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洒装置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 225
  • 2021-02-24 19:42:39
  • 鱼爪商标网

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喷洒装置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农业整体上还停留在人工和机械配合生产的阶段,尤其是在对农作物进行喷洒药物时,农业整体上还停留在较落后的靠人工背着打药筒喷药的阶段,这种喷药方式效率低,且容易导致农药中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洒装置及无人机,以提高喷洒效率。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喷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箱体、泵、第一喷杆、第一喷头、压力调节器、第一喷杆架、第一斜拉杆和第一折叠件;

所述第一箱体上设有出液口;

所述第一喷杆架为杆状结构;

所述第一折叠件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折叠件的第二端设有第二锁紧件;

所述第一箱体的出液口与所述泵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压力调节器的输入端连通,且所述泵用于与控制器电连接,以使所述控制器控制泵工作;

所述压力调节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喷杆的第一端连通;

所述第一喷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喷头的输入端连通,且所述第一喷杆沿着所述第一喷杆架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喷杆架上;

所述第一喷杆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上,且所述第一喷杆架相对所述第一箱体可沿着预设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喷杆架的预设位置处通过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一折叠件的第一端连接,且在第一锁紧件打开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折叠件可沿着所述第一喷杆架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折叠件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锁紧件与所述第一斜拉杆的第一端连接,且在所述第二锁紧件打开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斜拉杆可相对所述第一折叠件沿着预设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斜拉杆的第二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箱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架;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架用于在所述第一斜拉杆和所述第一喷杆架处于折叠存放的情况下,固定所述第一斜拉杆和所述第一喷杆架。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架;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架用于在所述第一斜拉杆和所述第一喷杆架处于展开工作的情况下,固定所述第一斜拉杆和所述第一喷杆架。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过滤器;

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箱体的出液口连通,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泵的输入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拉杆的第二端设有第三锁紧件;

所述第一斜拉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三锁紧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栅格板,所述第一栅格板固定安装在第一箱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稳固支撑所述第一喷杆架的第一卡扣;

所述第一卡扣固定安装在第一箱体的外侧面上,且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箱体中安装所述第一喷杆架的安装面属于同一面。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箱体、第二喷杆、第二喷头、第二喷杆架,第二斜拉杆和第二折叠件;

所述第二喷杆架为杆状结构;

所述第二折叠件的第一端设有第四锁紧件,所述第二折叠件的第二端设有第五锁紧件;

所述第二箱体的出液口与所述泵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压力调节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喷杆的第一端连通;

所述第二喷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喷头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第二喷杆沿着所述第二喷杆架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喷杆架上;

所述第二喷杆架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箱体上,且所述第二喷杆架相对所述第二箱体可沿着预设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喷杆架的预设位置处通过第四锁紧件与所述第二折叠件的第一端连接,且在第四锁紧件打开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折叠件可沿着所述第二喷杆架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折叠件的第二端通过第五锁紧件与所述第二斜拉杆的第一端连接,且在第五锁紧件打开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斜拉杆可相对所述第二折叠件沿着预设方向运动;

所述第二斜拉杆的第二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箱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栅格板,所述第二栅格板固定安装在第二箱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箱体还设有第一通口,所述第二箱体还设有第二通口,

所述第一通口和所述第二通口通过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用于稳固支撑所述第二喷杆架的第二卡扣;

所述第二卡扣固定安装在第二箱体的外侧面上,且所述第二箱体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箱体中安装所述第一喷杆架的安装面属于同一面。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泵电连接的控制器,用于控制泵工作。

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喷洒装置和控制器;

所述喷洒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无人机主体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洒装置及无人机。该装置包括压力调节器、第一喷杆架、第一斜拉杆和第一折叠件;所述第一箱体上设有出液口;第一箱体的出液口与泵的输入端连通;泵的输出端与压力调节器的输入端连通;压力调节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喷杆的第一端连通;第一喷杆的第二端与第一喷头的输入端连通,且第一喷杆沿着第一喷杆架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在第一喷杆架上;第一喷杆架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箱体上,且第一喷杆架相对第一箱体可沿着预设方向运动,第一喷杆架的预设位置处通过第一锁紧件与第一折叠件的第一端连接,且在第一锁紧件打开的情况下,第一折叠件可沿着第一喷杆架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折叠件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锁紧件与第一斜拉杆的第一端连接,且在第二锁紧件打开的情况下,第一斜拉杆可相对第一折叠件沿着预设方向运动;第一斜拉杆的第二端铰接在第一箱体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喷洒作业而言,在喷洒作业时,无需依靠人工背着药筒进行喷洒作业,而是通过控制器启动泵,自动完成喷洒作业,不仅能够避免人因接触农药中毒,而且还能够提高喷洒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喷洒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喷洒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栅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喷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第一箱体;2-第一喷杆;3-第一喷头;4-第一喷杆架;5-第一斜拉杆;6-第一折叠件;7-第一固定架;8-第一栅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2,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泵、第一喷杆2、第一喷头3、压力调节器、第一喷杆架4、第一斜拉杆5和第一折叠件6;

所述第一箱体1上设有出液口;

所述第一喷杆架4为杆状结构;

所述第一折叠件6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折叠件6的第二端设有第二锁紧件;

所述第一箱体1的出液口与所述泵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压力调节器的输入端连通,且所述泵用于与控制器电连接,以使所述控制器控制泵工作;

所述压力调节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喷杆2的第一端连通;

所述第一喷杆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喷头3的输入端连通,且所述第一喷杆2沿着所述第一喷杆架4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喷杆架4上;

所述第一喷杆架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1上,且所述第一喷杆架4相对所述第一箱体1可沿着预设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喷杆架4的预设位置处通过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一折叠件6的第一端连接,且在第一锁紧件打开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折叠件6可沿着所述第一喷杆架4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折叠件6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锁紧件与所述第一斜拉杆5的第一端连接,且在所述第二锁紧件打开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斜拉杆5可相对所述第一折叠件6沿着预设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斜拉杆5的第二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箱体1上。

其中,喷杆为中空结构。

上述出液口和泵的输入端的连通可以是出液口与泵的输入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管路将出液口和泵的输入端连通,以使第一箱体1中的液体可以在泵的作用下,经过出液口流入至泵的输入端。

同理,泵的输出端与压力调节器的输入端连通可以是泵的输出端与压力调节器的输入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管路将泵的输出端与压力调节器的输入端直接连通。

压力调节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喷杆2的第一端连通可以是压力调节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喷杆2的第一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管路将压力调节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喷杆2的第一端连通。

第一喷杆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喷头3的输入端连通可以是第一喷杆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喷头3的输入端,也可以通过管路将第一喷杆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喷头3的输入端连通。

当需要对中、大规模植物喷洒作业时,由于喷洒面积较大,因此一般选择长度较长的喷杆,但是较长的喷杆由于自身重力,且移动设备在移动时,风对喷杆的作用力,也会导致喷杆不稳定,且对喷洒装置产生较大的影响,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喷杆架4、第一斜拉杆5和第一折叠杆7可以对第一喷杆起到稳固作用。

该第一喷杆可以选取柔性材料制成的喷杆,也可以选取钢性材料制成的喷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压力调节器一般使用在流动的有压力的液体和气体中,用于对液体或气体起到稳压作用,通常称为:调压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压力调节器是用来调节管道内液体的压力,该压力调节器可以采用弹簧式压力调节器,该弹簧式压力调节器靠弹簧的预紧力来控制通过管道液体的压力。

当泵输出的液体可能存在由于液体压强过大,第一喷杆2出现晃动的现象,为了避免该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了压力调节器解决该现象;

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第一斜拉杆5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还可以为多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第一斜拉杆5的数量并不限定,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则第一斜拉杆5的数量可为2。

第一喷杆架4的预设位置可以选取通过在第一斜拉杆5的拉力作用下,使得第一喷杆架4达到稳固平衡的位置。

在调整第一喷杆架4的预设位置时,第一锁紧件处于开启状态,移动第一折叠件6相对第一喷杆架4的位置,使得当第一喷杆架4与水平面呈预设角度时,第一喷杆架4处于稳固状态,再将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锁紧。

其中,当该预设角度选取15度时,喷头喷洒液体的面积最大。

上述预设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也可以是垂直方向,还可以是呈定角度的方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例如当待喷洒任务完成后,拆卸第一喷杆架4后,可以将第二锁紧件打开,第一斜拉杆5相对第一折叠件6沿着水平方向运动,第一喷杆架4也相对第一箱体1沿着水平方向运动,以使得第一斜拉杆5、第一喷杆架4能够紧贴第一箱体1后折叠在一起,便于该喷洒装置的存放。

在使用该喷洒装置进行喷洒作业时,打开第二锁紧件,并同时打开第一锁紧件,调整第一喷杆架4与第一折叠件6的位置,以确定第一喷杆架4的预设位置,使得第一喷杆架4既能处于稳固平衡状态,又能使得第一喷头3喷洒面积达到预期,在确定预设位置后,锁紧第一锁紧件。

该喷洒装置可以固定安装在移动设备上,该移动设备可以为农用车,也可以为无人机,还可以为有人驾驶的飞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例如,为了快速完成喷洒任务,该移动设备选取农用车,为了使得液体喷洒的面积更广和效率更高,该移动设备选取无人机。

另外,上述控制器可以是喷洒装置的元器件,也可以是移动设备中的元器件。

该喷洒装置工作原理为:如图2所示,在使用该喷洒装置喷洒作业时,启动泵,泵从第一箱体1中吸入液体,并将输出的液体输入至压力调节器中,压力调节器对泵输入的液体进行了稳压,并将稳压后的液体输入至第一喷杆2,该稳压后的液体通过第一喷杆2经第一喷头3喷洒出,实现了喷洒作业。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包括压力调节器、第一喷杆架、第一斜拉杆和第一折叠件;所述第一箱体上设有出液口;第一箱体的出液口与泵的输入端连通;泵的输出端与压力调节器的输入端连通;压力调节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喷杆的第一端连通;第一喷杆的第二端与第一喷头的输入端连通,且第一喷杆沿着第一喷杆架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在第一喷杆架上;第一喷杆架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箱体上,且第一喷杆架相对第一箱体可沿着预设方向运动,第一喷杆架的预设位置处通过第一锁紧件与第一折叠件的第一端连接,且在第一锁紧件打开的情况下,第一折叠件可沿着第一喷杆架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折叠件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锁紧件与第一斜拉杆的第一端连接,且在第二锁紧件打开的情况下,第一斜拉杆可相对第一折叠件沿着预设方向运动;第一斜拉杆的第二端铰接在第一箱体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喷洒作业而言,在喷洒作业时,无需依靠人工背着药筒进行喷洒作业,而是通过启动泵,自动完成喷洒作业,不仅能够避免人因接触农药中毒,而且还能够提高喷洒效率,同时也能够稳固第一喷杆架4,减小该喷洒装置中由于第一喷杆架4的晃动引起的振动,从而能够延长喷洒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架7;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架7用于在第一斜拉杆5和第一喷杆架4处于折叠存放的情况下,固定第一斜拉杆5和第一喷杆架4。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固定架7能够对第一斜拉杆5和第一喷杆架4起到稳固作用,防止第一斜拉杆5、第一折叠件6和第一喷杆架4丢失,便于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架;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架用于在所述第一斜拉杆5和所述第一喷杆架4处于展开工作的情况下,固定所述第一斜拉杆5和所述第一喷杆架4。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固定架不仅能够对第一斜拉杆5和第一喷杆架4起到稳固作用,还能够减少该喷洒装置由于第一斜拉杆5和第一喷杆架4晃动所产生的损坏。

在使用喷洒装置喷洒作业时,可能出现由于第一箱体1中的液体存在固态残渣,导致喷头或喷杆被固态残渣堵塞的现象,为了避免该现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为: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过滤器;

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箱体1的出液口连通,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泵的输入端连接。

可见,本实施例的过滤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箱体1的出液口连通,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泵的输入端连通,能够避免第一喷头3或第一喷杆2因液体中的残渣出现堵塞的现象,从而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拉杆5的第二端设有第三锁紧件;

所述第一斜拉杆5的第二端通过第三锁紧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1上;且在第三锁紧件打开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斜拉杆5可相对所述第一箱体1沿着预设方向运动。

其中,当第一锁紧件、第二锁紧件和第三锁紧件均打开时,第一喷杆2被拆卸后,第一斜拉杆5和第一喷杆架4可沿着预设方向运动,以将第一喷杆架4和第一斜拉杆5折叠在一起,可以用第一固定架7将折叠后的第一喷杆架4和第一斜拉杆5紧固,以避免丢失或散落。

为了使第一喷杆架4更加牢固,则第一喷杆架4上也可以设有锁紧件。

可见,本实施例的第一斜拉杆5的第二端通过第三锁紧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1上,使得第一斜拉杆5能够稳固地安装在第一箱体1上。

固定安装在移动设备的该喷洒装置在进行喷洒作业时,可能由于移动设备的运动,导致第一箱体1内的液体出现晃动,进而引起整个喷洒装置出现振动,影响喷洒效果,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4所示,该实施方式为: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栅格板8,所述第一栅格板8固定安装在第一箱体1内。

其中,第一箱体内第一栅格板8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在第一箱体1内固定安装的第一栅格板8可减小第一箱体1内液体的晃动,有利于稳固第一箱体1中的液体的晃动,进而能够提高喷洒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稳固支撑所述第一喷杆架4的第一卡扣;

所述第一卡扣固定安装在第一箱体的外侧面上,且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箱体中安装所述第一喷杆架4的安装面属于同一面。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第一卡扣可以对第一喷杆架4起到稳固支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箱体、第二喷杆架,第二斜拉杆和第二折叠件;

所述第二喷杆架为杆状结构;

所述第二折叠件的第一端设有第四锁紧件,所述第二折叠件的第二端设有第五锁紧件;

所述第二箱体的出液口与所述泵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压力调节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喷杆的第一端连通;

所述第二喷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喷头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第二喷杆沿着所述第二喷杆架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喷杆架上;

所述第二喷杆架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箱体上,且所述第二喷杆架相对所述第二箱体可沿着预设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喷杆架的预设位置处通过第四锁紧件与所述第二折叠件的第一端连接,且在第四锁紧件打开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折叠件可沿着所述第二喷杆架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折叠件的第二端通过第五锁紧件与所述第二斜拉杆的第一端连接,且在第五锁紧件打开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斜拉杆可相对所述第二折叠件沿着预设方向运动;

所述第二斜拉杆的第二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箱体上。

其中,上述第二箱体的出液口和泵的输入端的连通可以是出液口与泵的输入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管路将出液口和泵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压力调节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喷杆的第一端连通可以是压力调节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喷杆的第一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管路将压力调节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喷杆的第一端连通。

第二喷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喷头的输入端连通可以是第二喷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喷头的输入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管路将第二喷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喷头的输入端连通。

第二喷杆可以选取柔性材料制成的喷杆,也可以选取刚性材料制成的喷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第二斜拉杆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还可以为多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第二斜拉杆的数量并不限定,根据三角形具有最佳的稳定性,则第二斜拉杆的数量选取两个最佳。

第四锁紧件和第五锁紧件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第四锁紧件、第五锁紧件的结构可以与第一锁紧件、第二锁紧件或第三锁紧件的结构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第二喷杆架的预设位置可以选取通过在第二斜拉杆的拉力作用下,使得第二喷杆达到稳固平衡的位置。

在调整第二喷杆架的预设位置时,第四锁紧件处于开启状态,移动第二折叠件相对第二喷杆架的位置,使得当第二喷杆架与水平面呈预设角度时,第二喷杆架处于稳固状态,再将第四锁紧件和第五锁紧件锁紧。

上述预设角度可以是根据第二喷杆架的长度预先设定的角度,为了使得从喷头喷洒出去的液体喷射的面积最大化,该角度可以设定为15度。

上述预设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也可以是垂直方向,还可以是呈定角度的方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例如当待喷洒任务完成后,拆卸第二喷杆后,可以将第四锁紧件打开,第二斜拉杆相对第二折叠件沿着水平方向运动,以使得第二斜拉杆、第二喷杆架能够紧贴第二箱体后折叠在一起,便于该喷洒装置的存放。

可以分别采用与所述第一固定架7和第二固定架相同结构的支架固定所述第二斜拉杆和所述第二喷杆架。

在使用该喷洒装置时,打开第五锁紧件,并同时打开第四锁紧件,调整第二喷杆架与第二叠杆的位置,以确定第二喷杆架的预设位置,使得第二喷杆架既能处于稳固平衡状态,又能使得喷头喷洒面积达到预期,在确定预设位置后,锁紧第四锁紧件。

第二箱体上还可以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扣,用于稳固、支撑折叠后的第二喷杆架。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箱体的出液口与所述泵的输入端连通;第二箱体、第二喷杆架,第二斜拉杆和第二折叠件;第二箱体的出液口与泵的输入端连通;压力调节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喷杆的第一端连通;第二喷杆的第二端与第二喷头的输入端连通;第二喷杆沿着第二喷杆架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在第二喷杆架上;第二喷杆架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箱体上,且第二喷杆架相对第二箱体可沿着预设方向运动,第二喷杆架的预设位置处通过第四锁紧件与第二折叠件的第一端连接,且在第四锁紧件打开的情况下,第二折叠件可沿着第二喷杆架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折叠件的第二端通过第五锁紧件与第二斜拉杆的第一端连接,且在第五锁紧件打开的情况下,第二斜拉杆可相对第二折叠件沿着预设方向运动;第二斜拉杆的第二端铰接在第二箱体上;相对于制备一个箱体的喷洒装置而言,制备两个箱体的喷洒装置,更能够提高喷洒效率,且第二斜拉杆、第二折叠件和第二喷洒架能够稳固第二喷杆,减小该喷洒装置中由于第二喷杆的晃动引起的振动,从而能够延长喷洒装置的使用寿命。

固定安装在移动设备的该喷洒装置在进行喷洒作业时,可能由于移动设备的运动,导致第二箱体内的液体出现晃动,进而引起整个喷洒装置出现振动,影响喷洒效果,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为: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栅格板,所述第二栅格板固定安装在第二箱体内。

其中,第二栅格板与第一栅格板8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在第二箱体内固定安装的第二栅格板可减小第二箱体内液体的晃动,有利于稳固第二箱体中的液体的振动,可提高喷洒效果。

当设有两个箱体的喷洒装置固定安装在移动设备进行喷洒作业时,可能存在两个箱体中的液体因箱体中液体所受到的大气压强不同,导致箱体出现晃动,为了避免该现象的产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为:第一箱体1还设有第一通口,所述第二箱体还设有第二通口,

所述第一通口和所述第二通口连通。

可见,本实现例通过第一箱体1还设有第一通口,所述第二箱体还设有第二通口,所述第一通口和所述第二通口连通,可使得两个箱体中大气压强相同,以使两个箱体在移动设备运动过程中达到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用于稳固支撑所述第二喷杆架的第二卡扣;

所述第二卡扣固定安装在第二箱体的外侧面上,且所述第二箱体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箱体中安装所述第一喷杆架的安装面属于同一面。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卡扣的设置能够对第二喷杆架起到稳固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用于与控制器电连接,以使控制器控制泵工作。

其中,上述控制器可以是该喷洒装置的元器件,也可以是移动设备中的元器件。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泵可用于与控制器电连接,以使控制器控制泵工作,以使该喷洒装置更加智能化。

参见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结构示意图,所述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任一种喷洒装置和控制器;

所述喷洒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无人机主体上,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泵电连接,用于控制泵工作。

其中,上述控制器可以控制喷洒装置的泵开启或关闭,也就是,控制泵的工作状态。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机的控制器通过控制喷洒装置工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喷洒作业而言,在喷洒作业时,无需依靠人工背着药筒进行喷洒作业,而是通过控制器启动泵,自动完成喷洒作业,不仅能够避免人因接触农药中毒,而且还能够提高喷洒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泵电连接的控制器,用于控制泵工作。

其中,上述控制器可以与终端进行连接,上述终端可以是可移动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和遥控器等,也可以是数控中心。

控制器与终端的连接可以是通过蓝牙、无线通讯或红外线进行连接,终端可对控制器进行远端控制。

控制器可以通过与外部的终端的交互实现对泵的控制,如控制泵的开关。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控制器泵工作,使得上述喷洒装置更加智能化。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设有两个箱体的喷洒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分别固定置于无人机的两侧,控制器接收到外部终端发送的工作信号,控制泵启动,泵将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液体吸出,液体经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汇合流入至过滤器的输入端,经过滤后通过过滤器的输出端流入至泵的输入端,泵将过滤后的液体输出至压力调节器的输入端,压力调节器对液体进行调压后输出至第一喷杆和第二喷杆中,并分别经过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喷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 香港商标注册有哪些好处?

    香港商标注册有哪些好处?

    在全球化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注册香港商标成为众多企业提升品牌价值、拓展市场的关键举措,能为企业带来多方面显著优势。从品牌保护层面看,注册香港商标能为企业构筑坚实的法律防线。

    2025-04-30查看详情>>

  • 怎么注册欧盟商标?

    怎么注册欧盟商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欧盟市场凭借其庞大的规模和巨大的消费潜力,吸引着众多企业。注册欧盟商标,成为企业进军欧盟市场、保护品牌权益的关键一步。以下是欧盟商标注册的详细流程与要

    2025-04-30查看详情>>

  • 英国商标怎么注册?需要哪些材料?

    英国商标怎么注册?需要哪些材料?

    英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其商标注册制度完善且国际化程度高。以下为英国商标注册的具体流程及所需材料说明。一、注册流程1.商标检索通过英国知识产权局(UKIPO)官网或专业机构查

    2025-04-29查看详情>>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