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步态识别的侦查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 194
  • 2021-02-24 19:55:42
  • 鱼爪商标网


[0001]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步态识别的侦查无人机。


背景技术:

[0002]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鉴定个体身份的一种方法。它通过高科技信息检测技术、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或行为特征进行个体的身份鉴别,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和步态识别等多种识别技术。由于每个人的生物特征具有唯一性与普遍性,不易伪造和假冒,因此利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证具有安全、可靠、正确等优点。目前广泛使用的指纹识别、虹膜识别及人脸识别等第一代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大多需要被检测对象的配合,有时需要被检测对象完成特定的动作才能进行识别,这样难免会造成某些身份认证的被动性。
[0003]
步态识别旨在根据人们走路的姿势识别其身份。作为第二代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步态识别是唯一在远距离情况下可以进行身份认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有隐蔽性好、对视频质量要求不高、远距离非接触以及难以伪装等优点。即使在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都失效的情况下,步态识别仍能发挥强而有力的作用。基于上述优点,步态识别近年来备受关注,在视觉监控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4]
但是目前步态识别大多是在单目视觉的情况下进行的,无法对使用者的步态信息进行有效的识别。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步态识别的侦查无人机。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
一种基于步态识别的侦查无人机,包括:
[0008]
无人机本体及步态装置;
[0009]
无人机本体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电机及环形轨道;
[0010]
环形轨道上设置有滑块,滑块底部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底部设置有体感摄像机;电机的输出端设置在电机底部,其输出端一端固定有转动杆,转动杆另一端与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无人机本体两侧均设置有2-3个支腿,支腿包括曲筒及插入曲筒内的曲杆,曲筒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曲杆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的内径大于设置在曲筒内的曲杆外径;第二限位板的外径大于第一限位板的内径;设置在曲筒内的曲杆外围套装有弹簧,弹簧一端与第二限位板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限位板顶部固定连接;
[0011]
步态装置包括基垫;基垫上设置有第一垫面和8个第二垫面;第一垫面与8个第二垫面的面积相同,且矩阵式排列;第一垫面设置在8个第二垫面中间;8个第二垫面以第二垫面为中心分别设置有左、右、上、下、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方向指示标识。
[0012]
优选地,曲杆的底部固接有橡胶垫。
[0013]
优选地,体感摄像机的底面高于支腿的底面。
[0014]
优选地,还包括智能终端,第二垫面与基垫之间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体感摄像机、压力传感器均与智能终端连接。
[0015]
优选地,还包括角度翻转器,角度翻转器包括第一固定板、翻转座、传动轴以及驱动装置;
[0016]
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一端与翻转座通过传动轴转动连接;
[0017]
转动轴由驱动装置驱动;翻转座底部固定有体感摄像机。
[0018]
优选地,还包括角度翻转器,角度翻转器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固定杆以及伸缩杆;
[0019]
固定板固定在支撑板底部;
[0020]
固定杆与伸缩杆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
[0021]
伸缩杆的活动端与第一固定板底部连接,固定端与第二固定板顶部连接;
[0022]
固定杆一端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铰接;
[0023]
固定板底部设置有体感摄像机。
[0024]
优选地,曲筒与无人机本体一侧通过安装座连接;翻转座铰接有第一翻转件;第一翻转件与曲筒铰接;
[0025]
安装座上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与第一翻转件连接。
[0026]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翻转件,第一翻转件与第二翻转件铰接;第二翻转件与曲筒铰接;
[0027]
第二翻转件与曲筒的铰接点位于曲筒的两端点之间。
[0028]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步态识别的侦查无人机,具有以下优点:
[0029]
1)本发明,电机工作过程中,能够带动转动杆以电机的输出端为中心进行转动,转动杆转动过程中能够使得滑块绕着环形轨道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支撑杆底部的体感摄像机进行转动;通过使得体感摄像机进行转动能够对步态装置上的人员进行多角度步态动作的收集,便于获得使用者的步态情况。
[0030]
2)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的设置能够避免曲杆从曲筒内脱出;通过在曲筒内的曲杆上套装有弹簧,能抵御大负载无人机降落时产生的大冲击力,保障无人机降落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步态识别的侦查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为图1中无人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3为图1中角度翻转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4为图1中另一角度翻转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5为翻转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6为图2中a-a的放大图。
[0037]
图中:1-无人机本体;2-步态装置;3-电机;4-滑块;5-体感摄像机;6-支撑杆;7-转动杆;8-支腿;9-曲筒;10、曲杆;11-第一限位板;12-第二限位板;13、弹簧;14、第一垫面;15、第二垫面;16、第一固定板;17、翻转座;18、第一固定板;19、第二固定板;20、固定杆;21、伸缩杆;22、安装座;23、第一翻转件;24、第二翻转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结合图1-6,本发明为一种基于步态识别的侦查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本体1及步态装置2。
[0039]
其中步态装置2,用于人员在按照相应的指示完成相应的动作;无人机本体1能够对人员完整的动作进行收集。
[0040]
无人机本体1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电机3及环形轨道;环形轨道上设置有滑块4,滑块4底部固定有支撑杆6,支撑杆6底部设置有体感摄像机5;电机3的输出端设置在电机3底部,其输出端一端固定有转动杆7,转动杆7另一端与滑块4一侧固定连接。电机3工作过程中,能够带动转动杆7以电机3的输出端为中心进行转动,转动杆7转动过程中能够使得滑块4绕着环形轨道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支撑杆6底部的体感摄像机5进行转动;通过使得体感摄像机5进行转动能够对步态装置2上的人员进行多角度步态动作的收集,便于获得使用者的步态情况。
[0041]
无人机本体1两侧均设置有2-3个支腿8,能够增强支撑稳定。
[0042]
支腿8包括曲筒9及插入曲筒9内的曲杆10,曲筒9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板11,曲杆10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板12;第一限位板11的内径大于设置在曲筒9内的曲杆10外径;第二限位板12的外径大于第一限位板11的内径;设置在曲筒9内的曲杆10外围套装有弹簧13,弹簧13一端与第二限位板12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限位板11顶部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板11与第二限位板12的设置能够避免曲杆10从曲筒9内脱出;通过在曲筒9内的曲杆10上套装有弹簧13,能抵御大负载无人机降落时产生的大冲击力,保障无人机降落的平稳性。
[0043]
优选地,曲杆10的底部固接有橡胶垫,能抵御大负载无人机降落时产生的大冲击力
[0044]
优选地,为了避免无人机降落时体感摄像机5受到外界碰撞,对相机造成损坏,体感摄像机5的底面高于支腿8的底面。
[0045]
步态装置2包括基垫;基垫上设置有第一垫面14和8个第二垫面15;第一垫面14与8个第二垫面15的面积相同,且矩阵式排列;第一垫面14设置在8个第二垫面15中间;8个第二垫面15以第二垫面15为中心分别设置有左、右、上、下、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方向指示标识。该结构的步态装置2利于使用者按照第二垫面15上的方向指示标识完成相应步态动作。
[0046]
优选地,还包括智能终端,第二垫面15与基垫之间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体感摄像机5、压力传感器均与智能终端连接。体感摄像机5将收集到的使用者的步态信息传给智能终端,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到使用者的步态压力信号传给智能终端,智能终端通过将体感摄像机5收集到的步态信息及压力传感器传来的压力信息进行的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及特征识别,获得使用者的步态及平衡情况。
[0047]
优选地,侦查无人机的上升高度不同,其记录的使用者的步态信息是不同,为了更好的记录使用者的步态信息,可以对体感摄像机5的摄像头进行角度调整,在此有两种角度翻转器。第一种角度翻转器,如下:角度翻转器有两种角度翻转器包括第一固定板16、翻转座、传动轴以及驱动装置;第一固定板16固定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一端与翻转座通过传动轴转动连接;转动轴由驱动装置驱动;翻转座底部固定有体感摄像机5。第一种角度翻转器中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轴转动,使得翻转座与第一固定板16之间的角度增加或减小,进而使得体感摄像机5的摄像头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更好的记录使用者的步态信息。
[0048]
第二种角度翻转器如下:角度翻转器包括第一固定板16、第二固定板、固定杆20以及伸缩杆21;固定板固定在支撑板底部;固定杆20与伸缩杆21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6与第二固定板之间;伸缩杆21的活动端与第一固定板16底部连接,固定端与第二固定板顶部连接;固定杆20一端与第一固定板1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铰接;固定板底部设置有体感摄像机5。第二种角度翻转装置中固定杆20保持不动,伸缩杆21的长度伸长或缩短,伸缩杆21的长度发生变化过程中,固定杆20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第二固定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也发生变化,进而使得第二固定板底部的体感摄像机5的摄像头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更好的记录使用者的步态信息。
[0049]
优选地,为了避免支腿8遮挡体感摄像机5,影响体感摄像机5的拍摄,曲筒9与无人机本体1一侧通过安装座22连接;翻转座铰接有第一翻转件23;第一翻转件23与曲筒9铰接;安装座22上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与第一翻转件23连接。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翻转件23绕着第一翻转件23与翻转座的铰接点转动,继而实现曲筒9的翻转,此时,支腿8不会遮挡体感摄像机5拍摄,使体感摄像机5能获得全方位的图像信息。
[0050]
其中,还包括第二翻转件24,第一翻转件23与第二翻转件24铰接;第二翻转件24与曲筒9铰接;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翻转件23绕着第一翻转件23与翻转座的铰接点转动;无人机起飞后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翻转件23绕着第一翻转件23与翻转座的铰接点转动,继而带动第二翻转件24与支腿8向上翻起;此时体感摄像机5能够对步态装置2上的使用者的步态信息进行记录;飞机降落时,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翻转件23反向工作,使得第一翻转件23绕着第一翻转件23与翻转座的铰接点反向转动,继而带动第二翻转件24与支腿8向下翻起。
[0051]
综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 无人机商标转让该怎样办理?

    无人机商标转让该怎样办理?

    无人机商标转让该怎样办理?商标转让是获得商标最快捷途径,办理商标转让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但是仍有很多人对商标转让不了解,商标转让比商标注册周期更短,成功率更高,那么无人机商标转让

    2022-12-05查看详情>>

  • 无人机商标转让流程是怎样的?

    无人机商标转让流程是怎样的?

    无人机商标转让流程是怎样的?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那么无人机商标转让流程是怎样的?下面鱼爪商标网为您介绍!无人机商标转让流程1、商标转

    2022-12-05查看详情>>

  • 办理无人机商标转让要提交的资料有哪些?

    办理无人机商标转让要提交的资料有哪些?

    办理无人机商标转让要提交的资料有哪些?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那么办理无人机商标转让要提交的资

    2022-12-05查看详情>>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