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茅台”,只是一场日蒸120亿的惨局?

  • 229
  • 2021-04-08 10:41:21
  • 鱼爪商标网

近期,一只新上市的股界新星火了,上市首日市值竟然即达到千亿!这只股票便是“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



可能还有很多人并不清楚泡泡玛特是什么公司,在年轻人的群体中,泡泡玛特的产品被称为“95后、00后的茅台”。它最热销的产品莫过于在年轻人之中非常火爆的“盲盒”。盲盒里面通常装的是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产品,一般是由设计师设计出来的玩偶。之所以叫盲盒,是因为盒子上没有标注你选择的是什么,只有当你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这种不确定的刺激和买彩票颇为相像,都有赌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此“茅台”非彼“茅台”】



所谓“95后、00后的茅台”,是指它的消费对于年轻人来说,特别集中在95后和00后之中。依据天猫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中指出,类似于这样的盲盒潮玩手办位列烧钱指数第一名。这种看似平平无奇的手办收藏,单价和消费频次均名列前茅,已然成为当代年轻人最烧钱商品。


2019年的数据显示,天猫上有近20万人在盲盒上年费超过2万元!而其中95后占了大多数。



参考据泡泡玛特的用户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其消费群体中,按照性别来区分:75%为女性消费者;

按照年龄段来区分:32%的人是95后;

按照职业来区分:白领占33.2%,学生占25.2%;

按照收入来区分:月薪在8000至20000元的消费者占90%。

【也许不是你不够欧气,只是这里面只有非酋】

什么是二次销售?

这件事的起因就在济南的万象城泡泡玛特门店。据网友爆料称,在这家门店购买的盲盒,绝大部分都是被拆开过的,这个事情迅速发酵,导致几度登上抖音等自媒体平台的热搜。



网友称其在此门店购买了三个盲盒,回到家发现封口都有胶水发黄的痕迹,其中一个盲盒里的卡片被折弯,疑似二次销售。


后来经过调查发现,该店内的许多盲盒都有这样的痕迹,跟店员沟通之后,店员竟承认这些都有被拆过!



经此一出,有不少网友表示,曾在北京apm、北京颐堤港等地的泡泡玛特实体店里购买过类似这样的产品。据不完全统计,更多的网友愿意在机器人商店或者网店买盲盒,其原因就是实体店的产品很大可能会被员工人为干预过,导致消费者只能买到店员挑剩下的了。



12月28日,新华社刊文指出,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盲盒经营模式,避免畸形发展。此外近日有网友爆料泡泡玛特盲盒涉嫌二次销售。


就在当天,泡泡玛特股价开盘大跌,盘中一度跌逾16%,截至收盘时,跌幅仍接近10%。最新市值1089亿港元,相比前一日蒸发近120亿港元。



【盲盒经济背后也存在侵权】


2020年5月,重庆贸易实验区人民法院受理了国内首例的盲盒著作权侵权的案件。


原告是一家广州的公司,他们设计生产的一款盲盒产品“盲の盒”被重庆的一家个体工商户照搬抄袭,用在自家的店铺内供消费者购买。



结果是原告胜利,被告赔偿原告4000元并且停止销售侵权的产品。


丢米认为,这家广州的公司能够把自己设计的产品注册产权真的是十分明智的操作,这样就可以防止有人恶意侵权。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小的纸盒子都能注册知识产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受到保护的产品类别具体包括:(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四)美术、建筑作品;(五)摄影作品;(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计算机软件;(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在这个案件中广州的公司为证明其对涉案作品享有著作权,提交了涉案作品的著作权登记证书,而且被告销售的盲盒与其设计的盲盒内容存在高度一致,极为相似。所以,法律当然是站在有理的一边咯。


【盲盒虽有趣,可不要贪盒哟】



盲盒经济,这一类的商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去购买。但是年轻人的消费水平有限,消费观念也还不成熟,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好好整改这类行业,避免行业漏洞。


其实盲盒这种消费模式在很早之前就存在了,想当年干脆面里的小玩具,小卡片,这些都是在刺激消费者在抽奖里寻找快感。我们要理性消费,要擦亮双眼。盲盒有趣,可不要贪盒哟。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