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1]
本
实用新型涉及
口罩生产制造
机械技术
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口罩成型机。
背景技术:
[0002]
大气中的微尘和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呼吸道,刺激并破坏器官黏膜,导致器官黏膜杀灭病毒、细菌和抵抗它们进入肺部组织的功能下降,气管黏膜的排毒功能下降,导致原本身体
健康的人群可能会出现咳嗽、气管炎等症状。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则会造成肺部感染,引起气短、胸闷、憋喘等不适,出现急性加重反应。对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更是有较大的破坏力,如会增加心 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诱发脑梗塞等。
[0003]
随着今年
疫情的发生,大家需要进行自我防护,出行佩戴口罩来隔离外界的病毒。现在人们需要出门采购物品或上班,几乎人人需要口罩,用来抵抗外界的病毒,增大了口罩的需求量,导致口罩供不应求的产品。
[0004]
为了增加口罩的供应量,本实用新型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易、能提高口罩生产效率的口罩成型机。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 口罩成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沿加工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将多层口罩面料融合出图案的压料上辊和压料下辊、用于将面料裁切成口罩面的裁切上辊和裁切下辊、用于输出裁切后面料的输料上辊和输料下辊,所述压料下辊、裁切下辊、输料下辊分别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压料上辊、裁切上辊、输料上辊分别可转动滑移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压料上辊、裁切上辊、输料上辊与压料下辊、裁切下辊、输料下辊之间夹合间距的调距装置,所述裁切上辊和裁切下辊的进料端设置有用于输送鼻梁线的供线机构、用于引导面料的导料装置,所述导料装置的进料端设置有供料机构,所述输料上辊和输料下辊的出料端设置有用于剔除废料的下料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压料上辊和压料下辊、裁切上辊和裁切下辊、输料上辊和输料下辊分别夹合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0007]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导料装置包括若干第一导向辊、若干第二导向辊,所述第二导向辊与压料上辊、压料下辊之间设置有相互夹合的导向上辊、导向下辊,所述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分别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向下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向上辊可转动滑移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向下辊与第二导向辊之间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导向下辊伸出的开口,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导向上辊与导向下辊之间夹合间距的调距装置。
[0008]
进一步改进的是:供线机构包括输线板,所述输线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辊上方的机架上,所述输线板上设置有若干限制所述鼻梁线输送位置的限制板,所述限制板与所
述输线板之间形成输线通道,所述输线板的输入端设置有若干用于驱动鼻梁线输送的输送轮,所述输线板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裁切鼻梁线的裁切轮,所述裁切轮侧壁上设置有裁切刀,所述输线板的出料端与导向下辊之间设置有用于
定位输送鼻梁线的定位装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输送轮、裁切轮与所述输线板之间间距的调距装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所述输送轮、裁切轮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0009]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供料机构包括所述供料机构包括供料架,所述供料架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面料卷的卷筒固定装置以及用于牵引面料的牵引装置。
[0010]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卷筒固定装置包括一块以上的第一固定座、供料轴,所述第一固定座设置于所述供料架上,所述供料轴一端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供料轴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上两端部上设置有用于限制面料卷筒移动的限制装置,所述供料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供料轴转动的限转装置,所述供料轴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套筒位置的调整装置。
[0011]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座、牵引杆,所述第二固定座设置于所述供料架上,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供所述牵引杆转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牵引杆上设置有用于限制面料偏移的第一限位装置以及用于调节面料牵引松紧度的牵引调节装置。
[0012]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输料上辊和输料下辊的出料端的输送带,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若干输送辊,所述输送带绕设于所述输送辊上,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第一辊轴,所述第一辊轴两端部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辊轴上套设有用于向输送带压紧口罩面的压轮,所述第一辊轴上位于所述压轮两侧设置有用于限制口罩面料滑移的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一辊轴上方设置有用于改变废料
运动方向的第二辊轴,所述第二辊轴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废料滑移的第三限位装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废料运动的废料牵引装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带以及所述第一辊轴转动的第三驱动机构。
[0013]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输送带的进料端上设置有第三导向辊,所述第三导向辊两端部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0014]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废料牵引装置包括上牵引辊、下牵引辊,所述下牵引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上牵引辊可转动滑移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上牵引辊与下牵引辊之间夹合间距的调距装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下牵引辊转动的第四驱动机构。
[0015]
通过采用前述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6]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用于供给制作口罩面面料的供料机构、用于供给鼻梁线的供线机构、用于将多层面料融合的压料辊、用于将面料裁切出口罩面的裁切辊、用于将裁切好的面料输出的输料辊以及用于将裁切好的面料的口罩面和分离进行分离输出的下料机构,可以一步完成口罩面的制作,在裁切的同时将鼻梁线埋
进口罩面的面层之间,将口罩面与废料分离输送,可以高效便捷的制作口罩面,提高口罩的生产效率。
[0017]
2、本实用新型中输线板与压料上辊、压料下辊之间设置的导向上辊、导向下辊以及导向板,可以将多层面料汇总后进行压合输送,导向板可以保证面料水平进入压料上辊、
压料下辊的夹合面,防止面料偏斜,保证口罩面的裁切平整。
[0018]
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在输线板的输出端的定向送料管和开设在导向下辊上的输送槽可以对鼻梁线的埋线位置进行定位,保证鼻梁线在口罩面上有个合适的位置,不会偏移,降低口罩面的废品率,保证口罩面的生产质量。
[0019]
4、本实用新型中将五层口罩面层分成两步汇总,第一步先将下四层汇总,第二步再将第一层面料与下四层面料汇总,完成第二步汇总的同时将鼻梁线包裹在第一层面料与下四层面料之间,一次完成面料的合层以及鼻梁线的埋线,简便快捷,提高口罩面的生产效率。
[0020]
5、本实用新型中输送轮、裁切轮与输线板,导向上辊与导向下辊,上牵引辊与下牵引辊,压料上辊、裁切上辊、输料上辊分别与压料下辊、裁切下辊、输料下辊之间的夹合距离均可以通过调距装置调节,可以根据不同厚度的面料、鼻梁线来相应的调节,避免损坏设备或制造材料。
[0021]
6、本实用新型中在压料辊和裁切辊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面料松紧度的松紧调节装置,通过左右转动驱动杆驱动调节滑块在驱动杆上上下滑移,从而带动没有和机架连接的一根调节辊相对于另一根调节辊上下运动,对绕设在两根调节辊上的面料进行松紧度调节,使进入裁切上辊与裁切下辊之间的面料处于张紧状态,保证裁切后的口罩面的精度以及切口的平整。
[0022]
7、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卷筒固定装置可以对安装面料卷的套筒进行微调,保证多层面料之间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保证汇总后的面料层的宽度相互平齐;牵引装置可以对牵引的面料的松紧度进行调节,保证面料的裁切口平整。
[0023]
8、本实用新型中的下料机构在面料裁切完成后直接将口罩面与废料进行分离输送,从面料上剔除下来的口罩面通过机架上的集料口同一收集,废料也牵引到同一个位置进行集中处理,便于后续清理,一步到位,提高口罩面的生产效率。
[0024]
9、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一个总的驱动系统驱动整个电机运作,利用一台驱动电机两条链条带动机台的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运作,结构巧妙,降低了驱动部分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口罩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口罩成型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口罩成型机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口罩成型机中供线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口罩成型机中供线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口罩成型机中松紧调节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1]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口罩成型机中卷筒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口罩成型机中卷筒固定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3]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口罩成型机中牵引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0是图3实用新型实施例口罩成型机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36]
参考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示的是口罩成型机,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10上沿加工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将多层口罩面料融合出图案的压料上辊11和压料下辊12、用于将面料裁切成口罩面的裁切上辊13和裁切下辊14、用于输出裁切后面料的输料上辊15和输料下辊16,所述压料下辊12、裁切下辊14、输料下辊16分别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压料下辊12或裁切下辊14或输料下辊16与所述滑块之前设置有便于转动的转动轴承,所述压料上辊11、裁切上辊13、输料上辊15分别可转动滑移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裁切上辊13和裁切下辊14上对称设置有用于裁切形成口罩面的切刀,所述压料下辊12为超声波复合辊,所述压料上辊11设置有与超声波复合辊配合在口罩面料上融合出封边的焊接点,所述裁切上辊13、裁切下辊14、输料上辊15、输料下辊16上分别套设有海绵套,所述海绵套可以增加裁切上辊13与裁切下辊14以及输料上辊15与输料下辊16夹合面料输送的摩擦力,同时给面料中的鼻梁线提供一个弹性空间,避免鼻梁线损坏输料上辊15、输料下辊16表面,所述机架10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压料上辊11、裁切上辊13、输料上辊15与压料下辊12、裁切下辊14、输料下辊16之间夹合间距的调距装置,所述压料上辊11与裁切上辊13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面料的松紧度的松紧调节装置,所述裁切上辊13和裁切下辊14的进料端设置有用于输送鼻梁线的供线机构、用于引导面料的导料装置,所述导料装置的进料端设置有供料机构,所述输料上辊15和输料下辊16的出料端设置有用于剔除废料的下料机构,所述机架10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压料上辊11和压料下辊12、裁切上辊13和裁切下辊14、输料上辊15和输料下辊16分别夹合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0037]
所述调距装置包括竖直开设于所述机架10上的滑槽17,所述滑槽17内可滑移设置有滑块18,所述压料上辊11或裁切上辊13或输料上辊15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滑块18上,所述压料上辊11或裁切上辊13或输料上辊15与所述滑块18之前设置有便于转动的转动轴承,所述滑槽17上方设置有安装块19,所述安装块19通过螺栓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安装块19上可转动穿设有螺纹杆20,所述螺纹杆20上设置有便于使用者手动转动螺纹杆20的转动手轮21,所述滑块18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杆20相配合的螺纹孔。
[0038]
所述松紧调节装置包括两块调节块22,两块所述调节块22两端部之间分别连接有调节辊23,所述调节辊23上可转动套设有调节套24,所述调节套24两端部与调节辊23之间设置有便于转动的转动轴承,所述调节块22一端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一所述调节辊23两端穿过所述调节块22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机架10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调节块22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杆25,所述调节块22设置有供所述驱动杆25穿过的调节槽26,所述调节槽26内垂直于所述驱动杆25设置有调节滑块27,所述调节滑块27两端部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调节槽26上,所述调节滑块27上开设有供所述驱动杆25穿过的调节滑孔,所述驱动杆25下端部通过销轴铰接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通过左右转动驱动杆25驱动调节滑块27在驱动杆25上上下滑移,从而带动没有和机架10连接的一根调节辊23相对于另一根调节辊23上下运动,对绕设在两根调节辊23上的面料进行松紧度调节,使进入裁切上辊13与裁切下辊14之间的面料处于张紧状态,保证裁切后的口罩面的精度以及切口的平整。
[0039]
所述导料装置包括三根用于传导面料的第一导向辊28、两根用于传导面料的第二
导向辊29,所述第二导向辊29与压料上辊11、压料下辊12之间设置有相互夹合用于传导面料的的导向上辊30、导向下辊31,所述第一导向辊28、第二导向辊29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导向下辊31通过轴承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导向上辊30可转动滑移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导向下辊31与第二导向辊29之间设置有导向板32,所述导向板32两端部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导向板32上开设有供所述导向下辊31伸出的开口33,所述机架10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导向上辊30与导向下辊31之间夹合间距的调距装置。
[0040]
所述调距装置包括竖直开设于所述机架10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可滑移设置有滑块,所述导向上辊30通过轴承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滑槽上方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安装块上可转动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便于使用者手动转动螺纹杆的转动手轮,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杆相配合的螺纹孔。
[0041]
供线机构包括输线板34,所述输线板34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辊29上方的机架10上,所述输线板34上设置有若干限制所述鼻梁线输送位置的限制板35,所述限制板35与所述输线板34之间形成输线通道36,所述输线板34的输入端设置有两个用于驱动鼻梁线输送的输送轮37,所述输送轮37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用于增大与鼻梁线之间摩擦力的摩擦条,所述输线板34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裁切鼻梁线的裁切轮38,所述机架10上可转动设置有两根的输送轴、裁切轴,所述输送轴、裁切轴通过轴承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输送轮37通过轴承套设于所述输送轴上,所述裁切轮38通过轴承套设于所述裁切轴上,所述输线板34上位于所述输送轮37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通过轴承可转动设置有与所述输送轮37相配合以减少鼻梁线输送摩擦力的滚轮41,所述裁切轮38侧壁上设置有裁切刀42,所述输线板34的出料端与导向下辊31之间设置有用于定位输送鼻梁线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向送料管43,所述定向送料管43的进料端设置于所述输线板34上,所述定向送料管43的出料端朝向所述导向下辊31,所述导向下辊31上沿周向开设有供鼻梁线穿过输送槽44,所述机架10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输送轮37、裁切轮38与所述输线板34之间间距的调距装置,所述机架10上设置有驱动所述输送轮37、裁切轮38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0042]
所述调距装置包括竖直开设于所述机架10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可滑移设置有滑块,所述输送轴或裁切轴通过轴承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滑槽上方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安装块上可转动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固定设置有转动手轮,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杆相配合的螺纹孔。
[0043]
鼻梁线从输线板34上的输线通道36内穿过,并在输送轮37与滚轮41的夹合下进行输送,在输送一定的长度后通过裁切轮38上的裁切刀42进行裁切,裁切后的鼻梁条穿过定向送料管43包裹在n95口罩面层的第一层和下四层之间,并沿着导向下辊31上的输送槽44,随着面料的牵引被一同输送走。所述输送轮37、裁切轮38与输送板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调距装置调节,可以适应不通过厚度的鼻梁线,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输送轮37与输线板34之间的距离来相应的调节输送轮37输送鼻梁线的摩擦力大小,便于根据不同摩擦系数的鼻梁线材料来调节。
[0044]
所述供料机构包括所述供料机构包括供料架45,所述供料架45上设置有五个用于安装n95的五层口罩面料卷的卷筒固定装置以及五个用于牵引面料的牵引装置,所述供料架45分为上层供料架45、下层供料架45,所述上层供料架45设置有三个卷筒固定装置、两个
牵引装置,所述下层供料架45上设置有两个卷筒固定装置、三个牵引装置。所述卷筒固定装置包括两块的第一固定座46、供料轴47,两块所述第一固定座46分别设置于所述供料架45上,所述供料轴47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设置于两块所述第一固定座46上,所述供料轴47上套设有套筒48,所述套筒48上设置有用于限制面料卷筒滑移的滑移限制装置。所述滑移限制装置包括两块第一限位块49,所述第一限位块49套设于所述套筒48两端部,所述第一限位块49上开设有与所述供料轴47垂直的定位螺纹孔,所述定位螺纹孔内螺纹连接设置有定位螺纹杆50,所述定位螺纹杆50底部与所述供料轴47抵靠。两块所述第一限位块49相互靠近一端为圆台状,直径由内向外减小。所述供料架45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供料轴47转动的限转装置。所述限转装置包括固定块51,所述固定块51下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两块第一固定座46之间的机架10上,所述固定块51上开设有供所述供料轴47穿过的开槽52,所述固定块51上垂直于所述供料轴47上开设有限转螺纹孔,所述限转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限转杆53,所述限转杆53底部与所述供料轴47抵靠。所述供料轴47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套筒48位置的位置调节装置。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套筒48与第一固定座46之间的弹簧54,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46抵靠,另一端与所述套筒48抵靠,所述供料轴47的自由端上开设有调节螺纹55,所述调节螺纹上螺纹连接有调整套56,所述调整套56一端与所述套筒48侧壁抵靠。
[0045]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座57、牵引杆58,所述第二固定座57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所述供料架45上,所述第二固定座57上一体固定设置有连接块59,所述连接块59上开设有供所述牵引杆58转动连接的连接孔60,所述牵引杆58上设置有用于限制面料偏移的第一限位装置以及用于调节面料牵引松紧度的牵引调节装置。
[0046]
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牵引杆58两端部上的第二限位块61,所述第二限位块61一端套设于所述牵引杆58上。所述牵引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62,所述调节杆62两端部分别设置于两块所述第二限位块61上,所述牵引杆58与所述连接块59为阻尼连接,所述牵引杆58与连接块59之间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一端设置于所述连接块59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牵引杆58上。
[0047]
面料卷安装时,将调整套56与套筒48上一第一限位块49拆卸下来,随后将面料卷套设在套筒48上,随后将第一限位块49通过定位螺纹杆50锁紧在套筒48上,随后将调整套56安装在供料轴47上,并通过调整套56与弹簧之间达到平衡位置来调整套56筒位于供料轴47上的位置,使五根供料轴47上的套筒48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便于调节五层面料层使面料层之间处于同一竖直面上,避免面料层之间错开导致叠层后的面料层之间相互错开,影响后续加工。安装好后,牵引面料卷的自由端绕设在调节杆62和牵引杆58上,使下四层的面料最终汇总在一起后,并绕设在三根第一导向辊28上以及两根第二导向辊29下方。机架10上位于导向上辊30、导向下辊31与定向送料管43之间还设置有一个用于牵引第一层面料的牵引装置,在鼻梁线进入下四面层面料层上面后,通过该牵引装置将第一层面料绕过其他零部件与下四层面料叠合,并穿过导向上辊30与导向下辊31之间,进入导向板32。
[0048]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输料上辊15和输料下辊16的出料端的输送带63,所述机架10上设置有若干输送辊,所述输送带63绕设于所述输送辊上,所述输送带63上设置有第一辊轴64,所述第一辊轴64两端部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第一辊轴64上套设有用于向输送带63压紧口罩面将裁切好的口罩面从面料上剔除下来的压轮65,所述第一
辊轴64上位于所述压轮65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口罩面料滑移的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限位装置包括第三限位块66,所述第三限位块66套设于所述第一辊轴64上,所述第三限位块66上开合有与所述第一辊轴64垂直的第三调节螺纹孔,所述第三调节螺纹孔内设置有第三调节螺栓,两块所述第三限位块66的位置可以根据输送的面料的宽度来相应调整。所述第一辊轴64上方设置有用于改变废料运动方向的第二辊轴67,所述第二辊轴67两端部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废料滑移的第三限位装置,所述第三限位装置包括第四限位块68,所述第四限位块68套设于所述第一辊轴64上,所述第四限位块68上开合有与所述第二辊轴67垂直的第四调节螺纹孔,所述第四调节螺纹孔内设置有第四调节螺栓,两块所述第四限位块68的位置可以根据输送的面料的宽度来相应调整。所述输送带63的进料端上设置有第三导向辊69,所述第三导向辊69两端部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机架10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废料运动的废料牵引装置,所述机架10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带63以及所述第一辊轴64转动的第三驱动机构。
[0049]
所述废料牵引装置包括上牵引辊70、下牵引辊71,所述下牵引辊71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上牵引辊70可转动滑移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机架10上位于所述上牵引辊70、下牵引辊71与输送带63之间设置有用于收集从输送带63上掉落的口罩面的集料口72,所述机架10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上牵引辊70与下牵引辊71之间夹合间距的调距装置,所述机架10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下牵引辊71转动的第四驱动机构。
[0050]
所述调距装置包括竖直开设于所述机架10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可滑移设置有滑块,所述牵引上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滑槽上方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安装块上可转动穿设有螺纹杆,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杆相配合的螺纹孔。
[0051]
裁切完成后的面料通过输送上辊和输送下辊被输送出,并进入输送带63上的第三导向辊69与输送带63之间,随后穿过压轮65与输送带63之间,压轮65与输送带63对裁切好的口罩面进行挤压使口罩面随着输送带63被输送,将口罩面剔除后的面料废料向上牵引绕过压轮65上方的第二辊轴67,随后穿过上牵引辊70、下牵引辊71之间,随着上牵引辊70、下牵引辊71的转动使废料被动牵引。剔除下来的口罩面随着输送带63的输送最后掉落在集料口72下方的收料框内。
[0052]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为同一个驱动系统组成。该驱动系统包括分别套设于所述压料上辊11和压料下辊12上的第一齿轮73和第二齿轮74、分别套设于所述裁切上辊13和裁切下辊14上的第三齿轮75和第四齿轮76、分别套设于所述输料上辊15和输料下辊16上的第五齿轮77和第六齿轮78,所述第一齿轮73与第二齿轮74啮合传动,所述第三齿轮75与第四齿轮76啮合传动,所述第五齿轮77与第六齿轮78啮合传动,所述压料下辊12、裁切下辊14、输料下辊16上分别套设有第一链轮84、第二链轮85、第三链轮86;两个输送轴上分别套设有第七齿轮79和第八齿轮99,所述裁切轴上套设有的第九齿轮(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七齿轮79和第八齿轮99上啮合有第十齿轮80,所述第八齿轮99和第九齿轮上啮合有第十一齿轮81,所述第十齿轮80、第十一齿轮81可滑移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第十齿轮80、第十一齿轮8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块22,所述第一调节块22上开设有第一调节槽26,所述机架1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调节槽26相配合的第一调节孔,所述裁切轴上还套设有第四链轮87,所述机架10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方向的第五链轮88、
第六链轮89、第七链轮90,所述第六链轮89、第七链轮90可滑移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第一链轮84、第二链轮85、第三链轮86、第四链轮87、第五链轮88、第六链轮89、第七链轮90上套设有第一链条100。所述输送下辊上还套设有第八链轮91,所述第一辊轴64上套设有第九链轮92,所述输送辊上套设有第十链轮93,所述上牵引辊70、下牵引辊71上分别套设有第十二齿轮82和第十三齿轮83,所述下牵引辊71上还套设有第十一链轮94,所述机架10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方向的第十二链轮95与第十三链轮96,第八链轮91、第九链轮92、第十链轮93、第十一链轮94、第十二链轮95、第十三链轮96上绕设有第二链条101。所述机架10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链条100松紧度的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调节块22,所述第二调节块22上可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链条100啮合的第十四链轮97,所述第二调节块22上开设有第二调节滑槽,所述机架1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调节滑槽配合的第二调节螺纹孔,所述第二调节滑槽与所述第二调节螺纹孔之间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机架10上设置有同时驱动所述第一链条100、第二链条101传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壳体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轴上套设有第十五链轮98,所述第一链条100绕设于所述第十五链轮98上。
[0053]
所述驱动电机带动第十五链轮98转动,第十五链轮98驱动第一链条100传动,第一链条100带动第一链轮84至第七链轮90以及第十四链轮97转动。第一链轮84带动压料下辊12和第二齿轮74转动,第二齿轮74啮合第一齿轮73转动使压料上辊11与压料下辊12夹合转动;第二链轮85带动裁切下辊14和第四齿轮76转动,第四齿轮76啮合第三齿轮75转动使裁切上辊13与裁切下辊14夹合转动;第三链轮86带动输料下辊16和第六齿轮78转动,第六齿轮78啮合第五齿轮77转动使输料上辊15与输料下辊16夹合转动;第四链轮87带动裁切轴和第九齿轮转动,第九齿轮啮合第十一齿轮81带动第八齿轮99和一根输送轴、一个输送轮37转动,第八齿轮99啮合第十齿轮80带动第七齿轮79和另一根输送轴、另一个输送轮37转动;同时输料下辊16带动第八链轮91转动,第八链轮91驱动第二链条101传动,第二链条101带动第九链轮92、第十链轮93、第十一链轮94、第十二链轮95、第十三链轮96转动,第九链轮92转动带动第一辊轴64和压轮65转动,第十链轮93转动带动输送带63输送,第十一链轮94转动带动下牵引辊71和第十三齿轮83转动,第十三齿轮83啮合第十二齿轮82带动上牵引辊70转动,使上牵引辊70、下牵引辊71相互夹合传动。
[0054]
口罩成型机的工作原理:将五个面料卷分别安装在五个卷筒固定装置上,牵引下四层的面料分别绕设在相应的牵引装置后,在另一个牵引装置上叠加汇总,随后绕设在三个第一导向辊28上和两个第二导向辊29下方。在输线板34上的输线通道36内穿设鼻梁线,并通过输送轮37输送鼻梁线,通过裁切轮38对鼻梁线进行定长裁切。
[0055]
同时,牵引第一层面料卷的面料绕设在机架10上的牵引装置上,使第一层面料和下四层面料叠合汇总,并夹带鼻梁线依次穿过导向上辊30与导向下辊31之间进行导向、穿过压料上辊11与压料下辊12之间进行融合、穿过裁切上辊13与裁切下辊14之间口罩面裁切、穿过输料上辊15与输料下辊16之间将裁切完成的面料输送出去。
[0056]
随后面料依次穿过第三导向辊69与输送带63之间以及压轮65与输送带63之间,压轮65将裁切好的口罩面压合在输送带63上随着输送带63输送到集料口72下方进行统一收集。剔除口罩面后的废料向上绕设在第二辊轴67上,最后废料穿过上牵引辊70、下牵引辊71之间被牵引走。
[0057]
技术上述方案中,所述供料架上的卷筒固定装置和牵引装置的使用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口罩时的面料层数来使用,例如:三层的一次性口罩使用三个卷筒固定装置、四个牵引装置,第一层的面料绕设在机架上的牵引装置;四层的一次性口罩使用四个卷筒固定装置、五个牵引装置,第一层的面料绕设在机架上的牵引装置。
[005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
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