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商标转让该怎样办理?
无人机商标转让该怎样办理?商标转让是获得商标最快捷途径,办理商标转让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但是仍有很多人对商标转让不了解,商标转让比商标注册周期更短,成功率更高,那么无人机商标转让
2022-12-05查看详情>>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监控用无人机的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早期的无人机更多地作为靶机和侦察机作试验训练、侦察监视之用,而随着微电子技术、微机械传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技术、自主控制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无人机逐渐发展为一种新型空中力量,能够在枯燥任务领域、恶劣环境任务领域和危险任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提高了对机场的监控效果,无人机也被大量的运用于机场的上空进行监控,传统系留无人机缺乏防撞装置,因为操控者操作原因导致无人机与其他物体发生撞击时,对系留无人机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影响系留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监控用无人机的防撞装置,能够提前发现无人机前方出现障碍物,并且能够在无人机撞到障碍物时降低无人机所受的撞击力,对无人机进行了保护,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监控用无人机的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检测单元、减震单元、缓冲单元和连接单元;
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的侧面安装有四个相对应的红外线接收器;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含电动伸缩杆、安装框、电机、转盘、安装块和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电动伸缩杆安装在无人机的上侧面上,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臂固定在安装框的下侧面上,所述安装框内部的上侧壁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转盘的下端面上,所述转盘的上端面上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前侧面上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与四个外线接收器相配合,通过设置检测单元对无人机周边的障碍物进行检测;
减震单元:所述减震单元包含固定管、固定框架、连接轴和减震弹簧,所述固定管设置有四个,四个固定管相对应的固定在无人机的侧面,所述固定管远离无人机的端面上固定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固定管相通,所述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圆周面上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固定在固定框架的内侧壁上,通过设置减震单元减小无人机承受的撞击力;
缓冲单元:所述固定框架的内侧壁上安装有两个相对应的缓冲单元,通过设置缓冲单元进一步的降低无人机所承受的撞击力;
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固定在连接轴的端面上,所述减震单元通过连接单元与两个缓冲单元。
其中:所述电动伸缩杆、电机和红外线发射器36的输入端均电连接无人机内部的无线控制模块,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无人机内部的无线控制模块双向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单元包含连接板、连接桶、限位盘、固定轴和缓冲弹簧,所述固定框架的内侧壁上铰接有两个相对应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面固定有连接桶,所述连接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端面上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圆周面上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限位盘的端面上,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桶内部的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单元包含固定盘、连接块和连接柱,所述固定盘固定在连接轴的端面上,所述固定盘的端面上固定有连接块,两个固定轴远离两个限位盘的一端铰接在连接块的侧面上,所述连接块远离固定盘的侧面上固定有连接柱。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连接柱的侧面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柱。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的圆周面上套接有两个相对应的滑动环,所述滑动环的端面上固定有固定弹簧,两个固定弹簧套接在固定柱的圆周面上,所述固定弹簧远离滑动环的一端固定在滑动槽的内侧壁上,所述滑动环的圆周面安装有滚珠,同时设置滚珠使得滑动环能够更加方便的在滑动槽的内部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环的圆周面上铰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远离两个滑动环的一端铰接在防撞板的侧面,通过设置防撞板能够有效避免无人机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板远离两个连接杆的侧面上固定有橡胶板,所述防撞板的侧面固定有两个相对应的斜向板,通过设置橡胶板能够有效减小撞击力。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板的侧面固定两个相对应的连接弹簧,两个连接弹簧远离防撞板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的侧面上,通过设置连接弹簧将防撞板与固定板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监控用无人机的防撞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通过远端遥控控制无人机起飞,无人机起飞后,通过远端遥控控制电动伸缩杆工作,电动伸缩杆工作带动安装框向上移动,当电动伸缩杆的伸缩臂移动到最大距离后,关闭电动伸缩杆,然后通过遥控远端控制电机转动,电机转动电动安装块转动,安装块转动带动红外线发射器转动,通过以上装置使得红外线发射器能够向各个角度发射红外线;
2、当无人机的某个方向有障碍物存在时,存在的障碍物将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反射,反射的红外线被四个红外线接收器中的其中一个接收到,当其中一个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后,将此信息通过无人机内部的无线控制模块发送至远端控制台,提醒操作人员某个方向存在障碍物,操作人员收到信号后调整无人机的飞行方向,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无人机撞向障碍物;
3、无人机撞到障碍物时,撞击处的橡胶板受力向机体方向移动,橡胶板向机体方向移动带动防撞板向机体方向移动,防撞板向机体方向移动带动两个连接弹簧向机体方向收缩,同时防撞板向机体方向移动带动两个连接杆向机体方向移动,两个连接杆向机体方向移动带动两个滑动环沿固定柱向固定柱的两端移动,从而降低无人机所受的撞击力对无人机进行防护;
4、当撞击力度过大时,固定板同样向机体方向移动,固定板向机体方向移动带动连接柱向机体方向移动,连接柱向机体方向移动带动连接块向机体方向移动,连接块向机体方向移动将拉动两个固定轴与连接块侧面铰接的一端同时向机体方向移动,从而使得两个缓冲弹簧收缩,同时连接块向机体方向移动带动固定盘向机体方向移动,固定盘向机体方向移动带动减震弹簧收缩,从而进一步的降低无人机所受的撞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测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弹簧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橡胶板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人机、2红外线接收器、3检测单元、31电动伸缩杆、32安装框、33电机、34转盘、35安装块、36红外线发射器、4减震单元、41固定管、42固定框架、43连接轴、44减震弹簧、5缓冲单元、51连接板、52连接桶、53限位盘、54固定轴、55缓冲弹簧、6连接单元、61固定盘、62连接块、63连接柱、7固定板、8固定柱、9滑动环、10固定弹簧、11滚球、12连接杆、13防撞板、14橡胶板、15斜向板、16连接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监控用无人机的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1、检测单元3、减震单元4、缓冲单元5和连接单元6;
无人机1:无人机1的侧面安装有四个相对应的红外线接收器2;
检测单元3:检测单元3包含电动伸缩杆31、安装框32、电机33、转盘34、安装块35和红外线发射器36,电动伸缩杆31安装在无人机1的上侧面上,电动伸缩杆31的伸缩臂固定在安装框32的下侧面上,安装框32内部的上侧壁上安装有电机33,电机33的输出轴固定在转盘34的下端面上,转盘34的上端面上固定有安装块35,安装块35的前侧面上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36,红外线发射器36与四个外线接收器2相配合,通过设置检测单元3对无人机1周边的障碍物进行检测;
减震单元4:减震单元4包含固定管41、固定框架42、连接轴43和减震弹簧44,固定管41设置有四个,四个固定管41相对应的固定在无人机1的侧面,固定管41远离无人机1的端面上固定有固定框架42,固定框架42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固定管41相通,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轴43,连接轴43的圆周面上套接有减震弹簧44,减震弹簧44固定在固定框架42的内侧壁上,通过设置减震单元4减小无人机1承受的撞击力;
缓冲单元5:固定框架42的内侧壁上安装有两个相对应的缓冲单元5,缓冲单元5包含连接板51、连接桶52、限位盘53、固定轴54和缓冲弹簧55,固定框架42的内侧壁上铰接有两个相对应的连接板51,连接板51的侧面固定有连接桶52,连接桶5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盘53,限位盘53的端面上固定有固定轴54,固定轴54的圆周面上套接有缓冲弹簧55,缓冲弹簧55的一端固定在限位盘53的端面上,缓冲弹簧55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桶52内部的端面上,通过设置缓冲单元5进一步的降低无人机1所承受的撞击力;
连接单元6:连接单元6固定在连接轴43的端面上,减震单元4通过连接单元6与两个缓冲单元5,连接单元6包含固定盘61、连接块62和连接柱63,固定盘61固定在连接轴43的端面上,固定盘61的端面上固定有连接块62,两个固定轴54远离两个限位盘53的一端铰接在连接块62的侧面上,连接块62远离固定盘61的侧面上固定有连接柱63。
其中:电动伸缩杆31、电机33和红外线发射器36的输入端均电连接无人机1内部的无线控制模块,红外线接收器2与无人机1内部的无线控制模块双向电连接。
其中:连接柱63远离连接块62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7,固定板7远离连接柱63的侧面上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柱8。
其中:固定柱8的圆周面上套接有两个相对应的滑动环9,滑动环9的端面上固定有固定弹簧10,两个固定弹簧10套接在固定柱8的圆周面上,固定弹簧10远离滑动环9的一端固定在滑动槽的内侧壁上,滑动环9的圆周面安装有滚珠11,同时设置滚珠11使得滑动环9能够更加方便的在滑动槽的内部滑动。
其中:滑动环9的圆周面上铰接有连接杆12,两个连接杆12远离两个滑动环9的一端铰接在防撞板13的侧面,通过设置防撞板13能够有效避免无人机1损坏。
其中:防撞板13远离两个连接杆12的侧面上固定有橡胶板14,防撞板13的侧面固定有两个相对应的斜向板15,通过设置橡胶板14能够有效减小撞击力。
其中:防撞板13的侧面固定两个相对应的连接弹簧16,两个连接弹簧16远离防撞板13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7的侧面上,通过设置连接弹簧16将防撞板13与固定板7相连。
在使用时:通过远端遥控控制无人机1起飞,无人机1起飞后,通过远端遥控控制电动伸缩杆31工作,电动伸缩杆31工作带动安装框32向上移动,当电动伸缩杆31的伸缩臂移动到最大距离后,关闭电动伸缩杆31,然后通过遥控远端同时红外线发射器36和电机33工作,电机33工作带动安装块35转动,安装块35转动带动红外线发射器36转动,此时红外线发射器36向各个角度发射红外线,当无人机1的某个方向有障碍物存在时,存在的障碍物将红外线发射器36发射的红外线反射,反射的红外线被四个红外线接收器2中的其中一个接收到,当其中一个红外线接收器2接收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后,将此信息通过无人机内部的无线控制模块发送至远端控制台,提醒操作人员某个方向存在障碍物,操作人员收到信号后调整无人机1的飞行方向,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无人机1撞向障碍物,当无人机1撞到障碍物时,撞击处的橡胶板14受力向机体方向移动,橡胶板14向机体方向移动带动防撞板13向机体方向移动,防撞板13向机体方向移动带动两个连接弹簧16向机体方向收缩,同时防撞板13向机体方向移动带动两个连接杆12向机体方向移动,两个连接杆12向机体方向移动带动两个滑动环9沿固定柱8向固定柱8的两端移动,从而初步降低无人机1所受的撞击力对无人机1进行防护,当撞击力度过大时,固定板7同样向机体方向移动,固定板7向机体方向移动带动连接柱63向机体方向移动,连接柱63向机体方向移动带动连接块62向机体方向移动,连接块62向机体方向移动将拉动两个固定轴54与连接块62侧面铰接的一端同时向机体方向移动,从而使得两个缓冲弹簧55收缩,同时连接块62向机体方向移动带动固定盘61向机体方向移动,固定盘61向机体方向移动带动减震弹簧44收缩,从而进一步的降低无人机1所受的撞击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无线控制模块控制电动伸缩杆31、电机33和红外线发射器36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无人机商标转让该怎样办理?商标转让是获得商标最快捷途径,办理商标转让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但是仍有很多人对商标转让不了解,商标转让比商标注册周期更短,成功率更高,那么无人机商标转让
2022-12-05查看详情>>
无人机商标转让流程是怎样的?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那么无人机商标转让流程是怎样的?下面鱼爪商标网为您介绍!无人机商标转让流程1、商标转
2022-12-05查看详情>>
办理无人机商标转让要提交的资料有哪些?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那么办理无人机商标转让要提交的资
2022-12-05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