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新型材料的残骸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 253
  • 2021-02-24 19:51:39
  • 鱼爪商标网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新型材料的残骸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压电材料和磁流变液作为新材料的一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压电材料可以因机械变形产生电场,也可以因电场作用产生机械变形,磁流变液在零磁场条件下呈现出低粘度的牛顿流体特性;而在强磁场作用下,则呈现出高粘度、低流动性的特性。

飞行器残骸一般会直接落入偏远山区或者大漠戈壁等人烟稀少的地方,回收起来相当不方便,残骸飞行过程中急剧升温,落地后不易回收,残骸中的重金属也回对地表造成一定的损坏,目前缺乏一种可以自动回收残骸的回收装置,本发明所述的即为一种采用新型材料的残骸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新型材料的残骸回收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新型材料的残骸回收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下侧端壁内开口向下的设有左右两个对称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内设有用于回收残骸的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左右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传动连接设有履带,所述履带下侧端壁与地面接触,从而使所述机体可以在地面上移动,所述机体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上的设有回收腔,所述机体上侧端壁内设有贯穿所述回收腔左侧和右侧端壁的左右两个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内转动连接的设有展开板,左右两个所述展开板前后端壁与所述回收腔前后端壁滑动连接,左右两个所述展开板刚好覆盖住所述回收腔的上端,当残骸下落时,所述履带传动,所述履带可带动所述机体移动到残骸的落点,左右两个所述展开板向相互远离的一侧转动,所述回收腔打开,所述回收腔内装有大量磁流变液,所述回收腔左右端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左右两个电磁块,所述回收腔底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左右两个压电材料,残骸落入到所述回收腔内后,所述压电材料承受巨大压力并产生电流,电流通向所述电磁块,所述电磁块发出磁场,使所述回收腔内的磁流变液呈现高粘度状态,磁流变液吸收残骸的大量动能之后,磁场消失,磁流变液呈现低粘度状态,残骸下沉到所述回收腔底壁上弹簧连接设有的回收平台上,所述回收腔内设有的流体阀打开,使磁流变液流出所述回收腔,所述回收腔内设有的降温装置可对所述回收平台上的残骸进行降温,所述降温装置包括所述回收腔前后端壁内设有的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连接的设有左右两个滑板,磁流变液流出所述回收腔外后,所述滑板可向相互远离的一侧滑动,前后两个所述第一滑腔相互远离的一侧端壁内设有贯穿所述机体的通风腔,所述通风腔内设有的风扇可高速转动并使所述回收腔内的空气快速流通,从而实现对残骸的降温,降温完成后工人可将残骸从所述回收腔内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所述左右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腔之间转动连接设有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履带轮,所述履带轮上有所述履带传动连接,所述机体下侧设有被所述第一转轴贯穿左右端壁的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三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三传动腔右侧端壁内设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内滑动连接的设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左侧端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端动力连接的设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的第二直齿轮,所述电机座上侧端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三传动腔顶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电磁开关,所述第三传动腔顶壁与所述电机座上侧端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三传动腔左右两侧对称的设有第四传动腔,左右两个所述第四传动腔和所述第三传动腔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在所述第三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可与所述第二直齿轮啮合的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二转轴在所述第四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四传动腔前后端壁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前侧的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传动腔前后端壁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所述展开板,所述展开板相互远离的一侧端壁内设有开口向下和向外的第五传动腔,所述第四转轴贯穿所述第五传动腔前后端壁并在所述第五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和所述第一皮带轮上有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回收腔底壁和所述回收平台下侧端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左右两个第二弹簧,以完成本设计的回收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前后两个所述第一滑腔相互远离的一侧端壁内分别设有的左右两个第六传动腔,左右两侧的所述第六传动腔相互靠近的一侧与所述通风腔左右端壁相连通,所述通风腔下侧设有第七传动腔,所述第七传动腔和所述通风腔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在所述通风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蜗杆,所述通风腔端壁上滑动连接的设有所述风扇,所述风扇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在前后两个所述风扇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蜗杆啮合的第一蜗轮,所述第五转轴在所述第七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七传动腔左右两侧设有关于所述通风腔对称的第八传动腔,右侧的所述第八传动腔右侧端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左端动力连接的设有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二电机轴在左右两个所述第八传动腔和所述第七传动腔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轴在所述第七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二蜗轮啮合的第二蜗杆,所述第二电机轴在所述第八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八传动腔和所述第六传动腔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在所述第八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前后两侧的所述滑板在相互远离的一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齿条,所述第七转轴在所述第六传动腔内转动连接的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第四直齿轮,所述第四直齿轮内设有被所述第七转轴贯穿上下端壁的第九传动腔,所述第七转轴在所述第九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棘轮,所述第九传动腔后侧端壁上转动连接的设有第八转轴,所述第八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棘片和第二棘片,所述第一棘片和所述第二棘片分布在所述棘轮的两侧,所述第一棘片和所述第九传动腔端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一棘片前端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九传动腔端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可吸引所述第二磁铁的第二电磁开关,以完成本设计的降温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采用新型材料的残骸回收装置,可以在残骸的落区内移动,避免设备因残骸的落点的计算偏差而无法准确接收到残骸;采用了压电材料和磁流变液,可以使残骸落入机体的一瞬间将磁流变液转变为高粘度状态,从而缓冲掉接大部分的动能;可以在残骸稳定在机体内之后对残骸进行降温,方便后续工人将残骸从机体内取出。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采用新型材料的残骸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d-d”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e”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的“f-f”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新型材料的残骸回收装置,主要应用于残骸回收,下面将结合本发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采用新型材料的残骸回收装置,包括机体10,所述机体10下侧端壁内开口向下的设有左右两个对称的第一传动腔22,所述第一传动腔22内设有用于回收残骸的回收装置991,所述回收装置991包括左右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腔22内传动连接设有履带24,所述履带24下侧端壁与地面接触,从而使所述机体10可以在地面上移动,所述机体10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上的设有回收腔11,所述机体10上侧端壁内设有贯穿所述回收腔11左侧和右侧端壁的左右两个第二传动腔16,所述第二传动腔16内转动连接的设有展开板17,左右两个所述展开板17前后端壁与所述回收腔11前后端壁滑动连接,左右两个所述展开板17刚好覆盖住所述回收腔11的上端,当残骸下落时,所述履带24传动,所述履带24可带动所述机体10移动到残骸的落点,左右两个所述展开板17向相互远离的一侧转动,所述回收腔11打开,所述回收腔11内装有大量磁流变液,所述回收腔11左右端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左右两个电磁块12,所述回收腔11底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左右两个压电材料13,残骸落入到所述回收腔11内后,所述压电材料13承受巨大压力并产生电流,电流通向所述电磁块12,所述电磁块12发出磁场,使所述回收腔11内的磁流变液呈现高粘度状态,磁流变液吸收残骸的大量动能之后,磁场消失,磁流变液呈现低粘度状态,残骸下沉到所述回收腔11底壁上弹簧连接设有的回收平台14上,所述回收腔11内设有的流体阀打开,使磁流变液流出所述回收腔11,所述回收腔11内设有的降温装置992可对所述回收平台14上的残骸进行降温,所述降温装置992包括所述回收腔11前后端壁内设有的第一滑腔42,所述第一滑腔42内滑动连接的设有左右两个滑板43,磁流变液流出所述回收腔11外后,所述滑板43可向相互远离的一侧滑动,前后两个所述第一滑腔42相互远离的一侧端壁内设有贯穿所述机体10的通风腔45,所述通风腔45内设有的风扇47可高速转动并使所述回收腔11内的空气快速流通,从而实现对残骸的降温,降温完成后工人可将残骸从所述回收腔11内取出。

有益地,所述回收装置991包括所述左右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腔22之间转动连接设有的第一转轴23,所述第一转轴23在所述第一传动腔22内固定连接的设有履带轮69,所述履带轮69上有所述履带24传动连接,所述机体10下侧设有被所述第一转轴23贯穿左右端壁的第三传动腔40,所述第一转轴23在所述第三传动腔40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直齿轮31,所述第三传动腔40右侧端壁内设有第二滑腔36,所述第二滑腔36内滑动连接的设有电机座32,所述电机座32左侧端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电机33,所述第一电机33左端动力连接的设有第一电机轴35,所述第一电机轴35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直齿轮31啮合的第二直齿轮34,所述电机座32上侧端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磁铁37,所述第三传动腔40顶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电磁开关38,所述第三传动腔40顶壁与所述电机座32上侧端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弹簧39,所述第三传动腔40左右两侧对称的设有第四传动腔25,左右两个所述第四传动腔25和所述第三传动腔40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二转轴28,所述第二转轴28在所述第三传动腔40内固定连接的设有可与所述第二直齿轮34啮合的第三直齿轮41,所述第二转轴28在所述第四传动腔25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锥齿轮27,所述第四传动腔25前后端壁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三转轴29,所述第三转轴29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7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6,所述第二锥齿轮26前侧的所述第三转轴29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皮带轮30,所述第二传动腔16前后端壁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四转轴20,所述第四转轴20上固定连接的设有所述展开板17,所述展开板17相互远离的一侧端壁内设有开口向下和向外的第五传动腔18,所述第四转轴20贯穿所述第五传动腔18前后端壁并在所述第五传动腔18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皮带轮19,所述第二皮带轮19和所述第一皮带轮30上有皮带21传动连接,所述回收腔11底壁和所述回收平台14下侧端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左右两个第二弹簧15,以完成本设计的回收功能。

有益地,所述降温装置992包括前后两个所述第一滑腔42相互远离的一侧端壁内分别设有的左右两个第六传动腔46,左右两侧的所述第六传动腔46相互靠近的一侧与所述通风腔45左右端壁相连通,所述通风腔45下侧设有第七传动腔66,所述第七传动腔66和所述通风腔45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五转轴70,所述第五转轴70在所述通风腔45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蜗杆50,所述通风腔45端壁上滑动连接的设有所述风扇47,所述风扇47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六转轴48,所述第六转轴48在前后两个所述风扇47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蜗杆50啮合的第一蜗轮49,所述第五转轴70在所述第七传动腔66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蜗轮67,所述第七传动腔66左右两侧设有关于所述通风腔45对称的第八传动腔61,右侧的所述第八传动腔61右侧端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电机65,所述第二电机65左端动力连接的设有第二电机轴64,所述第二电机轴64在左右两个所述第八传动腔61和所述第七传动腔66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轴64在所述第七传动腔66内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二蜗轮67啮合的第二蜗杆68,所述第二电机轴64在所述第八传动腔61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三锥齿轮63,所述第八传动腔61和所述第六传动腔46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七转轴60,所述第七转轴60在所述第八传动腔61内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63啮合的第四锥齿轮62,前后两侧的所述滑板43在相互远离的一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齿条44,所述第七转轴60在所述第六传动腔46内转动连接的设有与所述齿条44啮合的第四直齿轮51,所述第四直齿轮51内设有被所述第七转轴60贯穿上下端壁的第九传动腔53,所述第七转轴60在所述第九传动腔53内固定连接的设有棘轮52,所述第九传动腔53后侧端壁上转动连接的设有第八转轴54,所述第八转轴54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棘片56和第二棘片55,所述第一棘片56和所述第二棘片55分布在所述棘轮52的两侧,所述第一棘片56和所述第九传动腔53端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三弹簧58,所述第一棘片56前端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磁铁59,所述第九传动腔53端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可吸引所述第二磁铁59的第二电磁开关57,以完成本设计的降温功能。

以下结合图1至图7对本文中的一种采用新型材料的残骸回收装置的使用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开始时,所述第一弹簧39、所述第三弹簧58处于正常状态,所述第一棘片56与所述棘轮52接触,所述第二棘片55与所述棘轮52不接触。

所述第一电机33启动,所述第一电机33带动所述第一电机轴35转动,所述第一电机轴35带动所述第二直齿轮34转动,所述第二直齿轮34带动所述第一直齿轮31转动,所述第一直齿轮31带动所述第一转轴23转动,所述第一转轴23带动所述履带轮69转动,所述履带轮69带动所述履带24传动,所述履带24带动所述履带轮69向前移动,所述履带轮69带动所述第一转轴23向前移动,所述第一转轴23带动所述机体10向前移动,所述机体10移动到残骸的预计落点。

所述第一电磁开关38打开,所述第一电磁开关38吸引所述第一磁铁37并带动所述第一磁铁37向上移动,所述第一磁铁37带动所述电机座32向上滑动,所述电机座32带动所述第一电机33向上移动,所述第一电机33带动所述第一电机轴35向上移动,所述第一电机轴35带动所述第二直齿轮34向上移动,所述第二直齿轮34与所述第一直齿轮31脱离接触,所述第二直齿轮34与所述第三直齿轮41啮合,所述第二直齿轮34带动所述第三直齿轮41转动,所述第三直齿轮41带动所述第二转轴28转动,所述第二转轴28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27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27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26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26带动所述第三转轴29转动,所述第三转轴29带动所述第一皮带轮30转动,所述第一皮带轮30带动所述皮带21传动,所述皮带21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19转动,所述第二皮带轮19带动所述第四转轴20转动,所述第四转轴20带动所述展开板17转动,左右两侧的所述展开板17向相互远离的一侧转动,所述回收腔11上端打开,所述第一电机33停机。

残骸落入到所述回收腔11内后,所述压电材料13承受巨大压力并产生电流,电流通向所述电磁块12,所述电磁块12发出磁场,使所述回收腔11内的磁流变液呈现高粘度状态,磁流变液吸收残骸的大量动能之后,磁场消失,磁流变液呈现低粘度状态,残骸下沉到所述回收腔11底壁上弹簧连接设有的回收平台14上,所述回收腔11内设有的流体阀打开,使磁流变液流出所述回收腔11。

所述第二电机65打开,所述第二电机65带动所述第二电机轴64转动,所述第二电机轴64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63转动,所述第三锥齿轮63带动所述第四锥齿轮62转动,所述第四锥齿轮62带动所述第四锥齿轮62转动,所述第七转轴60带动所述棘轮52转动,所述棘轮52带动所述第一棘片56转动,所述第一棘片56带动所述第四直齿轮51转动,所述第四直齿轮51带动左右两侧的所述齿条44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所述齿条44带动左右两侧的所述滑板43向相互远离的一侧滑动,所述通风腔45打开,当所述滑板43移动到所述第一滑腔42的左右两端后,所述第二电磁开关57打开,所述第二电磁开关57吸引所述第二磁铁59并带动所述第二磁铁59移动,所述第二磁铁59带动所述第一棘片56转动,所述第一棘片56与所述棘轮52脱离接触并带动所述第八转轴54转动,所述第八转轴54带动所述第二棘片55转动并与所述棘轮52接触,所述第二棘片55在所述棘轮52上滑动,所述棘轮52不带动所述第二棘片55转动。

同时,所述第二电机轴64带动所述第二蜗杆68转动,所述第二蜗杆68带动所述第二蜗轮67转动,所述第二蜗轮67带动所述第五转轴70转动,所述第五转轴70带动所述第一蜗杆50转动,所述第一蜗杆50带动所述第一蜗轮49转动,所述第一蜗轮49带动所述第六转轴48转动,所述第六转轴48带动所述风扇47转动,所述回收腔11内的空气快速流通,残骸降温。

降温完成后,所述第二电机65反转,所述第二电机65带动所述棘轮52反转,所述棘轮52带动所述第二棘片55绕所述棘轮52转动,所述第二棘片55带动所述第八转轴54转动,所述第八转轴54带动所述第四直齿轮51反转,所述第四直齿轮51带动左右两侧的所述滑板43向相互靠近的一侧滑动,所述通风腔45关闭,工人将所述回收平台14上的残骸取出,最终实现本设计的一种采用新型材料的残骸回收装置。

通过以上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工作模式做出各种改变。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和需求,请点击【立即咨询】或者是添加微信号 【13608176338】和我们鱼爪商标网客服取得联系,为你排忧解难!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二维码