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滑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 175
  • 2021-02-24 13:32:52
  • 鱼爪商标网


[0001]
实用新型涉及塑胶制品生产模具方面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顶出塑胶制品的模具滑块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塑胶制品注塑的模具滑块结构,在pl开模时,通常是以前模为驱动,通过固定在前模的斜导柱或斜拨块驱动滑块座滑动,实现塑胶制品的侧向抽芯作用,这种现有模具滑块结构的滑块座较长,占用空间较大,直接导致模具体积变大。由此,现有的技术因为需要在滑块座设定斜导柱或斜拨块的孔,占用空间较大,所以模具尺寸较大,这产生了3个方面主要的问题:

废料流道较长;

使钢材成本高,加工、运输成本高;

所需成型机的吨位大,使塑胶产品生产的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一)实用新型目的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滑块结构,能够减小了滑块座尺寸,缩短废料流道长度,节约模具空间,使模具变小,解决了因模具尺寸大而产生的一系列成本增加的问题。
[0005]
(二)技术方案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以提供一种模具滑块结构,包括:
[0007]
所述前模上设有前模腔,所述后模上设有连通前模腔的后模腔,后模腔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压紧块和滑动座,所述压紧块抵接在滑动座的底部,且压紧块的顶部一侧能够插入前模内,所述滑动座的顶部抵接有滑动入子,滑动入子的顶部设置在后模腔内,且滑动入子与滑动座的抵接处形成顶腔,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有连通顶腔的滑轨,滑轨内设有顶出件,顶出件能够沿滑轨移动至顶腔内以抵接在滑动座与滑动入子之间,从而驱动滑动座与滑动入子分别沿相反方向移动。
[0008]
传统模具的滑块座,在pl开模时,由前模的斜导柱插入滑动座内驱动滑块座滑动,实现塑胶制品的侧向抽芯作用,但是滑块座较长,导致模具的占有体积较大。本实用新型废除了前模斜导柱插入滑动座内的滑动座驱动方式,在后模上设置顶出件驱动滑块座滑动,通过顶出件抵接在滑动座与滑动入子之间进行移动驱动,实现塑胶制品侧向抽芯的方式。通过顶出式设计的滑块座长度比采用前模斜导柱驱动的传统滑动座的长度将缩减了约一倍,此构造的滑块座不需开孔供导斜柱插入,能够有效减少滑动座的长度,从而缩小模具上供滑动座移动的废料流道长度,达到节约流道的目的,通过节约模具空间使模具小型化,有效节约钢材成本、加工和运输成本,减小模具所需成型机吨位,从而使塑胶产品生产的成本降低。
[000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出件设有拨动端,所述拨动端上设有拨动斜面和顶角,所
述滑动座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拨动斜面对应的第一斜面,所述滑动入子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顶角对应的顶槽。由此,当顶出件在顶腔内抵接在滑动座与滑动入子之间时,拨动斜面与第一斜面抵接、顶角与顶槽抵接,当顶出件继续向顶腔内移动时,拨动斜面也会继续沿第一斜面移动,由于斜面存在倾斜度,顶腔的空间也随顶出件在顶腔内的移动位置增大而增大,此时,顶出件的顶角顶在滑动入子的顶槽内,将驱动滑动入子与滑动座分离,能够使滑动入子沿远离模腔方向移动,以带动贴合在模腔底面的塑料制品脱离模腔底面,从而实现侧向抽芯的pl开模。
[00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拨动斜面与所述顶角相对设置,所述拨动斜面沿所述拨动端的正面向底面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顶角设置在拨动端的正面顶部上。由此,顶角设置在拨动端的顶面另一侧且与拨动斜面对应设置,使拨动端插入顶腔内后能够通过斜面抵接移动,即可直接驱动滑动座与滑动入子同时进行相反方向的移动,克服传统大体积模具需开孔的缺陷,具有模具小型化、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特点。
[00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座的顶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底面内侧沿内侧面向下倾斜形成所述第一斜面,所述滑槽的两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斜面上方。由此,滑动座顶部的滑槽为滑动座上连通至顶腔的一部分,当滑动座沿后模底部移动时,拨动端的拨动斜面沿第一斜面在滑槽上形成倾斜移动,而凹槽能够与滑动入子进行卡槽配合,以提高滑动座与滑动入子的稳定传动,同时能够快速顶出滑动入子。
[0012]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匹配滑动座的滑槽和凹槽设置,提高滑动入子的顶出效率:所述滑动入子的底面上凹形成顶槽,所述顶槽与所述滑槽对应设置且相连通形成所述顶腔,所述顶槽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凸部,所述凸部沿所述滑动入子的底面向下凸起。由此,拨动端插入在滑槽和顶槽形成的顶腔中,通过第一斜面与拨动斜面的配合使拨动端沿滑动座进行倾斜移动,以驱动滑动座与滑动入子分别沿相反方向移动。
[001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座的底部一侧设有面向所述压紧块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为上下错位设置。由此,当顶出块在滑动座顶部内侧驱动滑动座沿安装槽底部移动时,通过第二斜面与压紧斜面的配合,滑动座的底部外侧能够与压紧块的顶部倾斜抵接,正是由于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的上下错位设置,在驱动压紧块向后模底部移动的同时,通过压紧块的顶部一侧插入前模,使前模与后模牢固配合,从而有效防止前模跟随滑动入子或模腔内的塑胶制品一起移动,实现塑胶制品的快速脱模,加工效率高、结构牢固、经济实用。
[00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块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斜面对应的压紧斜面,所述压紧斜面的一侧向外凸出形成压紧端。由此,压紧端为压紧块插入前模的部分,通过压紧端连接在压紧斜面的一侧,使滑动座传动至压紧块的挤压力度能快速传导至压紧端,使压紧端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防止前模上移,能够在上下方向加强前模与后模之间的连接度。
[0015]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配合压紧块插入前模,提高后模与前模之间的连接牢固性:所述前模的一侧面开设有对应所述压紧端的压紧槽,所述压紧槽位于所述前模腔的下方且连通所述安装槽以供所述压紧端插入。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具滑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具滑块结构的一剖视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后模安装顶出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顶出件驱动滑动入子与滑动座移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后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前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
[0023]
前模1,前模腔11,压紧槽12,后模2,后模腔21,安装槽22,滑轨23,压紧块3,压紧斜面31,压紧端32,滑动座4,滑槽40,第一斜面41,凹槽42,第二斜面43,滑动入子5,顶槽50,凸部51,顶腔45,顶出件6,拨动端60,拨动斜面61,顶角62。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
[0025]
请参阅图1-6所示的本实施例一的一种模具滑块结构,该模具滑块结构包括:前模1、后模2、压紧块3、滑动座4、滑动入子5和顶出件6,其中,前模1与后模2配套设置,前模1的内侧面与后模2的内侧面相对抵接设置,具体的:前模1上设有前模腔11和压紧槽12,前模腔11开设在前模1的顶部与内侧面之间,压紧槽12设置在前模1的内侧面上且位于前模腔11的下方;后模2上设有后模腔21、安装槽22和滑轨23,后模腔21开设在后模2的顶部与内侧面之间,且后模腔21连通前模腔11,后模腔2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22,安装槽22的一侧设有滑轨23。
[0026]
后模2上设有压紧块3、滑动座4、滑动入子5和顶出件6,其中,安装槽22内设有压紧块3和滑动座4,压紧块3设置在安装槽22的底部且压紧块3的顶部一侧能够插入前模1内,压紧块3的顶面与滑动座4的底面抵接,滑动座4的顶面与滑动入子5的底面抵接,滑动入子5的顶部设置在后模腔21内,滑动入子5与滑动座4的抵接处形成顶腔45,顶腔45的一侧连通滑轨23,滑轨23内设有顶出件6,顶出件6能够沿滑轨23移动至顶腔45内以抵接在滑动座4与滑动入子5之间,从而驱动滑动座4与滑动入子5分别沿相反方向移动。
[0027]
如图2、3所示,顶出件6设有拨动端60,拨动端60上设有拨动斜面61和顶角62,拨动斜面61与顶角62相对设置,其中,拨动斜面61沿拨动端60的正面底部向拨动端60的底面倾斜向下设置,顶角62设置在拨动端60的正面顶部上。其中,拨动斜面61沿拨动端60的正面向底面倾斜设置,拨动端60的正面直径小于顶腔的截面直径,拨动端60的正面直径为拨动斜面61与顶角之间的最小间距,该最小间距小于顶腔的截面直径,以使拨动端60能够插入顶腔内。
[0028]
如图2、3、4所示,滑动座4上设有滑槽40、第一斜面41、凹槽42、第二斜面43,其中,第一斜面41与拨动斜面61对应设置,具体的:滑动座4的顶部设有滑槽40和第一斜面41,滑槽40凹设在滑动座4的顶面中间,滑槽40的底面内侧设有第一斜面41,第一斜面41在滑槽40的底面内侧沿滑槽面向滑轨23的内侧面向下倾斜设置,滑槽40的两侧中间设有凹槽42,凹槽42位于第一斜面41的顶部上方。滑动座4的底部一侧设有面向压紧块3的第二斜面43,第二斜面43沿滑动座4的底面外侧沿滑动座4面向前模2的外侧面向上倾斜设置,且第二斜面
43与第一斜面41为上下错位设置。
[0029]
如图2、3、4所示,滑动入子5上设有顶槽50和凸部51,具体的:顶槽50沿滑动入子5的底面向上凹设且面向滑动座4设置,顶槽50与滑槽40对应设置且相连通形成顶腔45,顶槽50的两侧设有凸部51,凸部51沿滑动入子5的底面向下凸起,凸部51与凹槽42对应设置。
[0030]
如图2、3、4所示,压紧块3上设有压紧斜面31和压紧端32,具体的:压紧块3的顶部一侧设有与第二斜面43对应的压紧斜面31,压紧块3的顶部一侧向外凸出形成压紧端32,压紧端32连接在压紧斜面31的一侧。当前模1与后模2相对匹配设置时,前模腔11与后模腔21水平设置且相连通,压紧槽12在前模腔11的下方与安装槽22连通,压紧块3设置在安装槽22的底部以使压紧端32插入压紧槽12内。
[0031]
在进行pl开模时,后模2上的顶出件6能够沿滑轨23移动至顶腔45内抵接在滑动座4和滑动入子5之间时,使拨动斜面61与第一斜面41相抵接、顶角62与顶槽50相抵接,当继续驱动后模2上的顶出件6在顶腔45内沿前模1方向移动时,由于拨动斜面61与第一斜面41的倾斜设置,因为斜面存在倾斜度,顶出件6将驱动滑动座4与滑动入子5进行分离,使滑动入子5沿远离模腔方向移动,以带动贴合在模腔底面的塑料制品脱离模腔底面,从而实现侧向抽芯的pl开模。
[0032]
在顶出件6驱动滑动座4向后模2底部移动时,滑动座4的底部抵接有压紧块3,此时,滑动座4对压紧块3产生向下的压力,压紧块3通过压紧端32插入前模1的压紧槽12内,从而防止前模1跟随滑动入子向上移动,从而在上下方向加强前模1与后模2之间的连接度。
[0033]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 5个步骤了解商标转让

    5个步骤了解商标转让

    商标作为企业核心资产,其转让涉及法律程序与商业利益的双重考量。从签订协议到最终完成权属变更,每一步都需严谨操作。以下通过五个步骤,为您解析商标转让的全流程。第一步:签订书面转让

    2025-05-06查看详情>>

  • 转让商标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转让商标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商标作为企业核心资产,其转让行为需严格遵循法律框架与程序规范。无论是企业战略调整还是个人资产变现,商标转让都需满足一系列硬性条件,否则可能面临无效风险或法律纠纷。以下从法律资格

    2025-05-06查看详情>>

  • 买商标,有哪些注意事项?

    买商标,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商业活动中,购买商标是一种快速获取品牌资源的方式,但其中存在诸多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受损失。以下是购买商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核实商标的合法性与真实性至关重要。要通过国家知识

    2025-05-05查看详情>>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