及物品打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货物打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任何新售物品在发货之前都会进行包装,整个货物的包装通过打包带将托盘与货物固定,防止运输过程中物品随着运输车的晃动发生移动,货物之间出现碰撞造成产品损坏。
[0003]
打包带别名捆扎带,包装用打包带是以聚乙烯,聚丙烯树脂,冷轧带钢为主要原料,也有以尼龙和聚酯为原料的,经挤出单向拉伸制得、热处理发蓝制出。除用于瓦楞纸箱的封箱捆扎、热轧钢钢卷宽扎、冷轧钢卷捆扎外,还可捆扎玻璃,管材,设备等。
[0004]
现打包带有一些突出的问题,如:打包带在拆封后,由于打包带没有中部设轴体,依托轴体缠绕,一旦拆封,就容易整卷的打包带松散,缠绕在一起,下次再使用时就会很麻烦,而且也不易放置。并且打包带一整捆体积较大,移动起来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货物打包装置,该装置将打包带固定在设备上方,通过拖拽的方式就可以将物品打包,并且方便移动。
[0006]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货物打包装置,包括托盘,支撑板,板面,底轮,滚轮杆,滑块,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半圆卡扣,固定轴,旋钮,所述托盘为放置包装箱的支撑结构,托盘中部贯通;所述支撑板为该装置的板状支撑结构,且支撑板之间的宽度大于托盘宽度;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固定有板面;所述板面的长边两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滚轮杆;所述板面的中部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组合构成完整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底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在板面的滑槽内活动;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拼接位置设有同样大小的半圆凹槽;所述第一支架的半圆凹槽内设有可旋转的半圆卡扣;所述半圆卡扣的中部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支架的半圆凹槽内设有凸起,且该凸起与第一支架的半圆卡扣中部的凹槽旋转后可配合固定;所述第二支架的半圆凹槽圆心位置设有固定轴;所述第一支架的上方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支架的上方设有第二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轴嵌套固定;所述半圆卡扣的表面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设有旋钮;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底轮。
[0007]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轴在同一条直线上。
[0008]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的前端设有十字凸起,第二轴的前端设有配合十字凸起的十字凹槽。
[0009]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一支架的连接方式与第二支架和第二轴的连接方式相同采用轴承连接方式固定。
[0010]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其中一侧设有放置手动打包机的收纳盒。
[0011]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窄边一侧设有切割装置,切割装置包括电动推杆,第一切
刀,第二切刀,滑槽,电动推杆的伸缩一端与第一切刀固定,第一切刀在滑槽内活动,滑槽的底部设有第二切刀,第二切刀静止,无法移动。
[0012]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有以下几点:
[0013]
1、该装置将打包带可固定在支架之上,将装置移动在需要打包的的物品上方后用手轻轻拉拽即可对下方需要打包的物品进行缠绕,使用方便。
[0014]
2、打包带固定于该装置之上可以通过移动装置托运打包带,相比人工拖拽更省力。
[0015]
3、该装置侧边设有放置手动打包机的腔体,将打包用的物品同时携带也起到节省人力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架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架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接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切割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托盘1,支撑板2,板面3,底轮4,滚轮杆5,滑块6,第一支架7,第二支架8,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0,半圆卡扣11,固定轴12,旋钮13,打包带14,第一切刀15,第二切刀16,滑槽17,电动推杆18。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更好的展示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
如图所示,一种货物打包装置,包括托盘1,支撑板2,板面3,底轮4,滚轮杆5,滑块6,第一支架7,第二支架8,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0,半圆卡扣11,固定轴12,旋钮13,所述托盘1为放置包装箱的支撑结构,托盘1中部贯通;所述支撑板2为该装置的板状支撑结构,且支撑板2之间的宽度大于托盘1宽度;所述支撑板2的上方固定有板面3;所述板面3的长边两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滚轮杆5;所述板面3的中部设有滑槽17;所述第一支架7与第二支架8组合构成完整支架,所述第一支架7与第二支架8的底部设有滑块6;所述滑块6在板面3的滑槽17内活动;所述第一支架7与第二支架8的拼接位置设有同样大小的半圆凹槽;所述第一支架7的半圆凹槽内设有可旋转的半圆卡扣11;所述半圆卡扣11的中部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支架8的半圆凹槽内设有凸起,且该凸起与第一支架7的半圆卡扣11中部的凹槽旋转后可配合固定;所述第二支架8的半圆凹槽圆心位置设有固定轴12;所述第一支架7的上方设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二支架8的上方设有第二转轴10,第一转轴9和第一支架7的连接方式与第二支架8和第二转轴10的连接方式相同采用轴承连接方式固定;第一转轴9与第二转轴10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转轴9与第二转轴10嵌套固定,第一转轴9的前端设有十字凸起,第二转轴10的前端设有配合十字凸起的十字凹槽,该结构可以防止第一转轴9与第
二转轴10之间出现打滑的情况;所述半圆卡扣11的表面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设有旋钮13;为了方便携带,支撑板2其中一侧设有放置打包机的收纳盒;支撑板的底部设有底轮4方便设备的移动;为了方便切割打包带,在支撑板的窄边一侧可设置一个切割装置,切割装置包括电动推杆18,第一切刀15,第二切刀16,滑槽17,电动推杆18的伸缩一端与第一切刀15固定,第一切刀15在滑槽17内活动,滑槽17的底部设有第二切刀16,第二切刀16静止,无法移动;通过控制电动推杆18的伸缩可自动切割放在刀刃上的打包带,使用方便。
[0026]
使用前先松动旋钮13,并转动180
°
,将第一支架7与第二支架8分离,分离后将打包带14嵌套于第一转轴9之上,然后将第一支架7与第二支架8再拼接,旋钮13转回原位;使用时拽动打包带14的端头,然后将打包带14穿过托盘1将物品缠绕,缠绕完毕后用手动打包机压住即可。上述中,如未单独介绍其固定方式,皆使用业内技术人员通用技术手段,焊接或螺纹紧固、轴承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00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