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有机肥的多斗取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 172
  • 2021-02-24 13:50:23
  • 鱼爪商标网


[0001]
实用新型属于有机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有机肥的多斗取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
[0003]
有机肥的原料非常复杂,如干鸡粪、干猪粪等动物粪便,如植物秸秆、豆粕等植物废弃物或加工肥料,腐殖土或矿粉等天然矿物质原料,磷铵、尿素等化肥等。部分原料(如动物粪便(干)和矿物质原料等)会堆在仓库中,使用时利用相应的设备进行取料。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多斗输送机进行取料。多斗输送机进行取料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带动主动链轮旋转使链条上的铲斗作圆周运动,完成原料的连续供应,通过液压油缸的伸缩控制斗臂的工作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料堆。
[0004]
如申请号为cn98252304.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多动挖土机,它是由行走机构,液压升降机构和输送机构组成,其中行走机构主要由两个减速电动机、两个主动轮、两个从动轮、一个行走车体组成,液压升降机构主要由液压站、液压缸、杠杆、机架组成,输送机构主要由减速电动机、主动链轮和主动链轮轴、张紧链轮、斗臂、环形输送链、铲斗组成。
[0005]
申请人在采用前述结构进行取料时发现如下三个问题;
[0006]
1、需要为液压油缸设置泵站,不但体积大,还成本高;
[0007]
2、由于液压油缸本身具有一定长度,导致斗臂的旋转角度有限,进而导致料堆的高度受限;
[0008]
3、行走机构的行走车要求较大的重量使装置不会侧翻,同时其通常需要设置液压油缸,导致其需要较大的体积,然而由于液压油缸的设置,并不便于在其上操作和行走。


技术实现要素:

[0009]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肥的多斗取料装置,采用吊索式升降结来对斗臂进行升降,简化了结构和降低了行走机构的体积,同时保证了斗臂的旋转角度;采用上行走机构、下行走机构和倾斜设置的固定斜桥,降低了下行走机构的大小。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肥的多斗取料装置,包括行走机构、升降机构1和多斗输送机构2,所述多斗输送机构2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斗臂3及斗臂3上循环运动的多个铲斗4,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沿前后向水平设置的轨道5及能在轨道5上行走的行走车6,所述斗臂3的左端转动设于行走机构上且垂直于轨道5;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由左至右斜
向上设置的固定斜桥7及其下端的下行走机构8和其上端的上行走机构9,所述固定斜桥7垂直于轨道5,所述下行走机构8和上行走机构9同步驱动,所述斗臂3的左端转动设于固定斜桥7上且斗臂3位于固定斜桥7的下方,所述升降机构1为吊索式升降结构且其设于固定斜桥7与斗臂3之间。
[0011]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固定斜桥7包括下部竖向设置的竖向段11、中部由左至右斜向上的倾斜段12和上部水平设置的水平段13,所述竖向段11的下端固定在下行走机构8的行走车6上,所述斗臂3通过前后向的转轴转动设于竖向段11上且其位于倾斜段12的正下方,所述上行走机构9的行走车6固定在水平段13的右端,所述倾斜段12的倾斜角度为30-60
°
,所述升降机构1设于倾斜段12与斗臂3之间。
[0012]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升降机构1包括倾斜段12上侧下部的卷扬电机14、倾斜段12上侧上部的两个上导轮15、缠绕在卷扬电机14上的吊索16和斗臂3上侧的两个下导轮17,两个上导轮15前后并排设置,两个下导轮17前后并排设置,所述下导轮17位于上导轮15的右下方;所述吊索16由卷扬电机14输出,至一个上导轮15上侧并向下绕出至同侧的一个下导轮17,绕过一个下导轮17下侧后向上至另一个上导轮15,绕过另一个上导轮15上侧后向下绕至另一个下导轮17,绕过另一个下导轮17下侧后向上至倾斜段12固定。
[0013]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倾斜段12的上侧设有上导轮固定支架18,两个上导轮15分别转动设于上导轮连接板19下部的前后两侧,所述上导轮连接板19的上部与上导轮固定支架18转动连接,所述吊索16的端部固定在上导轮固定支架18上;所述斗臂3的右部上侧转动设有下导轮固定架20,两个下导轮17分别转动设于下导轮连接板21上部的前后两侧,所述下导轮连接板21的下部与下导轮固定架20的上部转动连接。
[0014]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行走车6上前后并排设有一个主动轨道轮和一个被动轨道轮,所述主动轨道轮和被动轨道轮均沿左右向设置,所述主动轨道轮与对应的行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上行走机构9上的行走电机与下行走机构8上的行走电机同步驱动。
[0015]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下行走机构8的行走车6为沿前后向设置的矩形板状结构,其右侧下部前后并排设有一个主动轨道轮和一个被动轨道轮,其右侧上部与竖向段11的下端固定连接,其左侧上部沿前后向设有围栏22,其前后两侧的上部均设有至地面相邻上方的阶梯10。
[0016]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行走机构9的行走车6为沿前后向设置的框架式结构,其下侧前后并排设有一个主动轨道轮和一个被动轨道轮;所述上行走机构9的轨道5位于斗臂3右端的右侧,其左右侧的相邻外侧各设有一个导向轮23;所述导向轮23沿竖直方向设于对应行走车6的下侧。
[0017]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固定斜桥7为框架式结构,其包括前后并排设置的两根桥臂,所述斗臂3设于两根桥臂之间的下方。
[001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肥的多斗取料装置,采用吊索式升降结来对斗臂进行升降,简化了结构和降低了行走机构的体积,同时保证了斗臂的旋转角度(最大可旋转至倾斜段的相邻下方);采用上行走机构、下行走机构和倾斜设置的固定斜桥,降低了下行走机构的大小,但是同时也方便了人员在行走车上行走与操作。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有机肥的多斗取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有机肥的多斗取料装置的俯视图;
[0021]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有机肥的多斗取料装置的右视图;
[0022]
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
图中:1升降机构、2多斗输送机构、3斗臂、4铲斗、5轨道、6行走车、7固定斜桥、8下行走机构、9上行走机构、10阶梯、11竖向段、12倾斜段、13水平段、14卷扬电机、15上导轮、16吊索、17下导轮、18上导轮固定支架、19上导轮连接板、20下导轮固定架、21下导轮连接板、22围栏、23导向轮、24旋转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5]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肥的多斗取料装置,该装置包括行走机构、升降机构1和多斗输送机构2等,多斗输送机构2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斗臂3及斗臂3上循环运动的多个铲斗4等。行走机构(本实施例中包括上行走机构9和下行走机构8)包括沿前后向水平设置的轨道5及能在轨道5上行走的行走车6等。斗臂3的左端转动(通过前后向的转轴)设于行走机构上且垂直于轨道5,多斗输送机构2的驱动电机设于斗臂3的左端。前述结构与现有的取料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行走机构包括由左至右斜向上设置的固定斜桥7及其下端的下行走机构8和其上端的上行走机构9,下行走机构8设于地面上,上行走机构9悬空,其轨道5可通过支架设于地面上或墙面上;固定斜桥7垂直于轨道5。下行走机构8和上行走机构9同步驱动(同速)。斗臂3(其长度为8-14m,最好较倾斜段12稍短)的左端转动设于固定斜桥7上且斗臂3位于固定斜桥7的下方,其右端要求不与上行走机构9相互干扰。升降机构1为吊索式升降结构且其设于固定斜桥7与斗臂3之间,吊索式升降结构为常规结构,其用于驱动斗臂3绕转轴上下旋转。
[0026]
其中,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固定斜桥7包括下部竖向设置的竖向段11(较短,可以为1.0-1.5m)、中部由左至右斜向上的倾斜段12(较长,可以为10-15m)和上部水平设置的水平段13(较短,可以为0.5-1.0m),竖向段11的下端固定在下行走机构8的行走车6上,斗臂3通过前后向的转轴转动设于竖向段11(右侧的旋转座14)上且其位于倾斜段12的正下方,上行走机构9的行走车6固定在水平段13的右端,倾斜段12的倾斜角度为30-60
°
(与水平面的夹角,具体可以为45
°
),升降机构1设于倾斜段12与斗臂3之间。
[0027]
其中,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升降机构1包括倾斜段12上侧下部的卷扬电机14(沿前后向设置)、倾斜段12上侧上部的两个上导轮15(沿前后向设置)、缠绕在卷扬电机14(轴)上的吊索16和斗臂3上侧的两个下导轮17(沿前后向设置)等。其中,两个上导轮15前后并排设置,两个下导轮17前后并排设置,下导轮17位于上导轮15的右下方。其中,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升降的稳定性,吊索16以w形绕过两个下导轮17和两个上导轮15;具体地,吊索16由卷扬电机14输出,至一个上导轮15上侧并向下绕出至同侧的一个下导轮17,绕过一个下导轮17下侧后向上至另一个上导轮15,绕过另一个上导轮15上侧后向下绕至另一个下导轮17,其端部绕过另一个下导轮17下侧后向上至倾斜段12固定。
[0028]
进一步地,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倾斜段12的上侧设有上导轮固定支架18(具体为竖向设置的框架式结构),两个上导轮15分别转动设于上导轮连接板19(具体可以为与斗臂3共面的矩形板状结构)下部的前后两侧,上导轮连接板19的上部与上导轮固定支架18转动连接(通过前后向的转轴),吊索16的端部固定在上导轮固定支架18上。斗臂3的右部上侧转动(通过前后向的转轴)设有下导轮固定架20(具体为框架式结构),两个下导轮17分别转动设于下导轮连接板21(具体可以为与斗臂3共面的矩形板状结构)上部的前后两侧,下导轮连接板21的下部与下导轮固定架20的上部转动连接(通过前后向的转轴)。
[0029]
其中,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行走车6上前后并排设有一个主动轨道轮和一个被动轨道轮,主动轨道轮和被动轨道轮均沿左右向设置并滑动设于轨道5上,主动轨道轮与对应的行走电机传动连接,前述结构与现有结构基本相同。上行走机构9上的行走电机与下行走机构8上的行走电机同步驱动。
[0030]
具体地,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下行走机构8的行走车6为沿前后向设置的矩形板状结构,其右侧下部前后并排设有一个主动轨道轮和一个被动轨道轮,其右侧上部与竖向段11的下端固定连接,其左侧上部沿前后向设有围栏22(起防护作用,避免人掉落),其前后两侧的上部均设有至地面相邻上方的阶梯10(下端位于对应轨道5的上方,倾斜设置便于人员登上行走车6),其上侧可设置操作台。行走电机设于对应行走车6的下侧。
[0031]
具体地,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行走机构9的行走车6为沿前后向设置的框架式结构,其下侧前后并排设有一个主动轨道轮和一个被动轨道轮。上行走机构9的轨道5位于斗臂3右端的右侧,其左右侧的相邻外侧各设有一个导向轮23(具体可以为轴承)以保证滑动的稳定性和避免侧翻。导向轮23沿竖直方向(转动)设于对应行走车6的下侧。行走电机设于对应行走车6的左侧。
[0032]
具体地,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固定斜桥7为框架式结构,其包括前后并排设置的两根桥臂(之间通过固定梁连接),斗臂3设于两根桥臂之间(中间位置)的下方。
[00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 商标取名字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商标取名字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商标作为品牌的核心标识,其命名不仅关乎法律合规性,更直接影响市场传播与消费者认知。结合实践案例与法律规范,商标命名需重点关注以下六大核心事项。一、显著性:避开通用与描述性词汇商

    2025-05-07查看详情>>

  • 商标注册后可以享受哪些权益?

    商标注册后可以享受哪些权益?

    商标作为企业核心资产,不仅是品牌标识,更是法律赋予企业的“护城河”。注册成功后,企业可依法享有八大核心权益,这些权益既是市场竞争的利器,也是品牌增值的基石。一、独占性使用权与排

    2025-05-07查看详情>>

  • 5个步骤了解商标转让

    5个步骤了解商标转让

    商标作为企业核心资产,其转让涉及法律程序与商业利益的双重考量。从签订协议到最终完成权属变更,每一步都需严谨操作。以下通过五个步骤,为您解析商标转让的全流程。第一步:签订书面转让

    2025-05-06查看详情>>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